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牛尾魚

鎖定
牛尾魚是鮋形目鮋科鯒屬魚類,又稱鯒魚、竹甲、百甲魚等。體延長,扁平;尾部稍側扁;頭寬扁;眼上側位;口大,端位,下頜長於上頜;體被小櫛鱗,頭部具鱗,吻部和頭部腹側無鱗;側線斜直,上側位;背鰭兩個,分離,具黑褐色斑點;臀鰭和第二背鰭相對;胸鰭短圓,低位;腹鰭大,長形,亞胸位;尾鰭截形。體背黃褐色,其上分佈黑褐色不規則小斑點;腹部淡黃色;各鰭淺黃色,背鰭、胸鰭及腹鰭均有棕色小斑點;尾鰭具有3—4條黑色橫帶,各黑帶具白緣。 [3] 
牛尾魚分佈於印度—西太平洋暖、温海域,包括非洲東南部、紅海、印度、菲律賓等。中國沿海均有分佈。主要棲息於沿岸沙底淺海區域,也可見於河口。行動緩慢,一般不結成大羣。利用體色擬態隱匿於泥沙地,從而躲避天敵和捕食獵物。以底棲性魚類或無脊椎動物為食。 [4]  每年6—8月產卵,可以轉換自身性別,一般作為雄魚成熟,體長超過50釐米時變性成為雌魚。 [5] 
牛尾魚結實硬朗,腹部有彈性;肉質細嫩有光澤,沒有暗刺,高蛋白低脂肪,味道鮮美。 [6]  是中國次要的經濟魚類之一,主要供鮮食。在中國也被當作傳統醫學食材, [4]  有利水消腫,軟堅散結,清熱解毒,平喘止咳的功效。主治水腫,肝硬化腹水,風濕性關節炎,哮喘,傷口久不癒合。 [7] 
別    名
博氏孔鯒,箭頭魚,雞腿魚,辮子魚,枴子魚
中文學名
牛尾魚
動物界
脊索動物門 Chordata
輻鰭魚綱 Actinopterygii
鮋形目 Scorpaeniformes
亞    目
牛尾魚亞目 Platycephaloidei
科鯒
孔鯒屬
牛尾魚
分佈區域
在全世界各個海域都有分佈
生存環境
在水深不超過30米的岩礁地區

牛尾魚形態特徵

牛尾魚 牛尾魚
牛尾魚全長大約40釐米,50釐米以上的大多是雌魚,雄魚變性後才能長成這麼大。其體延長,扁平。頭扁平,後部寬大。吻部接近扁平。眼上側位,距吻較近,眼間隔寬,微凹。頭部背面具稜。鼻孔每側2個,後鼻孔稍大。口端位,下頜略長。上下頜、犁骨和顎骨有絨毛狀齒。舌圓形,前端遊離。鰓孔大。鰓耙較長,兩側鰓耙較短。體被櫛鱗。側線與背部平行延伸。背鰭2個,第一背鰭前後各有一遊離小棘,起點與腹鰭基部相對;第二背鰭基部很長,位於尾郭,與臀鰭相對。胸鰭圓形,末端超過腹鰭基部。腹鰭位於胸鰭基部後下方,末端超過肛門。尾鰭截形; 體黃褐色或黑褐色,腹部白色。背鰭鰭棘和鰭條上有黑褐色小點。臀鰭淺黃。胸鰭灰黑色。腹鰭淺黑黃色。尾鰭有灰黑色橫斑及黑色縱帶。
牛尾魚 牛尾魚

牛尾魚生活習性

牛尾魚為淺海底層魚類,行動緩慢,喜棲息在淤泥海底,長期潛伏在底層,一般不浮於水面,只有在大潮時隨潮水的上漲來到岸邊底層;有時也會到礁石、沙灘邊緣覓食。 [1] 
牛尾魚主食各種小型魚類和甲殼動物等,廣泛分佈於印度洋、西太平洋暖、温海域,中國沿海均產。牛尾魚為近海底層魚類,棲息於沙底淺海區域,行動緩慢,一般不結成大羣。
印度牛尾魚
牛尾魚

牛尾魚食用特點

牛尾魚 牛尾魚
牛尾魚是高蛋白低脂肪的食品,適合減肥的人食用。牛尾魚的味道清淡,切成薄片後與作料和橙子汁一起食用味道鮮美。 [2]  做法有油炸、燉、烤魚片。其旺季在夏天,要選擇身體上有光澤,結實硬朗,腹部有很好的彈性的魚。
牛尾魚 牛尾魚
其肉性對體弱吸收弱者有幫助,對消化和吸收有一定療效。其肉質細嫩,營養豐富,味道鮮美,無肌間刺,是餐桌上烹調和火鍋極佳商品,具有很高的經濟價值和營養價值。 [2] 

牛尾魚食物營養成分

食物名稱 牛尾魚
含量參考 約每100克食物中的含量
能量 100 千卡
蛋白質 22.5 g
脂肪 0.5 g
膽固醇 57 mg
飽和脂肪酸 0.1 g
多不飽和脂肪酸 0.1 g
單不飽和脂肪酸 0.1 g
水分 75 g
碳水化合物 0.2 g
灰分 1.4 g
葉酸 4 μg
αE 0.1 mg
110 mg
33 mg
260 mg
450 mg
51 mg
0.01 mg
0.2 mg
0.02 mg
0.6 mg
維生素A 1 μg
維生素B1(硫胺素) 0.07 mg
維生素B2(核黃素) 0.17 mg
煙酸(煙酰胺) 4.5 mg
泛酸 0.38 mg
維生素B6 0.34 mg
維生素B12 1.7 μg
維生素C(抗壞血酸) 1 mg
維生素D 1 μg
維生素E 0.1 mg
展開
參考資料
  • 1.    佔家智,羊茜,佔羊慶瀟編著,釣魚技法大全 修訂版,安徽科學技術出版社,2015.08,第259頁
  • 2.    (日)坂本一男主編;李盛譯.《壽司筆記》:北京美術攝影出版社,2015年:第31頁
  • 3.    李宏龍本冊主編,海洋探秘,遼寧師範大學出版社,2017.12,第132頁
  • 4.    李宏龍本冊主編,海洋探秘,遼寧師範大學出版社,2017.12,第133頁
  • 5.    (日本)柴田書店編者;李普超譯者,和食全書,華中科技大學出版社,2020.03,第134頁
  • 6.    吳煜煜著,泉南海物記,方誌出版社,2012.11,第203頁
  • 7.    管華詩,王曙光主編,中華海洋本草圖鑑 第3卷,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2016.12,第266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