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爭鳴

(沼澤樂隊2018年發行器樂專輯)

鎖定
《爭鳴》是沼澤樂隊作曲、編曲、製作並演奏的器樂EP,共收錄1首歌曲,於2018年11月30日發行。
2019年1月10日,該曲被南方都市報評選為2018年度十大華語唱片第三位 [1] 
中文名稱
爭鳴
專輯語言
純音樂
專輯歌手
沼澤樂隊
專輯時長
49:48
曲目數量
2首
發行時間
2018年11月30日
音樂風格
後搖
唱片公司
聲鋭文化
製作人
沼澤樂隊
發行地區
中國

爭鳴創作背景

《爭鳴》是沼澤樂隊2018年發行的專輯,專輯只有一曲,但時長四十多分鐘,一首曲子就是一張唱片的容量。專輯的主題,也是曲名:“爭鳴”,這是一個有着中國文化獨特語境的詞,起初源自百鳥爭鳴,形容鳥類爭相鳴叫之景,而後引申為百家爭鳴,寓意各方競相論辯之意。“爭鳴”這個詞,也在時間的長河裏,不斷被賦予新的意義。
《爭鳴》專輯從2017年開始構思,到2018年5月歐洲巡演,這部長曲逐漸成型,樂隊便着手錄音。期間,沼澤恰好在比利時參加Dunk!音樂節,這個全世界重要的後搖音樂節,因此他們預訂了在Dunk!合作方的Deaftone Studio。和Deaftone的製作人Jannes約好了,正式錄音之前,先集中排練幾天,樂隊白天黑夜都在錄音棚和住處之間穿梭。
一個陽光明媚的晴朗早晨,天空湛藍,海亮和阿來走進旁邊一個小森林,打算穿過樹叢和馬場,到錄音室那邊去,順道欣賞下林中景色。幽深的林子裏鳥鳴喧喧,風嘯簌簌。正是春天的季節,滿眼都是盈盈的綠色,還有小溪的潺潺流水聲。海亮便忽發奇想,要不直接在林子裏錄音吧,演繹一個百鳥爭鳴的故事,沒有比這個環境更棒的了。阿來也甚是雀躍,只是擔心錄音師阿星反對。可是沒想到,實地考察了之後,阿星也欣然同意了,他説樹林裏自身的混響也挺好聽。而且樂隊覺得,畢竟專輯就叫《爭鳴》,錄進一些森林環境聲的底噪,也貼切主題。就這樣,這張專輯大多數的聲軌都是在林子裏錄音的,只有小部分後期室內補錄。
專輯由沼澤的音響工程師阿星負責錄音和混縮;比利時Deaftone Studio提供技術支持,Deaftone Studio也是後搖音樂節Dunk! Festival的指定合作方。專輯封面的飛鳥沙畫由陳益謙所繪,還有白川的攝影,海亮和海遜的爸爸則執筆書法,然後由沼澤鼓手海遜作封套設計。器樂方面,由海亮負責電古琴、簫,細輝負責吉他,阿來負責貝司,海遜負責鼓、鋼片琴 [2] 

爭鳴專輯曲目

曲序曲目作曲編曲時長
1《爭鳴》沼澤樂隊沼澤樂隊43:27
2《爭鳴》(片段)06:21 [2] 

爭鳴專輯鑑賞

中國改革開放四十週年之際,沼澤推出了專輯,命名為“爭鳴”。這一名稱,源自海亮在森林裏錄音,演繹“百鳥爭鳴”故事的創意。沼澤把“爭鳴”作為描述與再現當代中國幾十年變遷的關鍵詞,是非常準確而敏鋭的。
在長達近一個小時的《爭鳴》演奏過程之中,沼澤對於樂曲編配的層次感和豐富性,讓聽眾彷彿在觀賞一部沒有影像的電影,在暢讀一本沒有文字的鉅著。起初,慢慢豐富的編曲元素讓氛圍漸起,接下來,旋律從沉重清晰的鼓點聲,引入樂章的開啓。海亮開始用琴弓拉弦,彷彿碼頭號角聲悠然響起。再往下,樂章以輕快的節奏繼續前行。簫聲在此時恰如其分地引入,輕快悠揚。緊接着是電聲漸起,逐漸蓋過簫聲,音樂漸成暴風驟雨。此時的海亮用琴弓激烈拉弦,隨即,電子節拍聲響起,簫聲在此時再起,更顯深沉。音樂繼續悠然前行,宛如一曲樸素頌歌。頌歌之後,節奏漸弱,節拍再起,簫聲肆意,剎那間,江湖大隱氣象托盤而出。音樂氛圍隨即再入幽暗,鼓點幹打,少有應和,一種思想激烈碰撞的意象清晰顯現。轉眼間,音樂意境又變得迷離晦暗,彷彿完全出世,直至氣若游絲。此時樂風一轉,激烈鼓點聲再起,進行曲的節奏開始。隨後,音樂節奏再一次顯現悠揚,慢中漸快,古琴由彈轉拉,鬧中又聞簫聲。此時的簫聲彷彿超然世外的隱士,獨守清醒姿態。就在此時,海亮開啓了餘音繞樑的人聲長嘯。就這樣,音樂進入最高潮。海亮開始模仿鳥語。一陣喧囂熱鬧之後,一切重歸於寧靜。如果説2018年6月份的現場演繹中,鳥語是由海亮的人聲模擬的話,那麼在該專輯當中,沼澤在森林這番天然的混響中,一併錄入了不時響起的鳥鳴,其音樂的層次感更加豐富。
人們印象最深刻的有三點:第一,是樂章編配與時代歷史演進的對應性。第二,是海亮對於古琴和簫這兩種樂器、三種彈法(包括吹簫、彈古琴、琴弓拉琴絃)的靈活運用,彷彿給人們呈現了三個截然不同的自我,或者三種類型化的國人形象。當電聲音樂悠然推進之時,海亮從容彈奏古琴;當電聲音樂遞進轉折之時,海亮手持琴弓,縱橫拉奏琴絃;當電聲音樂喧鬧狂進之時,海亮卻開始悠然吹簫。第三,就是在樂曲高潮部分,海亮加入的人生狂嘯的處理 [3] 
一首歌,43分鐘,可以講述多少個故事,又可以講述多少個時代。《爭鳴》如一條蜿蜒前進的河,流經了很多音樂地貌。古琴並非主角,它更像個忽隱忽現的影子,穿梭在“爭鳴”的湍急與寂靜間。簫的出現,讓沼澤的音樂版圖更加開闊,也更加呈現出東方神韻。古琴與簫的幽靜,與電吉他的暴烈,形成了沼澤令人刻骨銘心的構圖。《爭鳴》錄音時背景的鳥鳴,在音樂的演變過程中,竟然一次次越位、反撲,甚至成為俯覽這座王國的蒼弩之神。它們是最初的使者,也是最終的觀察者 [1] 

爭鳴獲獎記錄

時間頒獎方獎項結果
2019年1月10日南方都市報2018年度十大華語唱片第三位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