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燕屬

鎖定
燕屬(Hirundo)在動物分類學上是脊索動物門(Chordata)、脊椎動物亞門(Vertebrata)、鳥綱(Aves)、雀形目(Passeriformes)、燕科(Hirundinidae)的一屬。世界有20種,中國有4種,其中以家燕和金腰燕等比較常見。
中文名
燕屬
拉丁學名
Hirundo
動物界
脊索動物門
亞    門
脊椎動物亞門
鳥綱
亞    綱
今鳥亞綱
雀形目
燕科
燕屬

燕屬形態特徵

燕屬 燕屬
該屬鳥類體小型,體長130~180毫米。翅尖長善飛,尾叉形。背羽大都輝藍黑色,因此,古時把它叫做玄鳥。嘴短弱,嘴裂寬,為典型食蟲鳥類的嘴型。腳短小而爪較強。 [1] 
編輯信息模塊

燕屬物種分類

  • 家燕Hirundo rustica
  • 赤胸燕Hirundo lucida
  • 安哥拉燕Hirundo angolensis
  • 洋斑燕Hirundo tahitica
  • 喜燕Hirundo neoxena
  • 白喉燕Hirundo albigularis
  • 紅額燕Hirundo aethiopica
  • 線尾燕Hirundo smithii
  • 白喉藍燕Hirundo nigrita
  • 斑翅燕Hirundo leucosoma
  • 白尾燕Hirundo megaensis
  • 珠胸燕Hirundo dimidiata
  • 藍燕Hirundo atrocaerulea
  • 剛果燕Hirundo nigrorufa

燕屬家燕

家燕前腰慄紅色,後胸有不整齊橫帶,腹部乳白色。家燕一般在4~7月繁殖,在農家屋檐下營巢。巢是把銜來的泥和草莖用唾液粘結而成,內鋪以細軟雜草、羽毛、破布等,還有—些青蒿葉。巢為皿狀。每年繁殖2窩,大多在5月至6月初和6月中旬至7月初。每窩產卵4~6枚。第二窩少些,為2~5枚。卵乳白色。雌雄共同孵卵。14~15天幼鳥出殼,親鳥共同飼餵。雛鳥約20天出飛,再喂5~6天,就可自己取食。食物均為昆蟲。家燕是典型的遷徙鳥。繁殖結束後,幼鳥仍跟隨成鳥活動,並逐漸集成大羣,在第一次寒潮到來前南遷越冬。該物種已被《國家保護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經濟、科學研究價值的陸生野生動物名錄》。 [2] 

燕屬金腰燕

金腰燕體形似家燕,但稍大些。體黑色,具有輝藍色光澤,腰部慄黃,非常明顯奪目,頰部棕色,下體棕白色,有細小黑紋,易與家燕相區別。尾甚長,為深凹形。習性亦與家燕相似,但大都棲息於海拔較高的山地村落間。有時和家燕混飛在一起,飛行卻不如家燕迅速,常常停翔在高空,鳴聲較家燕稍響亮。巢多呈長頸瓶狀,築巢精巧,我國民間自古稱之為巧燕。以昆蟲為食。4~9月繁殖,用泥丸混以草莖築瓶狀巢於建築物隱蔽處,每年可繁殖2次,每窩產卵4~6枚,卵近白色,具黑棕色斑點。卵的大小及重量與家燕相同。通常卵產齊後才孵卵,孵化期約17天,在巢期26~28天。該物種已被列入國家林業局2000年8月1日發佈的《國家保護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經濟、科學研究價值的陸生野生動物名錄》。 [3] 

燕屬洋斑燕

洋斑燕(Hirundo tahitica)體型略小。上體鋼藍色,前額栗色。與家燕的區別在下體污白,尾不如其長且無延長,無深藍色胸帶,體型略小,外觀也不如家燕漂亮。通常成鬆散小羣,獨立在水上盤旋或低低滑翔。巢呈杯形,由泥團黏附於屋檐下或橋下或探出的巖崖下。巢為邊緣敞口型。分佈於印度南部、東南亞的菲律賓、馬來半島及巽他羣島,以及新幾內亞島及塔希提島,常見留鳥於中國台灣島、蘭嶼島、火燒島以及南海諸島的開闊區域。多生活於島嶼或山腳坡地、草坪、也圍繞樹林附近有廊廓的平房、高大建築物、工廠飛翔、棲息於空曠地區的樹上。該物種已被列入國家林業局發佈的《國家保護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經濟、科學研究價值的陸生野生動物名錄》。 [4] 

燕屬斑腰燕

斑腰燕(Hirundo striolata)體長20釐米。胸具縱紋,腰紅色,上體鋼藍色,下體污白而具黑色縱紋,尾深分叉。野外易與金腰燕混淆。虹膜褐色;嘴黑色;腳深褐色。叫聲:通常無聲,但有時發出響亮的chew-chew聲或震顫音schwirrr。生活習性上似其他燕,但更喜近耕作區的低地。成對或結小羣活動,飛行時振翼較緩慢且比其他燕更喜高空翱翔。杯形巢由泥團黏附於屋檐或懸崖,有管道狀入口。分佈於印度東北部、東南亞的菲律賓、爪哇、巴厘島及小巽他羣島。在我國見於雲南、台灣等地。一般常見於海拔1500米。該物種已被列入2000年8月1日發佈的《國家保護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經濟、科學研究價值的陸生野生動物名錄》。 [5]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