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义词爬山虎属(葡萄科下的属)一般指地锦属
地锦属(学名:Parthenocissus Planch.)是葡萄科的木质藤本植物属,包含约13个物种,分布于亚洲东部、北美及喜马拉雅山区,我国有10种(含1种北美引种)。其形态特征为卷须分枝多且顶端具吸盘,叶互生呈单叶、3小叶或掌状5小叶,花序为多歧聚伞状,浆果蓝黑色球形,种子具棱脊与沟状洼穴。五叶地锦(P. quinquefolia)为该属模式种 [1]。
该属植物多生于海拔150-1200米的山崖石壁或灌丛,适应温带至亚热带气候,我国东北至华南均有分布。其吸盘结构可攀附墙面生长,广泛用于城市垂直绿化,兼具降温、降噪及吸收污染物功能。部分种类秋叶变红形成景观,与“地锦”之名相契。我国古代《本草纲目》已记载其药用价值,藤茎可清热利湿、消肿解毒 [3-4]。近代分类系统曾按地理或叶型划分,现仍需深入研究演化关系 [1-2]。
- 中文名
- 地锦属
- 拉丁学名
- Parthenocissus Planch.
- 界
- 植物界
- 门
- 被子植物门
- 纲
- 双子叶植物纲
- 目
- 鼠李目
- 科
- 葡萄科
- 属
- 地锦属
- 分布区域
- 亚洲和北美
特征描述
播报编辑
木质藤本。卷须总状多分枝,嫩时顶端膨大或细尖微卷曲而不膨大,后遇附着物扩大成吸盘。叶为单叶、3小叶或掌状5小叶,互连察阿生。花5数,两宙颂她性,组成圆锥状或伞房状疏泪连签奔散多歧聚伞花序;花瓣展开,各自分离脱落;雄蕊5;花盘不明显或偶有5个蜜腺状的花盘;花柱明显;子房2室,每室有2个胚珠。浆果想格欢球形,有种子1-4颗。种子倒卵圆形雄剃举,种脐在背面中部呈圆形,腹部中棱脊突出,两颈断侧洼穴呈沟状从基部向上斜展达种子顶端,胚乳横切面呈W形剃浆。染色体基数x=2枣员0。 [1]
本属的模式种
播报编辑
相关提示
播报编辑
本属在分类系统上,过去曾有过一些工作,Suessenguth (1953)在他的专志中,按地区把地锦属植物分成亚洲种和美洲种两大类;后Galet(1967)在他的研究论文中,依据叶的数目,分成3个系:①单叶系(Ser. Tricuspidatae); ②三叶系(Ser. Trifoliolae); ③五叶系(Ser. Quinquefoliolae)。由于过去对本属植物学性状研究不够,因而提出的分类系统没有多大的科学价值,致使亲缘关系远的种类放在一起。作者基于标本室分类学工作,包括对美洲植物种类的研究、野外观察和在栽培条件下对该属种类植物性状的个体发育特点进行了比较分析,提出本属植物下列分类系统,供进一步研究本属植物的起源和进化参考。 [1]
本属植物在我国记载较早并能从形态上识别者可见于《本草纲目》,称之为地锦;在近代志书中较早可见于陈嵘编著的《中国树木分类学》(1937),称为红葡萄藤,下列别称趴山虎;刘慎谔等人(1955)编著的《东北木本植物图志》中把本属称为地锦属;胡先驌(1955)编著的《经济植物手册》则把本属称为爬山虎属,此后我国大多数志书或文献中记载本属植物时均照此称谓。近年来本属植物多用于城市垂直绿化,不同的种类附着并铺散在墙壁上构成不同风格的图案,有的种类分枝后仍向上垂直生长,有的斜向两侧并不断分枝呈扇形扩展或向两侧平展,春夏翠绿,秋天有的种类叶色变成鲜红或紫红,甚为美丽;野生群集铺地者,远可见一片绯红,盛似“地锦”。作者与园林学者们讨论认为,恢复本属植物原称地锦,较能表达该类植物园林上雅致的特性。 [1]
下级分类
播报编辑
地锦属约13个种,分布于亚洲和北美。我国有10种,其中1种由北美引入栽培。 [1]
组 | 系 | 种 |
---|---|---|
Sect. Margaritaceae | 异叶系Ser. Heterophyllae C. L. Li | 异叶地锦Parthenocissus dalzielii Gagnep. |
单叶系Ser. Tricuspidatae | 栓翅地锦Parthenocissus suberosa Hand.-Mazz. 地锦Parthenocissus tricuspidata (S. et Z. ) Planch. | |
Sect. Parthenocissus | 地锦系Ser. Parthenocissus | 五叶地锦Parthenocissus quinquefolia (L.) Planch. |
三叶系Ser. Trifoliolae Galet | 小叶地锦Parthenocissus chinensis C. L. Li 毛脉地锦Parthenocissus var. pubifolia C. L. Li 长柄地锦Parthenocissus feddei (Levl.) C. L. Li 三叶地锦Parthenocissus semicordata (Wall. ex Roxb.) Planch. | |
Sect. Tuberculiformes | - | 花叶地锦Parthenocissus henryana (Hemsl.) Diels & Gilg 绿叶地锦Parthenocissus laetevirens Reh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