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牧地

鎖定
名詞解釋:
牧地是農業用地的一種,亦稱草場。指用於畜牧業生產的土地。
中文名
牧地
包    括
天然牧場、割草場、人工草場
根    據
根據草場地帶性植被基本型
結    合
大地貌特徵的一致性

目錄

牧地類型

包括天然牧場、割草場、人工草場、半人工草場、草庫倫及飼料輪作區。天然草場按植物區系的特點和植被分佈的地帶性規律,分為森林草原、草原、荒漠草原。還可根據草場地帶性植被基本型,結合大地貌特徵的一致性,植被亞型與土壤母質條件的一致性,植物羣落中優勢植物與利用方式的一致性,採用三級分類系統,分成若干草場類型。按人類干預程度分為天然草場、人工草場、半人工草場。按利用季節分為夏秋草場、冬春草場。

牧地作用

牧地是發展畜牧業不可缺少、不可代替的生產資料。故保護、利用、改造、建設牧地,提高其生產能力,是發展畜牧業,實現穩產高產的根本措施。《周禮·職方氏》指出上古中國本部產馬的分佈:如豫州、兗州(今河南、山東等省)其畜宜六擾(指馬牛羊豬犬雞),雍州(今陝西甘肅等省)宜牛馬,幽州(今河北省境)宜四擾(指馬牛羊豬),幷州(今山西省境)宜五擾(指馬牛羊豬犬)。
《元史》 所云:“其牧地, 東越耽羅, 北逾火裏禿麻, 西至甘肅, 南暨雲南等地, 凡一十四處, 自上都、 大都以至玉你伯牙、 折連怯呆兒, 週迴萬里, 無非牧地。” [1] 

牧地分佈

世界上的牧地及草場總面積約31.17億公頃,佔陸地總面積的23.3%。其中以澳、蘇、中、蒙、美、巴西等國面積最大。中國的草場屬於亞歐大陸草原的一部分,面積達3.15萬公頃,約佔國土總面積的1/3左右,呈帶狀分佈在北起松嫩平原和呼倫貝爾草原,經內蒙古高原、鄂爾多斯高原折向西南,一直到青藏高原南緣,綿延5000多公里。其類型分成北方牧區的温帶草原,青藏高原的高寒草原,新疆天山、阿爾泰山荒漠區的山地草原。由於草原質量不高,加之利用不合理,草場不斷退化,必須採取有力措施加以整治,提高產草量和載畜量。
參考資料
  • 1.    《元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