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組成卦符的基本符號)

鎖定
爻是組成卦符的基本符號
中文名
統一碼
基本區 U+723B
拼    音
yáo
注    音
ㄧㄠˊ
部    首
總筆畫
4

傳統釋義

(1)爻,yáo、交也。後敎切,音斆。天地萬物變動、生生不息(的規律)。
(2)爻bó(舊)寒邪、殺氣。
(3)爻bèi(舊)同(2)。
爻者,言乎變者也。效此者也。效天下之動者也。——《易·繫辭
易,爻法之謂坤。——《洪武正韻 [1] 
易學名詞。其本義是繩結結繩記事時代,在一根繩索上分段打結,表示一定含義。以原始日冕觀察日影變化時,用了八根繩索,每根分三段,段中打結。由於用了八根繩索,八卦曾經叫“八索”。八根繩索掛成一排,由“八掛”而有“八卦”,繩索的三個結成了卦的三爻,代表一個觀察記錄的三個要素。“爻”與“要”同音,可以理解為“要素”。周文王演易,不一定用繩索,可能用手指或者手掌部位表示卦的三條陰陽信息。到宋代才有用直線表示的爻和八卦圖。三條爻的卦叫經卦,兩個經卦組成別卦。別卦下部的經卦是主卦,代表主方;上部的是客卦,代表客方

伏羲易釋義

從上古伏羲創易時開始,爻的符號表述也有一個演變的過程,也有不同的表述形式,符號是一個演變結果。以時空角度來看,爻也是一種時空狀態的基礎表示形式,是伏羲易基礎邏輯的立足點。
爻表示的是陰陽交織的整體作用,對地球來説就是指太陽和月亮的運動對地球的交織作用,有“作用相交織”的含義。
其基礎符號用“—”來直觀表述太陽的陽性作用,用“--”來直觀表述月亮反射太陽對地球的作用和月亮自身對地球的作用,即兩個“-”表述陰性作用。這樣就形成了兩種特徵的爻,在伏羲易中分別用“—”、“--”來表示,並將其分屬陰陽,稱“—”為陽爻、稱“--”為陰爻。這也是表述陰陽的初等基礎符號,也可以稱為一級或初級符號。 [2] 

爻的起源

(1)圭表記錄日景説:劉珏提出八卦源於土圭記錄下的日影,劉珏認為:從日出到日落的日景軌跡可分為3個階段“旦、午、昏”,這就類似天氣預報中的頭午、中午、下午;日景軌跡在晴天時以粗實線畫出,而在陰天無景或影像不清時以兩條細實線表示;粗實線為陽爻━,細實線為陰爻¨;如此把分別表示旦、午、昏的3個爻重疊就成卦,代表一天天氣的記錄圖形。
(2)竹節蓍草説。認為陰陽爻為占筮所用竹節或蓍草的符號化,一節之竹或一根蓍草為“---”,兩節之竹或斷開蓍草為“- -”,高亨周易古經今注》等主此説。
(3)龜兆説,認為古代占卜,燒灼龜甲,依其兆紋定出吉凶,陰爻陽爻即歸納總結龜甲兆紋而形成。屈萬里《易卦源於龜卜考》、餘永梁《易卦爻辭的時代及其作者》、日本本田成之《作易年代考》等持此觀點。
隸書-小篆--金文---甲骨文--骨刻文 隸書-小篆--金文---甲骨文--骨刻文
(4)結繩説,《周易·繫辭下》稱伏羲氏“結繩而為網罟,以佃以漁,蓋取諸離。”“上古結繩而治,後世聖人易之以書契;百官以治,萬民以察,蓋取諸夬。”東漢鄭玄猜想上古之時記大事打一大結,小事打一小結。李鏡池等認為陽爻---和陰爻- -是古代結繩沒有打結和打結的反映。或以為“--- ”為一大結,“- -”為兩小結。“三”為三大結。“三三”為六小結。具體方法尚有另説。李鏡池《周易探源》、範文淵《易經概論》、陳道生《重論八卦的起源》持此觀點。
(5)日月星象説,《史記集解》引孟康雲,“五星之精,散為六十四,記不盡。”近代科學易派多以為陽爻“---”淵源於日象,陰爻“- -”淵源於月象。
(6)男女生殖器説。認為陽又“---”象徵男根陰爻“- -”象徵女陰章太炎易論》、錢玄同答顧頡剛先生書》,郭沫若《中國古代社會研究》等持此觀點。
(7)算籌説。認為爻是古人用的籌的形狀,陽爻代表五。陰爻代表一,類似羅馬數字,以五為基礎加減而成。西方學者巴德認為八卦起源於古代的計算工具算籌,爻就是算籌的形狀。日本三上義夫《中國算學之特色》也主此説。

典籍

易經》八卦的兩個符號,一個是“—”,另一個是“--”。在《易經》中並沒有“陰陽”二字,數百年後的《易傳》才把“—”叫陽爻,把“--”叫陰爻。八卦是以陰陽符號反映客觀現象。二爻的本義是什麼,有多種看法。有人認為,“爻”,皎也。一指日光,二指月光,三指交會(日月交會投射)。“爻”代表着陰陽氣化,由於“爻”之動而有卦之變,故“爻”是氣化的始祖。“—”性剛屬陽,“--”性柔屬陰。萬物的性能即由這陰陽二氣演化而來。有人認為,“—”代表男性生殖器,“--”代表女性生殖器。錢玄同,郭沫若即持此説。
六爻
既可以指從下向上排列的六個陰陽符號的組合,也可以特指這個組合中的最上面一個爻,也泛指借用這種組合進行預測的方法。
在最下面的符號稱為初爻,最上面的符號稱為“六爻”,如果“六爻”是陰爻,那麼“六爻”也可以説成“上六”。
在《乾坤譜》中,陽爻代表大月30天,陰爻代表小月29天。乾六陽爻坤六陰爻和12爻,代表一年12個月。
説文》:“爻,交也。象《易》六爻頭交也。”《説文》釋形不確。甲骨文中數字“五”為“×”狀,這樣“爻”的甲骨文即下五上五的兩個“五”狀。“爻”的金文除了和甲骨文兩個“五”同形之處,還有上中下三個“五”相疊之形。因為數字八卦在商代西周已有大量發現,又根據學者對數字八卦的新認識,我們認為,作為八卦文化中的重要概念“爻”,其三個“五”相疊之形實為數字八卦中三個數字構成的單卦形式的記錄。具體而言,三個“五”相疊而成的“爻”字,即由“五五五”三個數字組成,再把數字八卦按單數代表陽爻(—)雙數代表陰爻(--)轉換成符號八卦,“五五五”為“”,即“乾”卦。從“爻”的三個“五”的形體中可知,“爻”的本義指整個單卦之狀。以八卦這八個單卦而言,“爻”的字形僅記錄其中的一卦“乾”卦,表明“乾”卦在八卦中的首要位置。
然而甲骨文的“爻”均作兩個“五”相疊狀,和我們已知曉的三畫單卦不合。而甲骨文“爻”為兩個“五”相疊狀,表明兩個數字構成的卦形較之三個數字構成的單卦形是更原始的單卦形。要闡明兩個數字構成的卦形(對應的是二畫單卦),涉及到“爻”的起源問題,這一問題的討論將在下面“‘爻’的聲義”一節中展開。
由於“爻”的字形義就是數字八卦,而甲骨文中已有“爻”一詞,表明佔爻之事在商代已相當成熟。卜辭中“爻”出現的語言環境中有佔爻之事的記錄,如:
“庚寅卜,貞:翌辛卯王爻,不雨?八月。”(《甲骨文合集》6)
其中的命辭之義為:“次日辛卯這天王進行佔爻活動時,不會遇到雨吧?”
“丙寅卜,□貞:翌日卯王其爻,不遘雨?”(《甲骨文合集》12570)
這一條和上一條的意思相同。

聲義

八卦中的“乾”、“坤”兩卦,向來被認為是最根本的兩卦,經本人對“乾、坤”兩詞的形義關係和聲義關係的考釋,認為“乾”的字形義表現的是天旱時以燎柱方式向雷神求雨,而“坤”的字形義為在祭台上祭祀雷神;“乾”的“天”義的原型是雷神;從根詞“幹”中派生出“乾”和“坤”;從根詞“幹”和“乾”與“坤”的詞義關係以及語音演變鏈來看,“乾”和“坤”兩詞的產生順序則為“乾”先出而“坤”後出。
“乾、坤”兩詞的本義的揭示,已透露出八卦在起源階段時所反映的雷神崇拜這一原始文化背景。基於這一認識,“爻”的聲義結合的命名理據有了一個有力的文化意義系。結合八卦的卦形和卦名,我們認為“爻”的命名理據是從根詞“雨”中派生而來。
雨,上古音匣母魚部。爻,上古音匣母宵部④。兩者聲母相同,韻部相近,具體的演變過程則為:
雨γa(原始音,尚無中古音合口三等的等呼標記)→爻γa(原始音)→爻γau(上古音)
爻辭的關係
爻辭與爻之間有什麼關係?
一、《周易》六十四個卦畫不是《周易》的作者發明,而是《連山易》作者的發明。
二、《連山易》、《歸藏易》及《周易》的作者對六十四的象徵意義作出了不同的解釋。或者説,六十四卦象的問題很複雜,其中即包含有發明卦畫者的原始卦象,也包括《歸藏易》及《周易》作者所理解的卦爻象,還包括後世的各類大師們的附會。
三、就《周易》而言,作者打亂了原始卦序,對六十四卦給予了重新的定義。
四、作者將每卦視為一件事,每爻視為該件事從生到死,從產生到消亡的一個階段。或者説,爻變的實質象徵着時變。作者將事物的發展分為六個階段,每爻代表其中的一個階段,其中初爻為始,上爻象徵衰敗。
五、作者卦爻辭的寫作往往是一語雙關,借描述自然界萬物的變化來説明人事的道理。
六、爻象的作用往往只是作者的一個話題,這樣做是表明作者的説話是有依據的,是與天地自然的規律相合。
七、由爻象引出話題後,爻象的作用也就完成了,剩下的就是作者以自己的政治生活經驗為基礎談準則及方法。

示例

我們以坤卦初六爻為例來作説明:
坤初六爻的爻辭為:“履霜,堅冰至”其爻象為,是姤卦卦象,由乾卦演變而來。此爻象反映的本來是夏至日後一個月內的季節變化。此時太陽到達夏至點後開始南歸,日影也隨之變長。古人認為陰氣在開始生成,並將越來越寒冷,所以有此爻辭。“姤”字的甲骨文象婦女產生之形,本義即生育,也有男女交媾之意,所以這樣一個由全陽乾卦變來的一陰始生之卦,被稱為“姤”,並被作者借用來象徵夏至日之後的一個時間段。
參考資料
  • 1.    樂韶鳳、宋濂等11人.《洪武正韻》.華夏:中原,西元1375年:全書
  • 2.    田園,齊巨.易解人生.北京 朝陽:人民文學出版社,2010:29-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