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燕坊村

(江西省吉水縣金灘鎮下轄行政村)

鎖定
燕坊村,江西省吉水縣金灘鎮下轄行政村,位於金灘鎮南偏西7千米的山坡上,佔地面積約1平方千米,始建於南宋中期,村中以鄢姓為主,還有王、饒、劉、夏、江、肖、黃、郭等姓。 [1] 
燕坊村現存明清建築160餘處,包括宗祠、學堂、牌坊、民宅、古墓等建築,村後古樟、古楓和村前古井、古池塘與古村融為一體。 [3]  燕坊古民居羣是典型的贛派建築 [21]  規劃整齊,佈局合理,整個村落處於護村牆 、護村河的環抱之中,各巷道均為青石板、紅石板或鵝卵石鋪成,屋內描金繪鳳,精雕細刻,字畫滿堂。內部結構和外觀風貌,均折射出明清時期建築的特色古韻。 [4] 
2012年12月17日,燕坊村被中華人民共和國住房和城鄉建設部、中華人民共和國文化部、中華人民共和國財政部公佈為第一批中國傳統村落。 [5] 
中文名
燕坊村
村落屬性
行政村
所屬政區
江西省吉水縣金灘鎮
村域面積
約1平方千米
形成年代
南宋
主要產業
水稻種植、旅遊
主要景點
水木清華門坊、三槐第
保護級別
第一批中國傳統村落
批准單位
住房城鄉建設部、文化部、財政部
批准時間
2012年12月17日

燕坊村村落歷史

燕坊村古樟樹林 燕坊村古樟樹林
南宋中期,鄢蒼然從吉水縣的渡頭村遷入,建立燕坊村。 [6] 
元代中期,白水鄉的王氏也遷入燕坊村,並於元代晚期建立王氏宗祠“三槐第”。 [6] 
明代,燕坊村進入了發展的黃金期,商業的發展帶動了村落的公共事業,村民開始建祠辦學、修橋鋪路、疏通水系,村落的結構發生了變化,規劃變的嚴整,燕坊村成為了規模龐大的村落。萬曆十七年(1589年),燕坊村人口有276户。 [6] 
清代初期,由於戰爭及政治因素,燕坊村的人口和經濟都遭受了嚴重的損失。順治十二年(1655年),燕坊村人口鋭減至103户。 [6]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鄢坊”改名為“燕坊”。 [19]  2009年,燕坊村開始搞古村旅遊開發。

燕坊村地理環境

燕坊村位置境域

燕坊村位於吉安市吉水縣金灘鎮境內,坐落在贛江支流金溪北側的坡地上,距金溪約370米,距贛江西岸約3.5千米,距吉安市區約11.4千米,距吉水縣城約10千米,村落主體面積南北長約500米,東西寬約425米; [6]  村域面積約1平方千米。 [2] 

燕坊村地形地貌

燕坊村坐落於贛江西側、金溪北側的後龍山,北面是起伏的紅色丘陵,錯落有致,南面是一片視線開闊的平原沃野,東西兩側是逐漸趨緩的山谷,燕坊村所在的高地如楔子般插入南部的平原,村落恰建基於後龍山東南方向地形趨緩、與南面平原交接之處。 [6] 

燕坊村水文

燕坊村南側的平原中有一條金溪,距離古村約400米,發源自西面的羣山之中,往東蜿蜒匯入贛江 [6] 

燕坊村村落特色

燕坊村空間佈局

航拍燕坊村 航拍燕坊村
燕坊整個村莊呈帶形,南北約長2千米,東西約長1千米。後龍山的古樟樹林順南北方向從村頭延伸到村尾,足有千棵。村中有百餘畝果園,分佈在村中各處,鬱鬱葱葱,整個村莊掩隱在翠綠叢中。 [19] 
燕坊村主要包括祠堂、學舍、古民居、牌坊等建築類型,分佈於南、北、中三大聚居區中,北部鄢氏饒氏聚居區有鄢氏宗祠一本堂和中本堂,饒氏宗祠開遠堂,以及復初書院、州司馬第和大片的鄢、饒氏古民居;南部有王氏宗祠三槐第,周邊也都是王氏古民居;中部為混合聚居區,沒有宗祠,建築多為經商致富的族人所建,包括大夫第、資政第、“二十棟大院”等,二十棟大院是由若干個規模大小完全相同的中小型民居組合而成羣落式民居,佈局規整,具有很強的獨立性。 [6] 

燕坊村建築特點

燕坊村掠影 燕坊村掠影
燕坊村民居多為一層磚木宅院,建築內多有閣院,外有青磚灰瓦馬頭牆,兩側附側屋庭院,庭院天井多植樹木花草;從整體來看,建築具有明顯贛式民居建築風格的斗拱設計、地基、彩繪照壁和硬山式屋頂,明代民居大門多設在左側面,而清代民居大門居中;古建與中原地區古建築風格相似,反映了中原地區先民遷徙所帶來的建築特徵。其中代表性的宅院為大夫第、州司馬第、二十棟大院、麟鳳院、三槐第等,宅院門樓為“水木清華”“字水瀠洄”“建陽世家”等牌坊。燕坊每棟建築物上木刻有山水、人物、花鳥、蟲魚、八卦、樓台亭閣、楹聯,內有香案、太師椅、八仙桌、鎏金牀、傢俱等保留完好,具有較高的藝術欣賞和歷史研究價值。 [7] 
燕坊村古建築羣內部結構和外觀風貌,均折射出明清時期建築的特色古韻。 [8] 

燕坊村經濟社會

燕坊村人口

燕坊村有150餘户,700餘人。村中除鄢姓之外,還有王、饒、劉、夏、江、肖、黃、郭等姓。 [19] 

燕坊村經濟

燕坊村村民以種植水稻、從事雞鴨鵝和魚養殖為主。燕坊村在家務農的人口中,有60%直接或間接從事旅遊業。 [9] 
2011年1日至6日國慶長假,燕坊村接待遊客5000多人。 [9] 

燕坊村主要景點

燕坊村景觀建築

  • 鄢寶清古民宅
大夫第 大夫第
鄢寶清古民宅,又名大夫第,建於清道光年間(1821年—1850年),面寬16.6米,進深12.7米,建築面積413.1平方米,院子大門開在左邊,門額“大夫第”三字楷書,遒勁有力。其最大的特色為頂部的蓮花座砌法,頗具佛教特色。大夫第大門較窄,門外是長長的巷道和池塘。院的右側為邊門,門上方寫有“視履”二字,上部以鏤空的方式懸雕門神、龍頭、蓮花等圖案,下半部用竹線條橫豎拼湊出壽字圖、喜字圖。正房大門開在中軸線上,門上繪有描金彩繪的門神。廳堂為大開間,兩邊廂房的八扇窗花。環滌板裝飾內容有人物故事,春夏秋冬、福祿壽喜等吉祥圖案,樑上鬥枋間雀替為鰲魚,寓意“獨佔鰲頭”,一對精巧的燈籠掛於廳的兩邊,廳的上方是楠木長方形香案,香案前設八仙桌和太師椅、茶几等。 [13] 
2018年3月9日,鄢寶清古民宅被江西省人民政府公佈為第六批江西省文物保護單位。
  • 州司馬第
州司馬第 州司馬第
州司馬第,位於燕坊村北部,建於清代中期,為磚木結構,青磚灰瓦,佔地面積500多平方米。州司馬第左有書房,前為丫鬟住房,後為高牆大院。院內設有花園,有花有果,有碾米房、衞生間及養豬養鳥的設施。窗欞上的蝙蝠對着門,意指“福氣盈門”。蝙蝠是倒刻的,意為“福到”;如若刻在後壁,則寓意“必有後福”。上廳堂鎏金的蘭花、荷花、菊花、梅花、蝙蝠、鹿、獸、喜鵲,分別寓意春、夏、秋、冬、福、祿、壽、喜。 [18] 
2018年3月9日,州司馬第被江西省人民政府公佈為第六批江西省文物保護單位。 [20] 
  • 二十棟大院
二十棟大院 二十棟大院
二十棟大院,位於燕坊村東,院內建有二十棟單體建築,分三排橫式排列,總長120米,寬65米,總面積7800平方米,二十棟房子整齊劃一,建築風格一致,青磚灰瓦,垛子牆高聳,典型的廬陵建築風格。其中巷道橫寬縱狹,卵石鋪地,台階及下水道皆由紅石砌築,做工精細。院牆高大,設透窗通風,院門設在左邊,有高大牌坊相襯。左右各設邊門,大院只有三個門進出,大門和兩側門一關,院內自成體系。 [10] 
  • 水木清華門坊
水木清華門坊,位於燕坊村南,磚石結構,豎屏式,白色填地,面寬9米,通高8米,為庭院牌坊。紅石門楣上浮、透雕人物故事、花卉圖案,門樑上或雕塑或彩繪各種人物和花卉圖案,坊正中紅石上淺刻“水木清華”四字陽文。四根圓磚柱上淺陽刻的對聯已無法辨認。 [11] 
  • 三槐第
三槐第,位於燕坊村南,即王氏宗祠永敬堂,凡有“三槐第”字樣均為王姓,故為王姓祠堂。始建於宋末,現存建築為清初重修。磚木結構,平檐有垛,懸山頂,單層,兩井三門三進,面寬21.5米,進深53.4米,面積1148.1平方米。 [12] 

燕坊村自然景觀

燕坊村處處可以看到成片粗壯的樟樹,由北向南圍繞燕坊一圈,綿延數千米形成了燕坊的天然屏障。 [1] 

燕坊村歷史文化

燕坊村地名由來

燕坊村開基祖為鄢蒼然,原以燕為姓,後功封鄢陵候改姓鄢氏,由於鄢燕同音,故燕坊村又叫鄢家坊。 [6] 

燕坊村傳統民俗

燕坊村毗鄰贛江,每至端午佳節,都會舉行獨具本地特色的龍舟賽事,全村老少歡聚江邊觀看,端午節賽龍舟的習俗一直延續至今;春節祠堂祭祖、中秋繞塔,在外的宗親全部回村參與,為祈求來年好運,亦為宗親團聚團圓;村中武術風氣盛行,如特色打板凳、南拳,是村民強身健體、健康養生的方式之一。 [7] 
燕坊村有吃全牛宴、剪紙、打板凳、唱三角班等民俗文化活動傳統。 [14] 
2007年10月,燕坊村舉辦第一屆“燕坊古村旅遊文化節”。 [15] 

燕坊村榮譽稱號

2003年7月初,燕坊村被評為省級歷史文化名村。 [1] 
2007年,燕坊村被評為國家級歷史文化名村。 [1] 
2016年,燕坊村榮評國家4A級旅遊景區。 [1] 
2012年12月17日,燕坊村被中華人民共和國住房和城鄉建設部、中華人民共和國文化部、中華人民共和國財政部公佈為第一批中國傳統村落。 [5] 
2021年11月12日,燕坊村入選農業農村部辦公廳公佈的2010-2017年中國美麗休閒鄉村監測合格名單。 [17] 

燕坊村旅遊信息

  • 交通
自駕線路
1、吉安市—井岡山大道—金樟大道—燕坊古村(主入口)。
2、吉水—吉陽大橋—燕坊古村。
3、南昌—昌樟高速—贛粵高速—吉安市(北)/長塘—井岡山大道— 金樟大道—燕坊古村。
4、贛州—廈蓉高速—大廣高速—樟吉高速—井岡山大道—吉安市(北)/長塘—井岡山大道—金樟大道—燕坊古村。 [2] 
公交線路
1、吉安市區乘吉安公交211路至落虎嶺終點站,下車後可選擇步行(約20分鐘)。 [16] 
2、吉安火車站乘公交2、6路至人民廣場換乘211路至落虎嶺終點站,下車後可選擇步行(約20分鐘)。
3、吉水縣城乘公交5路至燕坊古村。 [2] 
4、吉安市區乘102路旅遊觀光公交東北環線(簡稱遊2線)直達景區。
參考資料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