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牆上的斑點

(弗吉尼亞·伍爾夫著短篇意識流小説)

鎖定
《牆上的斑點》是弗吉尼亞·伍爾芙創作的短篇意識流小説,發表於1917年,也是其第一篇意識流作品。小説以內心獨白寫成,女主人公從牆上的一個斑點引發出自由聯想,這些想法雜亂無章,與牆上的斑點其實毫無聯繫,因為這個斑點原來是隻蝸牛。她的聯想——意識呈流動狀態,寫出人物的潛意識思想活動。 [1] 
作品名稱
牆上的斑點
外文名
The Mark on the Wall
作    者
弗吉尼亞·伍爾芙
創作年代
1917年
文學體裁
意識流小説
發表時間
1917年
字    數
約4000字

牆上的斑點作品簡介

《牆上的斑點》從第一人稱敍事者的敍述開始。“我”先是回憶自己看到了爐子裏火紅的木炭,於是想到塔樓上的旗幟與紅色騎士。但是“我”隨之看到了“牆上那個斑點”。敍事者的思緒從斑點飄逸開去,接着猜想這個“斑點”是一枚釘子留下的痕跡,由釘子聯想起掛貴婦人肖像,由此又想到贗品,想到以前的房客的習慣。之後“我”假設斑點是釘子頭,引出了“現代生活”和“知識”的問題,並想象出沒有權威沒有等級觀念的世界。“我”在神遊四方之後,又被喧囂的生活、戰爭的殘酷拉回到現實世界中,回到小説開篇的情境。而那個引發了無數聯想的斑點原來不過是一隻蝸牛。 [2]  [3] 

牆上的斑點創作背景

《牆上的斑點》的創作背景是第一次世界大戰,當時西方社會矛盾的激化造成了人們心理上的失望、悲憤,同時這段時期的哲學思潮也對它的思想傾向和藝術特徵發生了重大影響,如尼采的悲觀哲學、柏格森的直覺主義、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學和榮格的集體潛意識理論等。在《牆上的斑點》問世之前的1915年,伍爾芙發表了《論現代小説》一文,開始強調意識流的基本觀點。她否定生活的客觀性和現實性,強調“內心真實”。她指責貝納特、威爾斯,高爾斯華綏等作家花很大心血去描寫無關宏旨的物質生活背景和人物、環境,而不深入人物的內心世界。她呼籲:“讓我們在那萬千微塵紛墜心田的時候,按照落下的順序把它們記錄下來,讓我們描出每一事每一景給意識印上的(不管表面看來多麼互無關係、全不連貫)痕跡吧。”《牆上的斑點》就是在這種觀念和背景下創作出來的,體現作者藝術主張的作品。 [6] 

牆上的斑點人物介紹

“我”
“我”對牆上的斑點這一外界現實的事物做出了系列心理反映與聯想,進而對生活諸多事情進行思考。在物理時間框架內,“我”經歷了心理時間與歷史時間,所思所想折射出一個追求自由和崇高人格的人格面貌。“我”有着對生命的熱愛,對自由、和諧、平靜和幸福的嚮往,對不可摧毀的生命力的敬畏和仰慕。 [4] 

牆上的斑點作品鑑賞

《牆上的斑點》的題目和創作,體現了20世紀現代主義文學流派的意識流小説的文學主張和共同特徵。《牆上的斑點》不重視描摹客觀世界,着力於表現人的內心活動,特別是着力於表現人的意識流程,從而打破了傳統小説的敍事模式和結構方法,用心理邏輯去組織故事。
《牆上的斑點》的篇章結構,採用的是“記錄”人物意識流動的心理結構。它沒有故事情節,按“我”看到“斑點”以後微塵落到頭腦中的順序,作為小説的主體結構,以此展示“我”此時此刻的“內心真實”,並將人物的意識流動置於作品的主體地位。
《牆上的斑點》的敍事角度和敍述方式,表現了“意識流”小説描寫人物心理活動的特點,將沉澱在人的思想深處的東西,用文字還原為在不同時空、不同心境之下的零碎、雜亂的原始感覺。其主要表現有幾個方面: [2] 
  1. 主人公的心理活動是始終呈跳躍性展開的一種自由聯想式的意識流活動。在《牆上的斑點》的心理描寫中,人物的心理活動雖然也是在外部的客觀世界與影響下呈線型逐步向前展開,但卻又常常不是始終維持着同一個刺激,只產生一種心理活動,而採用跳躍式的展開,無任何規律可言。
  2. 讓人物的心理活動呈輻射狀態展開。從這篇小説的整體結構上看,就是一個呈輻射狀展開的心理結構,全篇始終圍繞着牆上的那個不知道是什麼東西的“斑點”來展開聯想,在呈放射狀地向四面八方展開想象與聯繫的時候,又不斷地回到牆上的這個“斑點”上來。這些聯想和想象,既無規律可言,相互之間又沒有任何內在的必然的邏輯關係。這些細小的、奇異的、倏忽而逝的印象,真實地表現出人物在剎那間思維的活躍。
  3. 在處理時空關係上的自由靈活。作者似乎是有意識地把時間與空間關係打亂,在過去、現在、未來相互之間顛倒、穿插、交叉、滲透,甚至交織在一起。總之,一切都是以人物的心理活動時間為小説的結構依據。
  4. 人物內心世界的心理獨白。心理獨白是表現人物心理和意識活動中重要的技巧。顧名思義,內心獨白是默然無聲,或者説是無聲無息的語言意識。這種內心獨白是跳躍變化的,沒有任何邏輯性可言。 [2] 

牆上的斑點作品評價

吉林農業大學外國語學院副教授李豔華:“作者浮想聯翩的意識流活動表現了對人生的思考,對殘酷現實的不滿以及對寧靜、自由和理想的憧憬和追求。通過小説人物的意識活動來反映社會現實,不但表現出作品真實的社會性,而且也顯示出作者獨具匠心的結構安排,堪稱主題思想和形式結構的完美融合,也為今後的意識流創作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5] 

牆上的斑點作者簡介

弗吉尼亞·伍爾夫(1882—1941),英國現代女作家和文學批評家,是20世紀初期歐美文壇中意識流派作家的重要代表人物。在她短暫的一生中,共發表了包括小説、散文、傳記、書信、詩歌和文學批評等各類作品350餘部(篇),作品種類多樣、涉及內容廣泛,較為著名的有《牆上的斑點》(1917)、《到燈塔去》(1927)和《流浪》(1931)等。 [2] 
參考資料
  • 1.    鄭克魯主編. 外國文學作品選[M]. 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 2019.04:673-678.
  • 2.    劉爽.穿越意識流動的迷霧——解析伍爾夫的小説《牆上的斑點》[J].瀋陽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5,17(3):83-85.
  • 3.    王鋭.在沉默中建構世界——試析伍爾夫短篇小説《牆上的斑點》[J].黑龍江教育學院學報,2007,26(4):95-97.
  • 4.    黃輝輝,侍鳴.《牆上的斑點》與伍爾夫現代主義小説人物美學[J].牡丹江教育學院學報,2021(5):5-8.
  • 5.    李豔華.淺析弗吉尼亞·沃爾夫《牆上的斑點》[J].芒種,2013(18):167-168.
  • 6.    李成民主編. 高考領航·語文·外國小説欣賞:選修[M]. 成都:電子科技大學出版社, 2012.0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