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牛繼馬後

鎖定
“牛繼馬後”,漢語詞語,一般是指司馬睿為牛氏之子,牛氏代司馬氏繼承帝位。歷史文獻對“牛繼馬後”有多記載。除了《宋書》《魏書》《晉書》和《舊唐書》,《鶴林玉露》《容齋隨筆》《賓退錄》等書也有相關描述。這一典故也引發了許多爭議。
中文名
牛繼馬後
拼    音
niú jì mǎ hòu
原    意
魏晉時讖語
史書記載
晉書·元帝紀》等
注    音
ㄋㄧㄨˊ ㄐㄧˋ ㄇㄚˇ ㄏㄡˋ

牛繼馬後本義岐説

牛繼馬後(牛繼馬後),魏晉時讖語,一説出現在魏明帝 [1] 
一種説法是牛姓代司馬氏繼承帝位,即東晉開國皇帝司馬睿是牛氏子孫(其中又分為將領牛金與夏侯氏私通、牛姓小吏與夏侯氏私通兩説)。
還有一種説法是北魏昭成帝的名字叫拓跋什翼犍,犍即公牛之意,北魏繼晉受命,驗證牛繼馬後之讖。 [1]  [2] 

牛繼馬後典故今譯

司馬睿畫像 司馬睿畫像
司馬懿當政之時就有代魏之心,當時有一本流傳很廣的讖書叫《玄石圖》,上面記有“牛繼馬後”的預言。後來他權傾天下。他手下有個將領叫牛金的,為他出生入死,立下殊勳。司馬懿忽有所觸,想起“牛繼馬後”的預言,心裏十分忌諱,怕牛金將來會對子孫不利,就派人請他赴宴,酒中下毒,牛金為人坦蕩,沒有提防之心,“飲之即斃”,就這樣稀裏糊塗地送了命。司馬師不解,問道:“牛金可堪大用,奈何殺之?”司馬懿訓道:“讖書有預言,馬後有牛,不毒死牛金,子孫將有後患啊!”
司馬懿自此以為,牛金已死,子孫便可高枕無憂坐享福貴了,殊不知世事難以預料。司馬懿的孫子司馬覲襲封琅琊王后,其妻夏侯氏被封為妃子。夏侯氏人很風流,沒多久就與王府一個同樣姓牛的小吏(《建康實錄》稱其名為“牛欽” [3]  )勾搭成奸,後生下了司馬睿 [4] 
此即史書所言,司馬睿並非皇族血脈,而是琅琊王府某牛姓小吏的兒子。只是因為有“牛繼馬後”的傳言,導致了戰將牛金被冤殺。後人遂戲謔地稱司馬睿為牛睿,比如明朝思想家李贄,就直稱東晉為“南朝晉牛氏”,而不稱司馬氏。

牛繼馬後史書記載

牛繼馬後正史記載

東晉著名史學家、名臣孫盛在《晉陽秋》·《御覽》中寫道:“初,《玄石圖》有‘牛繼馬後’,故宣帝深忌牛氏 ,遂為二榼,共一口,以貯酒焉,帝先飲佳者,而以毒酒鴆其將牛金 。而恭王妃夏侯氏竟通小吏牛欽而生元帝 ,亦有符雲。”
沈約撰寫的《宋史·符瑞上》記載:“先是,宣帝有寵將牛金,屢有功,宣帝作兩口榼,一口盛毒酒,一口盛善酒,自飲善酒,毒酒與金,金飲之即斃。景帝曰:"金名將,可大用,云何害之?"宣帝曰:"汝忘石瑞,馬後有牛乎?"元帝母夏侯妃與琅邪國小史姓牛私通,而生元帝。” [4] 
魏收撰寫的《魏書·列傳第八十四》記載道:“僣晉司馬叡,字景文,晉將牛金子也。初晉宣帝生大將軍、琅邪武王伷,伷生冗從僕射、琅邪恭王覲。覲妃譙國夏侯氏,字銅環,與金姦通,遂生叡,因冒姓司馬,仍為覲子。由是自言河內温人。” [5] 
房玄齡主編的《晉書·元帝紀》(帝紀第六)對司馬睿的身世記載道:“元皇帝諱睿,字景文,宣帝曾孫,琅邪恭王覲之子也。咸寧二年生於洛陽,有神光之異,一室盡明,所藉藁如始刈。”但在元帝紀的結尾,又記載道:“初,玄石圖有‘牛繼馬後’,故宣帝深忌牛氏,遂為二榼,共一口,以貯酒焉,帝先飲佳者,而以毒酒鴆其將牛金。而恭王妃夏侯氏竟通小吏牛氏而生元帝,亦有符雲。” [6] 
後晉劉昫等編撰的《舊唐書·元行衝傳》也提及“牛繼馬後”的圖讖:“初魏明帝時,河西柳谷瑞石有牛繼馬後之象,魏收舊史以為晉元帝是牛氏之子,冒姓司馬,以應石文。行衝推尋事蹟,以後魏昭成帝名犍,繼晉受命,考校謠讖,著論以明之。” [2] 

牛繼馬後其它記載

宋代洪邁容齋隨筆·晉之亡與秦隋異》:“ 秦、晉、隋皆相似,然秦、隋一亡即掃地,晉之東雖曰‘牛繼馬後’,終為守司馬氏之祀,亦百有餘年。”
宋代趙與時賓退錄》卷二:“ 晉明帝王導晉所以得天下。 導陳司馬懿創業之始,及司馬昭高貴鄉公事, 明帝以面覆牀曰:‘若如公言,晉祚復安得長遠!’殊不思‘牛繼馬後’,晉已絕矣。”

牛繼馬後史家批駁

隋代史學家王邵説:“沈約、《晉書》造奇説,雲琅琊國姓牛者,與夏侯妃私通,生中宗,因遠敍宣帝以毒酒殺牛金,符證其狀。收承此言,乃雲:司馬叡,晉將牛金子也。計其年,全不相干。” [7] 
唐代史學家劉知幾在《史通》中批評沈約和魏收:“沈氏著書,好誣先代,於晉則故造奇説,在宋則多出謗言,前史所載,已譏其謬矣。而魏收黨附北朝,尤苦南國,承其詭妄,重以加諸。遂雲馬叡出於牛金,劉駿上淫路氏。可謂助桀為虐,幸人之災。尋其生絕胤嗣,死遭剖斬,蓋亦陰過之所致也。” [8]  他並且在“自注”中引用了王邵的上述分析。 [7] 
宋代學者王應麟説:“王劭謂沈約喜造奇説,以誣前代。劉知幾亦以為非,而致堂《讀史管見》乃謂元帝冒姓司馬,過矣。” [9]  清代學者盧文弨也説:“此説創自沈約,不足信也。” [10]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