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燕莊村

(山西省朔州市北周莊鎮下轄村、中國傳統村落)

鎖定
燕莊村,山西省朔州市山陰縣北周莊鎮下轄村行政村,中國傳統村落,地處洪濤山脈寶峯山下、黃羊坡側,村域面積12.57平方千米。 [1] 
燕莊村所處的山陰縣在古代是一個多戰之地,境內有古蹟、遺址多處。燕莊村村落整體建築以石窯洞為主,院牆為片石壘牆,整體風貌保存良好,呈現良好地域民居特色和傳統風貌。燕莊村主要景點有煙霞洞、寶峯寺、龍王廟、李家大院等,特別是煙霞洞,位於洪濤山脈寶峯山峭壁上,海拔1869米,洞內有殘缺壁畫多處,內容多為各州判官執法圖,洞頂部有飛龍圖案。 [2] 
2019年6月6日,燕莊村被住房和城鄉建設部、文化和旅遊部、國家文物局、財政部、自然資源部、農業農村部公佈為第五批中國傳統村落。 [3] 
中文名
燕莊村
所屬地區
山西省朔州市山陰縣北周莊鎮
村落屬性
行政村
村域面積
12.57平方千米
形成年代
明代
主要產業
種植業、畜牧業
主要景點
煙霞洞、寶峯寺、龍王廟等
保護級別
第五批中國傳統村落
批准單位
住房和城鄉建設部、文化和旅遊部、國家文物局、財政部、自然資源部、農業農村部
批准時間
2019年6月6日

燕莊村村落歷史

燕莊村 燕莊村
春秋時,燕莊村屬代地,戰國時屬趙國,秦漢時為雁門郡屬地,三國時屬魏國平城縣。隋代時屬雲內縣,唐代時為雲中縣地,隸屬恆州。
遼代分雲中縣,首次設置懷仁縣,隸屬於西京路大同府。金代貞佑二年(1214年),升格為雲州,隸屬西京路大同府。
元代至元二十五年(1288年)雲州降為縣,燕莊村隸屬山西道大同路。明、清兩代,為懷仁縣,隸屬於大同府,燕莊村隸屬懷仁縣。
明崇禎年間(1630年左右),李姓祖先李振川等兄弟三人於自定襄縣中霍村遷徙,其中李甫川定居於朔州神頭,李芳川定居於內蒙呼和浩特東白塔,而李振川遷入山陰燕家莊村(今燕莊村)定居,依山谷建房,開墾農田,繁衍昌盛。
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燕莊村屬於察哈爾省雁北專區;後隨雁北專區劃歸山西省。
1959年至1961年,燕莊村屬晉北專區,後復歸雁北專署。山陰縣懷仁縣區劃調整,燕莊村由懷仁縣劃入山陰縣北周莊鎮。 [4] 

燕莊村地理環境

燕莊村位置境域

燕莊村為山陰縣北周莊鎮下轄村,地處北周莊鎮西北部,寶峯山腳下,村域面積12.57平方千米。 [1] 
燕莊村

燕莊村地形地貌

燕莊村西面靠山,東面傍坡,土地均為坡地;地形地貌特徵為丘陵。 [1] 

燕莊村氣候

燕莊村所在的地區春夏秋冬,四季分明,年均氣温7.6℃,年無霜期143天左右。 [5-6] 

燕莊村水文

燕莊村三面靠山,溪水自山上穿村而過,流入東側平原。 [2] 

燕莊村村落格局

燕莊村選址理念

燕莊村 燕莊村
燕莊村選址位於寶峯山腳下,村莊背山自西向東建設。古村三面靠山,溪水自山上穿村而過,流入東側平原。為保佑村莊風調雨順,河水安寧,清代于山溪北側山坡水口處建龍王廟,建築位於村北山坡台地之上,是村莊重要的風水建築。 [2]  [7] 
李氏先人遷居燕莊村時,將村莊選於寶峯山腳峪口處,並於峪口處建寶峯寺一座。寺廟成為入村的主要空間,由於寺廟牆高且有鐘鼓樓,成為燕莊村天然的村莊入口和防禦屏障。 [2] 

燕莊村空間佈局

燕莊村村落整體建築以石窯洞為主,院牆為片石壘牆。寶峯寺原位於古村東側,是村莊門户和防禦建築,也是燕莊村重要的傳統建築。峪口北側制高點為燕莊村龍王廟,廟南為峪口引出的古河道。西側寶峯山山麓中建有燕莊村煙霞洞。 [2]  [7] 

燕莊村經濟社會

燕莊村人口

據2020年8月中國傳統村落數字博物館官網顯示,燕莊村主要民族為漢族,有户籍人口466人,常住人口120人。 [1] 

燕莊村經濟

燕莊村主要產業是種植業、畜牧業。農作物生產以小雜糧為主,手工藝以小山貨編織為主。 [1]  [8] 
據2020年8月中國傳統村落數字博物館官網顯示,燕莊村村集體年收入120萬元,村民人均年收入6500元。 [1] 

燕莊村主要景點

燕莊村所在的山陰縣在古代是一個多戰之地,經歷漢逐匈奴、唐御突厥、宋抗契丹、明擊瓦剌等大小的戰爭4700多次,縣境西南有古蹟、遺址多處。燕莊村主要景點有煙霞洞、寶峯寺、龍王廟、李家大院等。 [2]  [6] 
煙霞洞
煙霞洞(8張)
1、煙霞洞:位於洪濤山脈寶峯山峭壁上,海拔1869米。主洞為天然巖洞,洞內分外洞、內洞。外洞為廟宇建築,清嘉靖二十年(1541年)建有祭祀廟宇,乾隆年重修,有石窯洞四孔,內部有大量精美壁畫。煙霞洞外洞東壁小門可通內洞洞內深處有史前生物筆石化石,筆石屬於寒武世和石炭世之間,距今5億至3億年。 [2] 
2、寶峯寺:明末李氏定居於燕莊村,修建寶峯寺,作為村莊防禦設施,近年經過重修保存情況較好。 [2] 
3、龍王廟:始建於清初期,背山面水,坐西朝東,建築為窄三間,磚瓦木質硬山頂結構,五脊六獸,正檐挑角,六獸均為龍九子形態,體現出龍王廟的建築特色。 [7] 
李家大院
李家大院(8張)
4、李家大院:建於清同治年間,為硬山頂磚木結構,風格典雅古樸,莊重大氣,是典型的清代建築風格。院落格局坐西朝東,為兩進院落內院正房五間,南北廂房各三間,南廂房僅存遺址,內外院間有屏門,外院倒座僅存遺址,大門位於外院北側,二進院呈典型的合院格局。大門外兩側有磚雕“福”“壽”二字,正房門楣書“厚德堂”,時兩側繪有松鶴延年等傳統彩繪。 [7] 
5、石碑石刻:燕莊村西側山上風水吉地有李氏祖先墓葬羣,現保存有8個性質不一的墓碑,多數為清光緒年間所立,另有數碑因風化原因,不見文字。 [2] 
6、石磨石碾:燕莊村現存一處石磨和一處石碾,分佈村莊西部,與村民的日常生活息息相關。 [2] 

燕莊村歷史文化

燕莊村歷史人物

李長美,生年不詳,卒於清光緒三十年(1904年),塞北地區著名商賈,主要通過跑駝隊商路以晉中地區晉商貨源運至蒙古等地為經營項目。 [4] 

燕莊村傳統民俗

燕莊村節慶活動有踢鼓拉花、元宵元等,參加人數:20人左右。 [9] 
燕莊村祭祀崇禮,供神祭祖,不得供吃剩的食品,要有專門的供器。多供奉:乾糧、菜餚、果品,不供湯類。供神為單,祭祖為雙。 [9] 
燕莊村婚嫁習俗,飲食規矩更為講究,分普席與主席、孃家姑舅姨表為上賓,依尊長秩序交置。 [9] 

燕莊村村志族譜

寶峯寺 寶峯寺
李門家譜由燕莊村村民李萬山通過拓寫老墳地的五個碑文,包括其中最重要的李氏發跡之人李長美的墓碑,同時由村內老人口述,整理了李氏三大户子孫後代的年序,經過多年記錄收集材料。經過李子慶和李萬山合作將材料加以整理補充,完成了手寫初稿。 [4] 

燕莊村物產美食

油炸糕:先蒸後炸,包餡有各式各樣的餡。春節、中秋等重大節日、婚喪嫁娶食用。 [8] 

燕莊村榮譽稱號

2017年8月26日,燕莊村被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公佈為改善農村人居環境保障基本示範村。 [10] 
2019年6月6日,燕莊村被住房和城鄉建設部等六部局公佈為第五批中國傳統村落。 [3] 
2021年1月27日,燕莊村被山西省民政廳列入2020年度山西省善治示範村名單。 [11] 

燕莊村旅遊信息

燕莊村交通

自駕去燕莊村,可從208國道行至022鄉道到達。 [12] 

燕莊村導覽

油炸糕 油炸糕
燕莊村的核心空間是老爺廟。寶峯寺原位於古村東側,是村莊門户和防禦建築。之後村莊建設逐漸向東發展,寶峯寺東有李家發跡之人建成的二進院落,是燕莊村重要的傳統建築。峪口北側制高點為燕莊村龍王廟,廟南為峪口引出的古河道。西側寶峯山山麓中建有燕莊村煙霞洞。 [2] 
參考資料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