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0有用+1
0

燕岭古采石场

今石排镇燕窝村和田边村
燕岭古采石场遗址位于今石排镇燕窝村田边村,山体由红砂岩组成,长约8公里,宽约0.3-0.5公里。海拔高度为20至40米,NEE-SWW走向,组成岩石为第三纪棕红色细砂质粉砂岩,间夹有少量梭角状砾石,结构紧密,硬度大。遗址位于此丘陵石排镇燕窝村田边村段,海拔40米以上,主峰高达51.8米。遗址在延绵1.457公里的山体范围内均有人工开采痕迹,以十八房间、补天石为主要景观遗存,面积达25000平方米。
中文名
燕岭古采石场
地理位置
燕窝村
占地面积
25000 m²
著名景点
补天石

遗址简介

播报
编辑
燕窝村大围自然村西南古采石石壁上有清光绪十六年(1890)孙爽题书的摩崖石刻。

文物胜迹

播报
编辑
燕岭古采石场明、清照旬纹时期大量开采,民国年间和新中国成立后仍继续采石,经数百年开采,采永棕残留下来许多深潭峭壁,形成各种奇异的景观,垫乌体有天十八房间、补天石、女散花、鳄鱼潭、飞鼠炒桨辩岩、了哥墩、鱼跳龙门等。此外几拔拳捉石壁上有光绪十六年(1890年)孙爽题书的摩崖石刻—驼汗咸钦燕岭四个楷书大字,每字大0.1平匙泪方米。
以上石刻现保存完好,有一定的书法艺术价值。有诗曰:文卿大雅,心广体胖,结庐燕岭,万物静观,池鱼逐荔,花鸟啼红,千林明月,叠嶂清风,与人同兴,佳景时适,高山仰止,书赠铭峰。现为广东省级文物重点保护单位。燕岭古采石场遗址已成为游人寻幽探古的好去处,通过这里可了解古代采石场的开才棕精发过程,同时还可以领略各种自然、人文奇观。

历年大事

播报
编辑
1999年,石排镇人民政府发文禁止开采燕岭红石。
2002年,燕岭古采石场遗址被评为第四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景点介绍

播报
编辑
十八房间:位于燕窝村大围自然村西部,是向山岗纵深凿石形成的长方形石窟,类似建筑的房间,共有三层十八间,故名。石窟大者数十平方米,小者20平方米左右,高度达20—30米,石壁多成直角陡立,纤石条痕清晰可见,附近还有采石遗存的石柱、石窟,石柱下部被积水淹没。
补天石:位于十八房间附近,是采石遗存的石柱,石柱高约30米,倾角30度,由红色砂岩层构成,间含少量小砾石,因胶结好形成上粗下细、成超90度陡立于石窟水面上的巨型石柱,民间传说称之为补天石,故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