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燕麥靈

(中藥)

鎖定
燕麥靈,中藥名。為菊科植物雲南兔耳風Ainsliaea yunnanensis Franch.的全草。分佈於四川、雲南。具有祛風濕,續筋骨,消積,驅蟲之功效。常用於風濕關節痛,跌打損傷,骨折,消化不良,疳積,蟲積。
中文學名
燕麥靈
別    稱
倒吊花、接骨一枝箭、銅腳威靈、追風箭、若路娃
植物界
被子植物門
雙子葉植物綱
桔梗目
菊科
兔兒風屬
雲南兔耳風
分佈區域
四川、雲南
採收時間
夏、秋季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10-15g;外用:適量
毒    性
無毒

燕麥靈入藥部位

全草。

燕麥靈性味

味辛、苦,性平。

燕麥靈歸經

歸脾、腎經。

燕麥靈功效

祛風濕,續筋骨,消積,驅蟲。

燕麥靈主治

風濕關節痛,跌打損傷,骨折,消化不良,疳積,蟲積。

燕麥靈相關配伍

1、治風濕骨痛,跌打損傷,牙痛:追風箭9-15g。煎服或泡酒60g分服。(《雲南中草藥》)
2、治小兒疳積:追風箭根9-30g。燉肉或煮紅糖服。體虛者用(追風箭)9-15g拌糯米煮吃。(《雲南中草藥》)

燕麥靈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10-15g;或浸酒;或研末。外用:適量,搗敷。

燕麥靈採集加工

夏、秋季採挖,鮮用或切段曬乾。

燕麥靈形態特徵

多年生草本。根狀莖圓柱形,直伸或彎曲,直徑3-6毫米,稀有達1釐米者,根頸密被綿毛;根近肉質,粗壯,簇生。莖直立,單一,不分枝,花葶狀,高20-60毫米,基部直徑1.5-2.5毫米,多少被綿毛。葉基生的密集,呈蓮座狀,大小極不等,葉片近革質,卵形、卵狀披針形或披針形,長2-6釐米,寬1-4釐米,頂端短尖,基部圓或截平,有時沿葉柄短下延,兩側常不等,邊緣有胼胝體狀細齒,上面被具疣狀基部的糙毛,但在花期多數毛脱落而僅存粗糙的疣狀凸起,下面被糙伏狀長柔毛,常於脈上較密;中脈在下面明顯凸起,側脈4-5對,很纖細,彎拱上升,雖有少數分枝,但不結成網眼;葉柄長2-7.5釐米,無翅,被長柔毛,基部明顯擴大;莖生葉與基生葉近同形,少而小,長8-20毫米,寬3-7毫米,被毛,下部的具3-5毫米的短柄,上部的無柄。頭狀花序具花3朵,花期長達22毫米,沿莖的上部一側或於同一側的短枝上通常3-6密集,平展或下垂,復作間斷的穗狀花序式排列;總苞圓筒形,直徑約6毫米;總苞片5-6層,邊緣和頂部帶紫紅色,背部均具1脈,多少被疏柔毛,外1-3層卵形,長2.5-3.5毫米,寬1.5-2.2毫米,頂端短尖,中層狹長圓形,長9-13毫米,寬2-2.5毫米,頂端漸尖,最內層披針形,長約14毫米,頂端長漸尖,邊緣薄,膜質,基部楔狀漸狹;花托較寬,直徑約1.3毫米,無毛。花淡紅色,全部兩性;花冠長16-18毫米,花冠管向上略增大,長約7.5毫米,於管口上方約2毫米處5深裂,裂片偏於1側,長圓形,長6.5-8毫米,寬約1毫米,頂部捲曲;花葯外露,長約8毫米,頂端圓,基部的尾挺直,長2-2.5毫米;花柱分枝略伸出於藥筒之外,頭狀,內側略扁,長約0.2毫米。瘦果近紡錘形,無明顯縱稜,長約5毫米,密被白色長柔毛。冠毛黃白色,羽毛狀,長約9毫米,基部聯合。花期9月到翌年1月。

燕麥靈生長環境

生於山坡草地、林邊。分佈於四川、雲南。

燕麥靈性狀鑑別

根莖較粗,直徑3-6mm,密被鏽色絨毛;根簇生,較粗,直徑2-3mm,黃棕色,表面具淺縱紋,質脆易折斷,斷面黃白色。莖直徑2-2.5mm,表面被疏柔毛,質硬,不易折斷。葉片卵形、卵狀披針形,長2-5cm,寬1-2.5cm,頂端短尖,基部稍下延,兩側不對稱,厚革質,上表面粗糙,具明顯的疣狀突起,下面被糙伏毛,頭狀花序具花三朵,在莖的上部同側排列,常3-6朵密集,復排成間斷的穗狀花序;總苞片5-6層,花淡紅或黃白色,花冠較長,長16-18mm,檐部5深裂,頂部捲曲。氣香,味極苦。

燕麥靈藥理作用

1、鎮咳祛痰作用。
2、抑菌作用。

燕麥靈相關論述

1、《雲南中草藥》:“祛風除濕,活血散瘀,消食健胃。”
2、《全國中草藥彙編》:“根清熱解毒,與墨旱蓮、藍靛配用。”
[1-4] 
參考資料
  • 1.    國家中醫藥管理局《中華本草》編委會.《中華本草》: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1999年
  • 2.    王國強.《全國中草藥彙編》:人民衞生出版社,2014年
  • 3.    冉先德.《中華藥海》:哈爾濱出版社,1993年
  • 4.    中科院“中國植物誌”編輯委員會.《中國植物誌》:科學出版社,2013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