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鎖定
爨(拼音:cuàn),漢語二級通用規範漢字。此字始見於戰國文字 [1]  ,古字形上部模擬雙手拿着甑,中間是灶口,下部表示用雙手將木柴推進灶口。本義指燒火做飯。與這個意思相關的,都可叫做“爨”,如古代稱廚房為“爨室”,煮飯的大鍋叫“爨鑊”。“爨”也用作姓氏。
中文名
拼    音
cuàn
部    首
五    筆
WFMO(86);EMGO(98) [2] 
倉    頡
HBDDF [2] 
鄭    碼
NBGU [2] 
筆    順
撇、豎、橫、橫、豎、橫折、橫、豎、橫折、橫、橫折、橫、橫、點、橫鈎、橫、豎、撇、點、橫、豎、撇、點、橫、撇、捺、點、撇、撇、點
字    級
二級(編號:6499)
平水韻
去聲十五翰 [3] 
筆畫數
4+26(部首+部首外)
造字法
會意字
結    構
上中下結構
統一碼
基本區-7228 [2] 
四角號碼
7780₉
GBK編碼
ECE0
異體字
㸑、𠆡、𤍾、𤏷(其餘見擴展圖冊)
注音字母
ㄘㄨㄢˋ

文字溯源

字形演變流程圖(文中出現序號參照此圖所示文字) 字形演變流程圖(文中出現序號參照此圖所示文字) [1]
會意字。爨字始見於戰國,古文字的“爨”可以説是一幅生火煮食圖,以《説文解字》小篆(圖2)為例:構件B代表甑,泛指鍋鑊一類炊具;構件A代表將甑放在灶上的雙手。中間的構件C是灶口的象形。下半部則是進柴燒火的縮影:雙手(構件E)把一根根柴火(構件D)推進灶內,一把“火”在下面熊熊燃燒着(構件F)。“爨”的本義就是燒火做飯。這種情景在大多數農村、山區是司空見慣,它是人們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個組成部分。圖10是《説文》籀文,構型比小篆簡單。這類在文字偏旁中又夾雜着一些象形構件(如“爨”中像灶門的“冂”)的象意字,無法確定其為象形字還是會意字。説它是哪一類都有道理、但又不完全準確,這也正是六書理論自身的不足。 [1]  [4] 
以上是秦系文字的“爨”,戰國文字另有如下異體:
戰國文字“爨” 戰國文字“爨” [1]
上列“爨”字主要集中在楚地流行,還有一些其他變體。其字形大概是中部為炊器,下從火,表示燒火做飯的意思。上部所從當是從“允”聲或“允”的省聲。這些異體字在西漢以後就逐漸消亡了。 [1] 
在古書裏,爨的本義偶有所見。如《孟子·滕文公上》:“許子以釜甑爨,以鐵耕乎?”爨就是燒火煮飯的意思。分爨、各爨,就是各自煮飯,意味着分家。與此相聯繫,凡與燒火煮飯即炊事有關者、都可以叫做爨。《禮記·檀弓上》:“曾子之喪、浴於爨室。”爨室即炊室,也就是廚房。煮飯的大鍋叫做爨鑊,燒火用的撥火棍則稱爨杖,主持大事的婢女或主婦又叫爨婢、爨婦,如此等等,説明爨與日常生活有着密切的關係。
爨,又是姓氏、部族的名稱。後漢有河南尹爨肅,三國時蜀有爨習,又有爨琛、爨顏。古代雲南一帶又有爨族,分東爨和西爨。爨族盛行搶婚習俗,《東川府志》記載頗詳。也許是爨人的舉動富有戲劇性,所以宋代以來爨又是宋雜劇、金院本中某些簡短表演的名稱,演劇也可稱爨、爨弄。相傳宋徽宗見爨國人來朝,服裝、頭巾、鞋子都與眾不同,面部也像化了妝,覺得極為有趣,於是命令優伶仿效,成為一種遊戲。 [4] 
由於“爨”字形繁雜,後世出現過多種簡化形體。上文提到的《説文》“籀文”,乾脆省去了上半部分。但這個字體似乎不通行,後世不見使用。東晉時的爨寶子碑、南朝宋的爨龍顏碑(見“書法欣賞”)中的“爨”字都把下面的雙手“大”省去了,火也成了四點,可見當時的書法家也覺得此字難寫。其後出現的行書、草書,也都把“大”省去,幾乎沒有一個是按原來結構寫的。舊時戲班子裏藝人有時還將用作“演劇”的“爨”寫成音近字“串”,於是有串戲、客串等説法。現代通行的“爨”基本沿襲了最複雜的小篆,只是將代表甑的構件B寫成“同”,代表雙手的部分寫作“大”。 [1]  [4] 

詳細釋義

讀音
詞性
釋義
英譯
例句
例詞
cuàn
動詞
〈文言〉燒火做飯。
cook
左傳·宣公十五年》:“易子而食,析骸以爨。”
王安石《送喬秀才歸高郵》詩:“長年客塵沙,無婦助親爨。”
爨薪;爨室;爨夫;分居異爨爨桂炊玉
〈文言〉泛指燒煮。

周禮·夏官·挈壺氏》:“及冬,則以火爨水,而沸之,而沃之。”
漢·王充《論衡·感虛》:“夫熯一炬火爨一鑊水,終日不能熱也。”

〈文言〉焚燒。
burn
唐·柳宗元《種術》詩:“爨竹茹芳葉,寧慮瘵與瘥。”

名詞
爐灶。

墨子·備城門》:“二舍共一井爨。”
東周列國志》第五一回:“楚軍在橋北晨炊,望見追兵來到,棄其釜爨而遁。”
爨煙;廚爨
〈文言〉指燒火做飯的人。

莊子·人間世》:“吾食也執粗而不臧,爨無慾清之人。”

〈文言〉宋雜劇、金院本中某些簡短表演的名稱。舊時亦以爨或爨弄指演劇。

宋·周密《武林舊事·聖節》:“雜劇,吳師賢已下,做《君聖臣賢爨》,斷送《萬歲聲》。”
《講百花爨》;《文房四寶爨》
古星名。即今之水星。

廣雅·釋天》:“辰星謂之爨星。”

中國古族羣名和古地名。

清·李慈銘《越縵堂讀書記·劉宋寧州刺史爨龍顏碑跋》:“蓋爨氏自漢蜀迄宋齊,枝葉遍於南州,世為州長,梁以後遂據其地,名之曰爨蠻。”
(Cuàn)姓氏用字。參看“爨姓”。



[5-6] 

古籍釋義

説文解字

【卷三】【爨部】七亂切(cuàn)
齊謂之炊爨。𦥑象持甑,冂為灶口,廾推林內火。凡爨之屬皆從爨。
𤏷,籀文爨省。 [7] 

説文解字注

“齊謂炊爨”注:各本“謂”下衍“之”字,今正。火部曰:炊,爨也。然則二字互相訓。《孟子》趙注曰:爨,炊也。齊謂炊爨者,齊人謂炊曰爨。古言“謂”則不言“曰”,如《毛傳》婦人謂嫁歸是也。特牲、少牢禮注皆曰:爨、灶也。此因爨必於灶,故謂灶為爨。禮器燔柴於爨同。《楚茨》傳曰:爨,饔爨廩爨也。此謂灶。又曰:踖踖,爨灶有容也。此謂炊。
“𦥑*象持甑”注:中似甑,𦥑持之。今本𦥑*譌臼。
“冖為灶口,廾推林內火”注:林,柴也。內同納。
“凡爨之屬皆從爨”注:七亂切。十四部。
“𤏷,籀文爨省”注:然則爨本古文也。
【註釋】①𦥑*:字形作𢍯下無廾。 [8] 

廣韻

七亂切,去換清 ‖爨聲元3部(cuàn)
爨,炊爨。又姓,《華陽國志》雲:“昌寧大姓有爨習。”《蜀志》雲:“建寧大姓。”《蜀録》有交州刺史爨深。 [9] 

康熙字典

【巳集中】【火部】 爨;部外筆畫:25
古文:𤑖
廣韻》七亂切。《集韻》《韻會》《正韻》取亂切,竝音竄。《説文》:齊謂之炊爨。𦥑象持甑,冂為灶口,廾推林內火。《玉篇》:灶也。《詩·小雅》:執爨踖踖。傳:爨,饔爨,稟爨也。疏:饔爨以煑肉,廩爨以炊米。《周禮·天官·亨人》:職外內饔之爨亨煑。注:爨,今之灶。主於其灶煑物。《儀禮·士昏禮》:大羹湆在爨。注:爨,火上。
又姓。《華陽國志》:昌寧大姓有爨習。《蜀志》:建寧大姓。《蜀錄》有交州刺史爨深。
又《集韻》:或作熶。詳熶字注。
又取絹切,音縓。炊也。
又七丸切,音攛。義同。《周禮·夏官·挈壺氏》:及冬,則以火爨鼎水,而沸之而沃之。注:以火炊水。◎按《周禮》《詩傳》《釋文》爨俱音七絃切,釋經傳爨字之義,大約動音為平聲,靜音為去聲。然《左傳·宣十五年》傳:析骸以爨。注:爨,炊也。及《孟子》以釜甑爨。似皆宜讀平聲。乃《孟子》無釋文。《左傳》釋文亦音七亂反。則平去又未嘗拘也。 [10] 
《説文解字》書影 《説文解字》書影
《康熙字典》書影 《康熙字典》書影
《廣韻》書影 《廣韻》書影

字形書法

字形對比

字形對比(楷體) 字形對比(楷體) [2]

書寫演示

書寫 書寫

書法欣賞

以上參考資料: [11-12] 

音韻彙集

韻書集成


小韻
韻攝
聲調
韻目
韻系
聲母
聲類
開合
等第
清濁
反切
擬音
廣韻
去聲
二十九換

合口呼
次清
七亂切
tsʰuɑn
集韻
平聲
上平二十六桓

合口呼
次清
七丸切
tsʰuɑn
去聲
二十九換
合口呼
次清
取亂切
tsʰuɑn
去聲
三十三線
合口呼
次清
取絹切
tsʰiuæn
禮部韻略


去聲






取亂切

增韻


去聲






取亂切

中原音韻

去聲
桓歡


合口呼

次清

tsʼuɔn
中州音韻


去聲
桓歡






倉筭切

洪武正韻

去聲
九翰



次清
取亂切
ts‘uon
分韻撮要

陰上
第十三鴛婉怨乙







(參考資料:漢典 [13] 

上中古音

時代
聲韻系統名稱
韻部
聲母
韻母
先秦
高本漢系統

tsʰ
wɑn
先秦
王力系統
tsʰ
uan
先秦
董同龢系統
tsʰ
uɑn
先秦
周法高系統
tsʰ
wan
先秦
李方桂系統
tsh
uanh
西漢



東漢



南北朝
宋北魏前期
寒桓刪

wɑn
南北朝
北魏後期北齊
寒桓刪

wɑn
南北朝
齊梁陳北周隋
寒桓

wɑn
隋唐
擬音/高本漢系統

tsʰ
uɑn
隋唐
擬音/王力系統

tsʰ
uɑn
隋唐
擬音/董同龢系統

tsʰ
uɑn
隋唐
擬音/周法高系統

tsʰ
uɑn
隋唐
擬音/李方桂系統

tsh
uân
隋唐
擬音/陳新雄系統
tsʰ
uɑn
(參考資料:漢典 [13] 
參考資料
  • 1.    李學勤主編;趙平安副主編.字源[M]:天津古籍出版社;遼寧人民出版社,2013.07:207-208
  • 2.      .漢典[引用日期2018-11-23]
  • 3.    平水韻 十五翰  .搜韻[引用日期2019-07-24]
  • 4.    陳煒湛著.古文字趣談[M].北京:文化藝術出版社,2010.09:98-100
  • 5.    羅竹風 主編.漢語大詞典 第7卷 [M].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2008.08:322
  • 6.    漢語大字典編輯委員會編纂.漢語大字典4[M]:四川辭書出版社;崇文書局,2010.04:2413
  • 7.    [東漢]許慎 原著;湯可敬 撰.説文解字今釋[M].長沙:嶽麓書社,1997.07:384
  • 8.    辭書搜索  .復旦大學中華文明數據中心[引用日期2019-07-24]
  • 9.    餘乃永校注.新校互注宋本廣韻[M].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2000.07:403
  • 10.    漢語大詞典編纂處整理.康熙字典 標點整理本[M].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2008.08:639
  • 11.    各體書法  .漢典[引用日期2019-07-26]
  • 12.    田其湜編.六體書法大字典[M].長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4.07:1261
  • 13.    韻書  .漢典[引用日期2019-07-24]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