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版納大頭蛙

鎖定
版納大頭蛙(學名:Limnonectes bannaensis)是叉舌蛙科、大頭蛙屬的兩棲動物。雄蛙頭甚大而扁平,雌蛙頭較小。雄蛙眼后角至頭側後端之距離,遠較雌蛙的大;雄蛙眼後頭上方左、右顳肌很明顯,兩肌之間幾乎構成一條縱溝,雌蛙者不明顯。雄蛙下頜前端2個齒狀突極大,上頜相應部位有3個深的凹陷;雌蛙的凹陷均較小。前肢短;指細短;關節下瘤明顯,掌突3個。後肢短而粗壯;趾間全蹼或近於滿蹼;關節下瘤明顯;內蹠突窄長,無外蹠突。背面皮膚較光滑,散有少許窄長疣或無;體側和背後端有少量小圓疣。腹面皮膚光滑。生活時顏色變異較大,背面為黑灰色或深綠色或灰棕色,甚至有的成為紅棕色。
版納大頭蛙多棲於海拔320-1100米的山區,常在小溪溝緩流處石下或水凼邊草叢中或浸水塘及其附近,如受驚擾,多跳入水內石下隱蔽。分佈於老撾、越南、中國(雲南、廣東、廣西)。
(概述圖參考來源: [1] 
中文名
版納大頭蛙
拉丁學名
Limnonectes bannaensis
動物界
脊索動物門
亞    門
脊椎動物亞門
兩棲綱
亞    綱
滑體亞綱
無尾目
亞    目
參差型亞目
叉舌蛙科
亞    科
叉舌蛙亞科
大頭蛙屬
版納大頭蛙
亞    種
[2] 
命名者及年代
Ye, Fei, Xie and Jiang,2007
保護級別
《中國生物多樣性紅色名錄——脊椎動物卷》——易危(VU)
外文名
Banna Large-headed Frog

版納大頭蛙動物學史

葉昌媛等(2007)經查閲有關文獻資料和標本後認為,中國雲南和廣西的大頭蛙標本與大頭蛙Limnonectes kuhlii Tschudi,1838)模式標本產地(爪哇)標本的形態和染色體性狀均不相同。故將雲南和廣西等地原定名為大頭蛙(Limnonectes kuhli)的標本改訂為“新種”,即版納大頭蛙(Limnonectes bannaensis)。 [3] 

版納大頭蛙形態特徵

  • 成體
版納大頭蛙
版納大頭蛙(4張)
雄蛙體長75毫米左右(52毫米時,婚墊略顯,近性成熟),雌蛙體長61毫米左右。雄蛙頭甚大而扁平,長、寬幾乎相等,頭長接近體長之半,達體長的46.3%,故名為大頭蛙;雌蛙頭較小,其長僅為體長的38%左右;吻端鈍圓,稍突出下唇;吻稜不顯,頰部向外側傾斜;鼻孔朝向上方,略近吻端;雄蛙眼后角至頭側後端之距離,遠較雌蛙的大;雄蛙眼後頭上方左、右顳肌很明顯,兩肌之間幾乎構成一條縱溝,雌蛙者不明顯;鼓膜不顯;舌小,後端缺刻深;犁骨齒長,成2斜行。雄蛙下頜前端2個齒狀突極大,上頜相應部位有3個深的凹陷;雌蛙的凹陷均較小。 [3] 
前肢短,前臂及手長為體長38.1%;指細短,指長順序為3、1、4、2,第一、第三指略長於第二、第四指;指端球狀,第二、第三指側有厚緣膜;關節下瘤明顯,掌突3個,扁平,中者較大。後肢短而粗壯,約為體長的1.4倍;後肢前伸貼體時脛跗關節達口后角或接近口后角,左、右跟部不相遇,脛長不到體長之半;趾端圓球狀;第三趾長於第五趾;第一趾端超過或遠超過第二趾的近端關節下瘤;趾間全蹼或近於滿蹼,第一、第五趾遊離側有發達的緣膜達蹠部,外側蹠間蹼幾乎達基部;關節下瘤明顯;內蹠突窄長,無外蹠突。 [3] 
背面皮膚較光滑,散有少許窄長疣或無;體側和背後端有少量小圓疣,體小的個體背面疣粒較多,眼後至肩上方有一條細縱褶;一般在枕部有一條橫膚溝;顳褶明顯,上眼瞼後半與肛部附近疣粒較多,脛部上方及上前方大小疣粒較多,時部外露部位小疣密集;有內跗褶。腹面皮膚光滑。 [3] 
生活時顏色變異較大,背面為黑灰色或深綠色或灰棕色,甚至有的成為紅棕色,一般在窄長疣粒上散有黑斑紋,少數標本有棕黃色脊線紋;眼間有鑲淺色邊的橫紋;上、下唇緣有黑縱紋;體側及胯部有黃色花斑;四肢上黑紋清晰;咽喉部及手、足腹面有許多棕色或黑棕色斑紋;腹面及股基部白色,有的個體胸腹部及股部腹面或多或少有褐色斑。液浸標本為棕褐色,背部深色斑紋隱約可見;顳褶下方有寬的淺色斜紋。 [3] 
  • 第二性徵
雄蛙體較長,頭大;第一、第二指上有黑灰色婚墊;下頜前部有2個強大的齒狀骨突;無聲囊及雄性線。剛性成熟的雄蛙頭小,下頜的齒狀骨突不發達,隨年齡的增長兩性頭部顯現明顯的差異。 [3] 
1958年4月來自雲南景洪勐養的卵,已發育到卵黃栓期(卵徑3.2毫米)至尾芽期;剖視採於2月的雌蛙,卵徑2毫米,在大卵之間有初發育的小卵,約0.3毫米。 [3] 
  • 蝌蚪
第32-35期蝌蚪全長平均39毫米,頭體長13毫米左右,後肢長3.8毫米左右。體背面黃棕色且有小黑點,尾部有排列不規則的橫斑和小黑點;體扁平,尾鰭低,中段較高,末端鈍尖。口部小,唇齒式為Ⅰ∶1+1/1+1∶Ⅱ或Ⅰ∶1+1/Ⅲ,第二排上唇齒和最外排下唇齒很短,角質頜較強,下唇緣窄,不分葉,唇乳突在下唇中央中斷而不連續。小蝌蚪尾肌上方有3-5條橫斑,大者則不規則。 [3] 

版納大頭蛙近種區別

版納大頭蛙外形與大頭蛙(Limnonectes kuhlii)相近,但版納大頭蛙背面皮膚較光滑,具少數細膚稜,體後部有小圓疣;體背面呈淺褐色或灰褐色,膚稜上有黑紋;蝌蚪尾部具深色斑紋,但尾後半段不呈黑色;其染色體組型為2n=22(20m+2st)。而大頭蛙背面粗糙,體背部、脛部和肛部周圍滿布圓形疣粒;體背面為黑大理石色或為黑色;蝌蚪尾部後半段為黑色;其染色體組型為2n=26,5對大染色體,8對小染色體,除第8對為亞端部着絲粒外,其餘均為中部和亞中部着絲粒。 [3] 
版納大頭蛙(左)與大頭蛙(右)

版納大頭蛙生活習性

版納大頭蛙多棲於海拔320-1100米的山區,常在小溪溝緩流處石下或水凼邊草叢中或浸水塘及其附近,如受驚擾,多跳入水內石下隱蔽。 [3] 

版納大頭蛙分佈範圍

世界分佈:老撾、越南、中國。 [4] 
中國分佈:雲南(隴川、盈江、孟連、滄源、勐海、景洪、勐臘、屏邊、河口、綠春)、廣東(龍門、封開)、廣西(龍州、玉林、桂平)。 [4] 
版納大頭蛙分佈圖 版納大頭蛙分佈圖

版納大頭蛙繁殖方式

繁殖季節主要在5月左右。4-5月可在小山溪中發現卵羣,卵較大成堆狀而不分散,有如葡萄狀沉於水底或貼附於石下,卵動物極黑色,植物極乳白色;同時發現各期蝌蚪和幼蛙。該蛙一年可產卵多次。蝌蚪多在水的中層遊動。新成蛙體長17毫米左右。 [4]  [3]  [5] 

版納大頭蛙保護現狀

列入《中國生物多樣性紅色名錄——脊椎動物卷》(兩棲類)——易危(VU)。 [6]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