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營州

(遼朝南京道刺史州)

鎖定
營州,鄰海軍,下等刺史州。 [1]  遼太祖用以安置定州俘户,屬南京道平州管轄。治所在廣寧縣 (今河北省昌黎縣)。轄境相當於今河北省昌黎縣一帶。金朝時廢除。
中文名
營州
別    名
鄰海軍
治    所
廣寧縣(今河北省昌黎縣)
上級政區
平州南京道
沿    革
僑置、遼屬南京道平州、金廢

營州歷史沿革

唐朝因失去營州故地(今遼寧朝陽一帶,後被奚人佔據),遂在平州地區僑置營州。
五代初期屬燕(劉守光政權)。後唐同光時被契丹佔領。
遼朝時,設營州鄰海軍,治所在廣寧縣(即今河北省昌黎縣),歸南京道平州管轄。
北宋末期,宋金結盟滅遼,宋朝想分取營、平等州,即指此地。
金朝皇統二年 (1142)廢除。

營州地理辨析

遼朝營州的轄區靠鄰渤海,相當今河北省昌黎縣一帶。
《遼史·地理志》對營州和興中府兩地的記載有重複。 [1-2]  使得這兩個地方共用了同一段歷史,造成雜糅。考查兩地的歷史得知:遼朝中京道興中府的前身是唐朝營州故地柳城。而遼朝南京道營州的前身則是唐朝在失去柳城故地之後,於平州地區另外僑置的州,該州沿用了故地營州之名。
因為上述歷史關係,所以造成了《遼史·地理志》對營州和興中府兩地歷史記載的雜糅和重複。《遼史·地理志·南京道》中對唐代以前營州的記載,實際屬於營州故地的歷史,而非僑置地的歷史。
參考資料
  • 1.    《遼史·地理志·南京道》:“營州。鄰海軍,下,刺史。本商孤竹國。秦屬遼西郡。漢為昌黎郡。前燕慕容皝徙都於此。元魏立營州,領昌黎、建德、遼東、樂浪、冀陽、營丘六郡。後周為高寶寧所據。隋開皇置州,大業改遼西郡。唐武德元年改營州,萬歲通天元年始入契丹。聖歷二年僑治漁陽。開元五年還治柳城。天寶元年改曰柳城郡。後唐復為營州。太祖以居定州俘户。統縣一:廣寧縣。漢柳城縣,屬遼西郡。東北與奚、契丹接境。萬歲通天元年,入契丹李萬榮。神龍元年移幽州界。開元四年復舊地。遼改今名。户三千。”
  • 2.    《遼史·地理志·中京道》:“興中府。本霸州彰武軍,節度。古孤竹國。漢柳城縣地。慕容皝以柳城之北, 龍山之南,福德之地,乃築龍城,構宮廟,改柳城為龍城縣,遂遷都,號曰和龍宮。慕容垂復居焉,後為北跋所滅。元魏取為遼西郡。隋平高保寧,置營州。煬帝廢州置柳城郡。唐武德初改營州總管府,尋為都督府。萬歲通天中,陷李萬榮。 神龍初,移府幽州。開元四年,復治柳城。八年,西徙漁陽。十年,還柳城。後為奚所據。太祖平奚及俘燕民,將建城,命韓知方擇其處。乃完葺柳城,號霸州彰武軍,節度。統和中,制置建、霸、宜、錦、白川等五州。尋落制置,隸積慶宮。後屬興聖宮。重熙十年升興中府。有大華山、小華山、香高山、麝香崖,天授皇帝刻石在焉,駐龍峪、神射泉、小靈河。統州二、縣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