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燕下都遺址

鎖定
燕下都遺址(Remains of Secondary Capital of Yan),位於河北省保定市易縣城東南,西距太行山5千米。是戰國中晚期燕國都城遺址,也是戰國都城中面積最大的一座。 [5] 
燕下都遺址其城址呈長方形,東西長約8千米,南北寬達4千米,中部有一道隔牆,將城分為東、西二城。東城分為宮殿區、手工業作坊區、居民區、墓葬區、古河道區五個部分,西城為一防禦性的附城。 [5]  燕下都遺址的發現和研究極大地豐富了燕文化的內容。遺址規模宏大,保存較好,且有豐富的物質文化遺存,為研究中國東周時期的都城形制、社會經濟、政治、軍事、文化及人們的社會意識、社會風貌,以及中原文化與北方文化的交流與融合提供了絕佳的研究資料。燕下都遺址還反映出戰國時期城市的規劃理念和建築技術的完美結合,從出土的建築構件顯示出當年燕國的建築技術和施工組織水平。燕下都遺址核心區周圍分佈着許多兵器、鑄鐵、制玉、燒陶遺址,表明當時燕都經濟文化的繁盛,對研究中國戰國時期考古學文化,特別是研究燕國考古學文化及與其他考古學文化的相互關係等具有極為重要的學術價值。 [6]  [13] 
1961年3月4日,燕下都遺址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佈為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4]  2021年10月18日,燕下都遺址被國家文物局列入全國“百年百大考古發現”。 [1] 
中文名
燕下都遺址
外文名
Remains of Secondary Capital of Yan
地理位置
河北省易縣城東南,西距太行山5千米
所處時代
戰國時期
佔地面積
32 km²
保護級別
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公佈單位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
編    號
1-150-005-015

燕下都遺址歷史沿革

周武王滅商後,封召公於北燕,此後都於薊,即燕上都,後遷於此,為燕下都。該城繁榮時間主要在燕昭王(前311~前279年)時。
秦始皇二十五年(前222年),秦滅燕,下都廢棄。
從19世紀末,燕下都遺址即引起學者們的注意。
民國十九年(1930年),以馬衡為首的燕下都考古團對老姆台進行了發掘。
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後,又進行了多次調查、勘探和發掘。 [5]  [9] 

燕下都遺址遺址格局

燕下都遺址綜述

燕下都位於北易水和中易水之間,略呈不規則長方形,東西約8千米,南北約4~6千米。中部有運糧河縱貫南北,河東側一道隔牆,將城分為東西兩城。運糧河以西稱西城,是為加強東城的安全而設的防禦附城;運糧河以東稱東城,是當時人們聚居和生活的中心。南北有古河道和城壕溝通兩易水。東城可分為宮殿區、手工業作坊區、市民居住區、古墓葬和古河道五大部分。 [8]  [9]  [12] 
燕下都遺址平面圖 燕下都遺址平面圖

燕下都遺址城牆

城牆遺址 城牆遺址
燕下都故城呈長方形,東西長約8千米,南北寬約4-6千米,總面積約40平方千米,中部有條縱貫南北的古河道,相傳為運糧河。河東岸有一道與河道平行的城牆,把燕下都分成東西兩城,東城平面近似方城,在中間偏北處,有一道東西向的隔牆把東城又分成南北兩部分。
東城和西城由一道厚厚的牆和人工開鑿的運土城牆,牆基寬約40米,周長約18千米,中部偏北還有一道東西橫亙的隔牆,將宮城分為兩部分。牆基寬約20米,全長4460米。西城即郭城,由北、西、南三道城牆及運糧河組成,西牆較直,北牆有拐彎,在西鬥村西、村北和村東幾經拐折,形成一個復鬥形,南牆由燕子村西折向南,涉易水至龍灣頭村西口復東行,與運糧河西岸相接,城牆基寬40米。三面城牆全長14千米。 [8]  [9] 

燕下都遺址宮殿區

武陽台 武陽台
宮殿區在城址東北部,由三組建築羣組成。這種在地平面上用夯土技術建立起高度不同、體積不同的高台,再在高台上建造宮殿,高低錯落,巍峨壯觀。此種建築式樣在戰國青銅紋飾上多次出現。燕下都的夯土台,高大而且數量多。城內外已探明的高台有50多個,以武陽台為中心,東北有“小平台”,東南有“路家台”,西南有“老爺廟台”。與宮殿區相關的還有“武陽台”、“望景台”、“黃金台”、“老姆台”,建在一條中軸線上,其中“老姆台”建在都城外。 [8]  [9] 
  • 武陽台
武陽台,坐落在宮殿區中心,東西最長處140米,南北最寬處110米,在燕下都夯土建築基址中,規模最為宏大。這種建築形式直至漢代仍很流行。 [8]  [9] 

燕下都遺址手工業作坊區

手工業作坊區圍繞宮殿區,分佈在由西北到東南的弧線上,包括制兵器、冶鐵、鑄幣、制玉、骨器和陶器等行業。 [8]  [9] 

燕下都遺址居住區

居住區在東城的西南、中、東和東北各部。作坊和居住遺址發現了三十餘處。 [8]  [9] 

燕下都遺址墓葬區

墓葬區設在西城和東城西北角,東城有“九女台”和“虛糧冢”兩個墓區。西城有辛莊頭墓區,共計三十三座。這些墓皆有高大封土,屬王侯墓。東城南牆外是貧民墓和“景觀遺址”(即叢葬墓)。 [8]  [9] 
墓葬區 墓葬區

燕下都遺址古河道和城壕

古河道和城壕有五條,可見當時城內河網交織。保障了城的安全、交通和排水的便利。 [8]  [9] 

燕下都遺址文物遺存

  • 綜述
經過將近百年時間持續考古,燕下都遺址中出土了許多戰國鐵農具、青銅兵器、夾雲母紅陶器等。在宮殿台基周圍發現了大量陶質泄水管道和瓦當。瓦當皆半圓形,以饕餮紋和山雲紋為多。
燕下都遺址文物遺存十分豐富,從民國初年開始,出土文物十萬餘件。齊侯四器、銅龍等珍貴文物引起了國際轟動。新中國成立後出土的戰國銅人和大銅鋪首銜環被專家定為國寶。這些文物以其很高的歷史、科學、藝術價值,填補了多項歷史空白。城南叢葬墓羣,是中國唯一的人頭叢葬墓,並排着14座人頭坑,每個坑清理出人頭2000多個,上下疊壓,千奇百怪。 [8] 
  • 透雕龍鳳紋銅鋪首
青銅立鳳蟠龍紋鋪首 青銅立鳳蟠龍紋鋪首
透雕龍鳳紋銅鋪首(宮門上的裝飾品),1966年,燕下都遺址老姆台出土,長74.5釐米,重22公斤。作獸面銜環狀。獸面為卷眉,凸目,捲雲鼻,飛卷的鬍鬚間露出獠牙,口銜八稜形環。獸額上站立花冠尖喙、展翅欲飛的鳳鳥。兩條長蛇纏繞鳳鳥雙翅,曲頸回首奮力掙扎。鋪首兩側各有一條攀龍。龍頭、鳳首和蛇頸均為圓雕,通身雕細密的羽紋和捲雲紋。器形巨大,紋飾華麗,形象生動,具有極強的藝術感染力。系燕國代表性器物,已被用作新館大廳環境裝飾。現藏河北博物院。 [7]  [10] 
  • 鐵胄
鐵胄 鐵胄
鐵胄由69片札葉綴連而成,高31.4釐米、口徑25.2釐米。胄頂部為直徑10.5釐米的圓弧頂,正中有一圓穿,近邊緣處有穿兩週,外周有圓穿14個,兩穿相距1釐米。內周有圓穿7個,兩穿相距2.5釐米。胄頂部第一層,用札葉14片,札葉呈略外鼓的弧狀,呈圓角梯形,上部一穿與胄頂外週一穿相綴穿,左右兩側及下部各有兩個圓穿以便與左右和下層札葉綴穿,遮檐在第二層護額札葉中間,內檐上折,中間和兩側各有兩個圓穿,和護額的3片札葉相綴連。護頜兩側的兩片札葉呈倒“凸”字形,其餘為圓角長方形。札葉的上下、左右均有兩個圓穿,護頜兩側的兩片札葉為委角長方形外,其餘作圓角長方形。護頜兩片札葉的下部有4個圓穿,其餘札葉的上下、左右亦都有2個圓穿,正面的兩片札葉較大。上部有4個圓穿,上部和左右兩側均有2個圓穿,下端無穿,所有札葉均呈向外撇的直角梯形。該鐵胄的出土為研究戰國時期鐵胄的結構提供了新資料。 [11] 
  • 叢葬坑遺物
1965年,在武陽台附近發掘了一個叢葬坑,墓中出土文物1480件,其中鐵製兵器,如劍、矛、戟以及鐵盔、鐵甲散片佔絕大多數。經過對其中劍、矛、戟等7種9件兵器的分析,其中6件為純鐵或鋼製品,3件為經過柔化處理或未經處理的生鐵製品。這説明,在戰國晚期,中國就能製造高碳鋼,並懂得了淬火技術。燕下都淬火鋼劍的發現,比《漢書》記載的王褒上漢宣帝書中的“清火淬其鋒”的時間提早了兩個世紀。 [5] 

燕下都遺址文物價值

燕下都距今已有兩千餘年,現在地面上可見城牆、台基和墓葬封土,是一處反映戰國時期城市發展的代表性城址。
燕下都遺址是中國現存較完整、文化遺存極為豐富的大型戰國都城遺址。燕下都遺址的發現和研究極大地豐富了燕文化的內容。遺址規模宏大,保存較好,且有豐富的物質文化遺存,為研究中國東周時期的都城形制、社會經濟、政治、軍事、文化及人們的社會意識、社會風貌,以及中原文化與北方文化的交流與融合提供了絕佳的研究資料。燕下都遺址還反映出戰國時期城市的規劃理念和建築技術的完美結合,從出土的建築構件顯示出當年燕國的建築技術和施工組織水平。
燕下都遺址出土遺物、遺存數量多,極為豐富多樣,城市核心區周圍分佈着許多兵器、鑄鐵、制玉、燒陶遺址,表明當時燕都經濟文化的繁盛,對研究中國戰國時期考古學文化,特別是研究燕國考古學文化及與其他考古學文化的相互關係等具有極為重要的學術價值。 [5-6] 

燕下都遺址遺址保護

文保碑 文保碑
1961年3月4日,燕下都遺址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佈為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4] 
2001年3月,燕下都遺址被評為“中國20世紀100項考古大發現”之一,同年,中國國家文物局又將其列入百項重大遺址保護項目。
2021年10月12日,燕下都遺址入選國家文物局《大遺址保護利用“十四五”專項規劃》“十四五”時期大遺址”名單。 [2] 
2021年10月18日,燕下都遺址被國家文物局列入全國“百年百大考古發現”。 [1] 
2023年8月,河北省易縣文化廣電和旅遊局組織相關單位在燕下都文物保管所試飛自動巡檢無人機,滿足燕下都遺址定點範圍內的精細巡檢需求,檢查各文物點的保存狀況,確保燕下都遺址巡查覆蓋全面化。 [3] 

燕下都遺址歷史文化

燕下都建於公元前4世紀,約戰國中期,為燕昭王時所建,已有兩千多年的歷史。《史記·燕世家》記載,周武王滅商紂以後,封召公於燕,位於北京及河北中、北部。燕國的都城在“薊”,稱上都,在北京一帶。到了戰國時代,北方的燕國強盛起來,爭霸中原,號稱七雄之一。燕國為了應付南方各國,在河北易縣建立了一軍事重鎮,稱為“下都”。它界於北易水和中易水之間。西依太行山,南臨易水,東部迤連於河北平原,地勢險要,居高臨下,便於防守。 [6]  [9] 

燕下都遺址旅遊信息

  • 地址
燕下都遺址位於河北省易縣城東南,西距太行山5千米
  • 開放時間
08:30-17:00
  • 交通
易縣汽車站乘坐981路到石莊站下車,步行五公里即可到達(燕下都遺址目前為郊野遺址,暫未有直達公共交通)
參考資料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