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牡丹江出入境檢驗檢疫局

鎖定
中華人民共和國牡丹江出入境檢驗檢疫局成立於1999年12月,系根據國務院國家機關機構改革方案,由原中華人民共和國牡丹江進出口商品檢驗局、中華人民共和國牡丹江動植物檢疫局、中華人民共和國牡丹江衞生檢疫局合併組成,隸屬黑龍江出入境檢驗檢疫局垂直管理。
中文名
牡丹江出入境檢驗檢疫局
類    型
出入境檢驗檢疫局
所屬地區
黑龍江省牡丹江市
成立時間
1999年12月

牡丹江出入境檢驗檢疫局機構簡介

牡丹江檢驗檢疫局共有職工50人,均具有大專以上學歷,中級以上職稱32人,黨員41人,已建立起一支政治素質高、業務能力強、紀律作風嚴的專業隊伍。內設9個職能科室和1個機場辦事處、1個國際旅行衞生保健中心、一個黑龍江檢驗檢疫局技術中心牡丹江分中心實驗室,分工明確、工作程序清晰、相互融洽和諧,形成了依法把關、辦事高效、運轉協調、行為規範的管理體系。對外業務範圍日益擴大,已涉及俄羅斯、日本、韓國、美國、法國、阿聯酋等30多個國家和地區。 [1] 

牡丹江出入境檢驗檢疫局機構職責

承擔牡丹江市區及海林、寧安、穆稜、林口縣所轄區域的出入境衞生檢疫、動植物檢疫、商品檢驗、鑑定、認證和監督管理的行政執法機構。主要職責是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進出口商品檢驗法》、《中華人民共和國進出境動植物檢疫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境衞生檢疫法》、《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衞生法》及有關法律、法規實施進出口商品檢驗、進出境動植物檢疫和國境衞生檢疫

牡丹江出入境檢驗檢疫局獲得榮譽

多年來,牡丹江檢驗檢疫局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為統領,緊緊圍繞“共建和諧、創新發展”的發展戰略和“提升工作質量、打造沿邊強局”這條主線,嚴把進出口產品質量關,積極應對各類突發事件,經受住了來自方方面面的考驗,促進了質量安全水平的提高,維護了國門口岸安全,推動了對外貿易的快速發展,檢驗檢疫的影響力和貢獻率全面提高。1998年被黑龍江省人民政府授予“省級文明單位”光榮稱號,2009年榮獲全省系統先進集體榮譽稱號,2010年榮獲全省系統“質量提升”先進集體光榮稱號,多次被牡丹江市委市政府授予“支農工作”先進集體和“黨風廉政建設”先進集體,黨支部連年被評為“先進黨支部”。

牡丹江出入境檢驗檢疫局辦事理念

面對世界經濟全球一體化進程的加快,牡丹江局認真貫徹“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積極學習實踐樹立科學發展觀,加快檢驗檢疫監管模式的轉變,將工作重點逐步向涉及健康、安全、衞生、環保、反欺詐等事關國計民生的重要對象上來。先後積極應對了非典疫情、“甲型H1N1”流感疫情,組織開展乳及乳製品專項監督檢查、“質量和安全年”、食品農產品專項整治、“質量提升”等項活動,深入開展了“大質量文化”和“大質量工作機制”建設,加強質量安全監管,打擊假冒偽劣,維護進出口產品質量安全,沒有發生一起系統性、區域性的質量安全事件。同時,堅持依法行政,依法施檢,嚴守國門,不斷提高不合格產品及有害生物檢出率,完善風險預警機制,有效保護了人民羣眾的生命健康,維護了國家經濟利益安全。10年來,共計對外索賠摺合人民幣達2384萬元,在外商投資財產價值鑑定中,查出虛報資產達2317餘萬元,取得了顯著成果。大力推進科技創新,實施“科技興檢”戰略。注重加強對實驗室的建設,對設備更新、資金投入、管理機制、隊伍培養進行科學規劃,強化實驗室功能,分中心實驗室正式通過了國家合格評定委員評審,並正式科學有效運行,為行政執法提供堅實的技術依託。堅持發展是執政興國第一要務的思想,根據對外貿易發展的需要,推陳出新,改革監管模式,積極推行“大通關”建設步伐和“綠色通關制度”,實施一系列方便企業,促進發展的優質服務新舉措;轉變工作作風,完善溝通渠道,拓寬服務領域,提高服務質量,充分利用自身人才、信息、技術優勢助企興貿,全方位打造服務型機關,努力為企業提供前瞻性、預見性指導,更好地配合“走出去”戰略實施,提高中國產品在國際市場競爭力,為牡丹江市外向型經濟發展做出積極貢獻。 [2]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