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带绦虫是圆叶目带科带属扁形动物, [6]又称肥胖带绦虫、牛肉绦虫或无钩绦虫。 [7]成虫呈乳白色或淡黄色,不透明,个体大。体长可达4至8米,共有1000至2000个节片,除头节外,每一节片均有雌雄生殖器官各1套;头节呈立方形,最前端有顶突,顶突上无小钩,顶端可伸缩,常因致密而呈暗色,有4个吸盘,位于头节的四角;虫体前端较细逐渐向后变宽变扁,颈部细长约为头节长度数倍。 [8]
牛带绦虫在全球呈世界性分布。在中国见于青海、西藏、广西、贵州。成虫主要寄生在人的小肠,幼虫寄生于黄牛、水牛、羊、鹿等动物的肌肉内。 [9]孕节多逐节脱离链体,随宿主粪便排出。通常每天排出6—12节,最多40节。每一孕节含虫卵8万—10万个,但其中40%需到外界发育2周才成熟,只有10%为未受精卵。 [10]
牛带绦虫病是由牛带绦虫的成虫寄生于人体小肠引起的寄生虫病。预防方法为注意个人卫生,改良饮食和卫生习惯,肉类必须煮熟煮透,切生菜和熟菜的刀、砧板要分开,用后应洗刷干净,防止污染。 [9]治疗可采用槟榔、南瓜子疗法,疗效高,不良反应小;也可用吡喹酮,阿苯达唑等,但服药后虫体完全崩解,无法检出节片。 [11]
- 别 名
- 牛肉绦虫
- 界
- 动物界
- 门
- 扁形动物门
- 纲
- 绦虫纲
- 目
- 圆叶目
- 科
- 带绦虫科
- 属
- 带吻属
- 种
- 牛带绦虫
- 亚 纲
- 多节绦虫亚纲
- 中文学名
- 牛带绦虫
简介
播报编辑
牛鸦民姜带绦虫为世界性分布,其成虫主要寄生在人的小肠,幼虫寄生于黄牛、水牛、羊、鹿等动物的肌肉内。当牛食草时吞食虫卵后,卵在其十二指肠内孵化为六柜谜钩蚴虫,该幼虫穿过肠壁随血流或淋巴管,带至肌肉,两个月后发育为牛囊尾蚴。人吃未煮熟含有的牛肉而被感染。在人体内三个月左右即可变为成虫。
常见疾病
播报编辑
由牛带绦虫(牛肉绦虫)的成虫寄生于人体小肠引起的寄生虫病。头节上仅有四个吸盘,成虫较猪带绦虫为长,孕卵节片也较之为长。牛带绦虫无子宫孔人是其终宿主,孕卵节片随粪便排出后,为中间宿主黄牛、水牛等吞食后,在其体内形成囊尾蚴,人们进食不熟的带囊尾蚴的牛肉后受感染。牛带绦虫病的临床症状与猪带绦虫病相似,仅在鉴定患者粪便中节片后才能区分。吡喹酮、氯硝柳胺或槟榔加南瓜子驱虫有效。
防治方法
播报编辑
最好不购买未经检验的牛肉,切完牛肉后用开水洗烫砧板和刀具,不吃生的或未煮熟的牛肉,牛肉最好冷冻后再食用。 [4]
请注意,用药请遵医嘱。
1、槟榔、南瓜子:晨间空腹服60~80克南瓜子(先碾碎),2小时后再服60~80克;槟榔煎剂200毫升(槟榔要先 浸泡后煎);半小时后服硫酸镁,全药服完后约3~4小时排 出虫体,本药治愈率达90%以上,且副作用小。(以上为成人用量,小儿酌减)
(4)吡喹酮:10毫克/千克体重,总量不超过0.5克,清晨空腹1次顿服,1~2小时后服泻药,服药当天或次日排出零碎虫体与节片,服药后可出现头晕、恶心、腹痛、等麻疹等,个别可出现心电图改变,所以服药时应遵医嘱或住院治疗。
症状体征
播报编辑
粪便中发现白色节片为最常见的症状,并常成为患者就诊时主诉。妊娠节片多于大便时伴同粪便排出体外,而且常自动地单个或两三个节片相连从肛门爬出,在肛门周围作短时间蠕动,并滑落到会阴或大腿部,患者感到肛门瘙痒不适。几乎100%患者有此症状。
胃肠道症状中以腹痛最为常见,见于约半数病例。腹痛可在上腹部、脐周或无固定位置,可为钝痛、隐痛、刺痛、咬痛或烧灼感,少数患者可有肠绞痛。此外还可有恶心(15.7%~46%)、呕吐(11%)、腹泻(10%~50%)等。食欲减退或亢进都较常见。头昏、神经过敏、失眠、癫痫样发作与晕厥等神经症状以及过敏性瘙痒症、荨麻疹、结节性痒症也在少数病人中出现
病理生理
播报编辑
牛带绦虫寄生在小肠内,可自空肠下至回肠,吸附在小肠黏膜上,很少产生病理变化。但当寄生虫数较多时,绦虫头节吸盘可压迫并损伤肠黏膜,局部有轻度亚急性炎症反应。当脱落的节片沿着肠壁活动,遇回盲瓣阻挡时,活动增强,引起痉挛而产生腹痛等症状。也可因虫体结团造成部分性肠梗阻。
动物实验证明,牛带绦虫的浸出液可使宿主肠道活动和分泌功能失调,胃液分泌减少,酸度降低。动物可出现腹泻、脓血便、痉挛及呼吸循环障碍。大量注射浸出液可使动物死亡。因此,虫体代谢产物可能对宿主有一定毒性作用。牛带绦虫无消化器官,但其体节皮层表面有许多微绒毛,具有吸收宿主营养成分的功能。当虫体大量吸取宿主肠道内营养成分,可造成患者饥饿感、贫血及维生素缺乏。由于虫体代谢物作用,患者可有嗜酸性粒细胞增高、荨麻疹、瘙痒和哮喘等变态反应表现。
寄生部位
播报编辑
牛带绦虫的成虫主要寄生于人小肠,虫卵在牛肠内孵化并可随血循环遍布全身,生长成囊尾蚴,人一旦食用含有囊尾蚴的牛肉或被囊尾蚴污染的食物,3个月后即会在小肠内发育为成虫。人体内寄生牛带绦虫后,不仅会出现腹泻、腹痛症状,还会出现贫血、肠梗塞等并发症。 [1]
检查项目
播报编辑
虫卵检查
大多数患者粪便中可找到虫卵,但由于牛带绦虫无子宫孔,虫卵不能直接排入肠道,仅在妊娠节片伸缩蠕动或破裂而将虫卵播散到粪便中,故并非每一例患者均可查获虫卵,虫卵检查可采用直接涂片或厚涂片法,沉淀法和漂浮浓集法等,其中Hein厚涂片法3次检出率可达97%,用棉花拭子法作肛门涂片检查,可检获虫卵,方法简便,阳性率与沉淀法大致相等,可用于普查,粪便或拭子涂片检查发现的绦虫卵,不能鉴别其虫种,因为牛带绦虫与猪带绦虫卵极相似,两者难以区别。
妊娠节片检查
牛带绦虫妊娠节片常从链体脱落,随呕吐物或粪便排出体外,故详细询问是否有呕吐或粪便中带节片常是简单而准确的诊断方法,观察妊娠节片子宫分支数目与形状可用于鉴定肠绦虫种类,将混在粪便中的节片挑出并用清水洗净,夹于两载玻片之间,对着光线肉眼即可分辨子宫分支数目与形状,牛带绦虫妊娠节片子宫分支数为15~30个,呈对分支状,猪带绦虫妊娠节片子宫分支为7~13个,呈树枝状。
头节检查
驱虫治疗的24小时后,留取全部粪便检查头节可帮助考核疗效和鉴别虫种,可将粪便置一大容器中用清水反复漂洗直至粪液澄清,将沉渣转到玻璃容器中衬以黑色背景,仔细查找头节,如遇虫体纠结,应小心解开并顺链体向细端寻找,牛带绦虫的头节呈近四方形,较大而无顶突与小钩,猪带绦虫头节呈圆形,较小且具顶突,其上有两排小钩,头节被驱出表明治疗彻底,如有多虫感染可能时应注意链体条数与头节数是否一致。
免疫学检查
用虫体匀浆或虫体蛋白质作抗原进行皮内试验,环状沉淀试验,补体结合试验或乳胶凝集试验可检测体内抗体,阳性符合率为73.7%~99.2%,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也可检测宿主粪便中特异性抗原,灵敏性可达100%,且具有高度特异性,与蛔虫,微小膜壳绦虫,钩虫和鞭虫无交叉反应。
分子生物学检查
DNA-DNA斑点印渍法可用于检测牛带绦虫卵,有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扩增粪便中虫卵或虫体脱落的外被体表物质的微量种特异性DNA序列,以检测人体内牛带绦虫或猪带绦虫成虫,特异性与灵敏性均很高。 [2]
感染案例
播报编辑
武汉“80后”小伙吃西餐时喜欢三分熟的牛排,日前因腹泻、腹痛来医院就诊,被查出体内有牛带绦虫。专家提醒,吃牛排还是吃八九分熟为好。检验科人员检测其粪便涂片时发现了白色绦虫卵,确诊他患上牛带绦虫病。消化内科医生给他服用了特效药后,排出一条1米多长的牛带绦虫。 [1]
男子平时爱吃生肉,结果导致体内有牛带绦虫,足足有5米长。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