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燒製陶器

鎖定
陶器是指以粘土為胎,經過手捏、輪制、模塑等方法加工成型後,在1000-1200度左右的高温下焙燒而成的物品,陶藝的製作工藝按順序可分為原料加工(包括配泥和配釉)、泥坯塑制 、賦釉及煅燒四大工序,在中國陶器的產生距今已有11700多年的悠久歷史。
中文名
燒製陶器
外文名
shape the piece at a high heat
定    義
製作陶器的一種工藝

燒製陶器簡介

燒製陶器的關鍵因素是:泥、釉、火。為什麼有些陶器會莫名其妙的出現裂紋呢?為什麼有時甚至會掉皮(釉)呢?這不外是在一定温度條件下泥和釉的收縮係數(又稱膨脹係數)不相一致的結果。有時人們亦會對這種缺陷特意加以利用,傳統的開片釉(碧裂)及現代陶藝的一些肌理追求就是利用釉和泥收縮係數不相一致的原理配製出來的。

燒製陶器製陶工藝的發展

燒製陶器總述

古代和現代的工藝都大同小異.
陶器是指以粘土為胎,經過手捏、輪制、模塑等方法加工成型後,在1000-1200度左右的高温下焙燒而成的物品,品種有灰陶、紅陶、白陶、彩陶和黑陶等。具有濃厚的生活氣息和獨特的藝術風格。早在商代,就已出現釉陶和初具瓷器性質的硬釉陶。陶器的表現內容多種多樣,動物、樓閣以及日常生活用器無不涉及。陶器的發明是人類文明的重要進程--是人類第一次利用天然物,按照自己的意志創造出來的一種嶄新的東西。從河北省陽原縣泥河灣地區發現的舊石器時代晚期的陶片來看,在中國陶器的產生距今已有11700多年的悠久歷史。
陶器是用泥巴(粘土)成型晾乾後,用火燒出來的,是泥與火的結晶。我們的祖先對粘土的認識是由來已久的,早在原始社會的生活中,祖先們是處處離不開粘土,他們發現被水浸濕後的粘土有粘性和可塑性,曬乾後變得堅硬起來。對於火的利用和認識歷史也是非常遠久的,大約在205萬年至70萬年前的元謀人時代,就開始用火了。先民們在漫長的原始生活中,發現曬乾的泥巴被火燒之後,變得更加結實、堅硬,而且可以防水,於是陶器就隨之而產生了。陶器的發明,它揭開了人類利用自然、改造自然、與自然做鬥爭的新的一頁,具有重大的歷史意義,是人類生產發展史上的一個里程碑。

燒製陶器考古發現

根據考古發掘材料及其研究,我國陶器的發明和應用,已有近萬年的歷史。在黃河流域和長江流域許多新石器時代的遺址中,都出土了大量的陶器,其中江西萬年仙人洞遺址和廣西桂林甑皮巖遺址出土了8千多年的陶器。我國古代製陶工藝首先是原料的選擇和加工。所需原料要選擇含鐵量高、粘性適度、可塑性強的粘土,一般還要在粘土中加羼和料(石英、長石、砂石粉末、草木灰、碎陶片末等),目的是增強陶土的成型性能和成品的耐熱急變性能,提高成品率。原料配製以後,須進行粉碎,以減少其中的顆粒度,使坯泥細膩。捏練和陳腐是原料加工的最後工序,以增強坯泥的可塑性。二是坯體的成型和修飾。成型方法主要有手製法和輪製法兩種,手製陶器最常見的是泥條盤築法。先將泥坯搓捏成泥條,由底部螺旋向上盤繞,直至口沿,用手和木拍裏外抹平,便製成了各種器型。小型陶器則可用手直接捏塑而成。某些特殊的器形(如鬲)往往採用局部模製的方法。輪製法是將泥料放在快速轉動的陶車上,兩手隨着輪盤的轉動,塑拉出器形。再經打磨修飾,便成為待燒的坯體。坯體晾乾後,才能入窯焙燒。如制彩陶,需在焙燒前先上彩繪。
入窯焙燒是製陶器的關鍵工序,燒成温度一般為1000~1200℃。最初人們可能在平地上堆放柴草,將坯體放在其上點火燒製,這種方法由於火力不集中達不到一定温度,致使所燒陶器質量差,成品率低。後來人們便發明了陶窯,根據考古發掘資料,新石器時代的陶窯主要有橫穴式窯和豎穴式窯兩種。橫穴式窯較典型,它由火口、火膛、火道、窯室和窯箅組成,窯室呈圓形,底上有窯箅,箅上有許多火孔,由火膛進入的火焰,經火道和火孔到達窯室。豎穴窯的窯室在火膛之上,火膛是口小底大的袋狀坑,有多股垂直的火道通向窯室。橫穴式窯和豎穴式窯在陝西半坡、河南陝縣廟底溝、安陽范家莊、河北邯鄲澗溝等仰韶文化和龍山文化遺址中都有發現。
新石器時代陶器種類很多,有灰陶、紅陶、彩陶、黑陶、白陶、釉陶等。陶器之所以呈現出不同的顏色,主要是因製陶原料中含有呈色元素和燒窯後期人們能夠改變、控制火焰的性質所致。灰陶是在燒窯後期,採用還原焰,使製陶原料中鐵的氧化物大部分轉化為二價鐵,在這種情況下,燒成的陶器呈灰色或灰黑色。灰陶是人們日用陶器中最多的一種,質地較疏鬆、粗糙。紅陶是在氧化焰氣氛中燒成的,質地較堅硬細緻。彩陶是新石器時代文化遺存中最精美的陶器,仰韶文化的彩陶堪稱其代表作。彩陶花紋是陶坯未入窯焙燒前,用鐵、錳等顏料在坯體上繪畫紋飾,入窯後用氧化焰燒成。彩繪牢固地結合在器物表面,不易脱落。彩陶上的紋飾有變化多端的植物紋、形態各異的動物紋和幾何形紋飾等。常見的器皿有飲食器、貯藏器和吸水器。如缽、碗、盆、盤、杯、罐、瓶等。西安半坡遺址出土的人面魚紋彩陶盆,製作精美,紋飾帶有濃厚的生活情趣。青海出土的舞蹈紋彩陶盆,生動地描繪了五人一組的集體舞場面,堪稱彩陶精品。還有一種彩陶是在陶器燒成後進行彩繪的,稱“燒後彩繪陶”,彩色易剝落。秦始皇陵兵馬俑即為彩繪陶。黑陶是在焙燒時,前期採用氧化焰,燒窯快結束時用濃煙薰翳(這時火焰是還原焰),經短時間滲透,便呈現黑色。燒成温度在1000℃左右。有的黑陶表面烏黑髮亮,胎體薄如蛋殼。白陶是用高嶺土燒成的白色陶器,胎質細膩堅硬,燒成温度在1000℃左右。在我國江南地區和東南沿海一帶,還出土了獨具特色的印紋硬陶,此後,人們還創燒了表面施釉的陶器,稱釉陶。常見的有兩種,一是胎呈灰色,胎質堅硬,器錶帶有灰色透明青釉,燒成温度達1200℃的釉陶。其物理性能已接近瓷器,原料為高嶺土,吸水率很低,火候1200℃,叩之有金屬聲。因此稱這種釉陶為原始青瓷。另一種是胎呈紅色,表面施綠、黃、黃褐色的低温釉,釉料中有鉛作助熔劑,因之稱鉛釉陶器。在西漢晚期已經出現。唐三彩便是低温釉陶。
古代人類大多依山傍水而居,他們需要尋找貯水、汲水、貯存和蒸煮食物的器具。從技術上來講,很早就知道土壤加水就具有可塑性,加上用火的豐富經驗這些都是製作陶器的準備條件。另一個條件就是要“定居”。因為陶器不易攜帶,既笨重又容易破損。當然,陶器的生產又促使定居生活逐漸鞏固下來。
有人推測,古人為了使枝條編制的器皿耐火和密緻無縫而塗上黏土,經過火燒之後,黏土部分很堅硬,進而發現成型的黏土不要內部容器也可以燒製成器,這可能是最原始的陶器。也有人認為,古人是偶然發現用手捏成的器物經火燒之後變得結實了,而且不怕水,因此而發現了陶器。 我國已發現距今約10000年新石器時代早期的殘陶片。河北徐水縣南莊頭遺址發現的陶器碎片經鑑定為10800~9700年的遺物。此外,在江西萬年縣、廣西桂林甑皮巖、廣東英德縣青塘等地也發現了距今10000~7000年的陶器碎片。
我國已發現新石器時代早期的殘陶片,質地粗糙,厚薄不等,摻雜有大小不等的石英粒,質松易碎。用以燒製這些陶器的原料都是就地取土。根據這些陶片中存在的礦物,以及測量少數陶片的燒成温度,可以確定這些陶器的燒成温度大致在700°C。在這些遺址中沒有發現窯爐遺蹟,可以推斷是平地堆燒的。器型都是用盤築或手工捏成型的罐、缽之類的小型陶器。雖然這些陶器原料粗糙、造型簡單、燒成温度低,但這畢竟是人類利用化學變化製造器物的嘗試,它大大地改進了原始人的生活質量。
距今5、6千年的仰韶文化時期的陶器以紅陶為主,灰陶、黑陶次之。當時處於新石器時代的母系氏族社會。從出土的文物來看,當時的製陶業以比較發達,已發掘的陶窯遺址大部分在村落附近,表明為部落集體所有。燒製陶器的黏土是經選擇具有一定塑性的黏土。陶器基本上是手製成型,也有部分小型器件採用模製。到了仰韶後期開始出現慢輪修整。普遍使用陶窯燒製陶器。在陶窯中陶器不再直接在火焰上燒烤,火力也比較均勻,減少了陶器的龜裂和變形。這是一個相當大的進步。最能反映當時製陶水平的是細泥彩陶。它表面呈紅色,裏表磨光,且造型獨特,可見當時的製陶工藝已達到相當成熟的階段。此外這些陶器上還繪有生動逼真美麗的圖案,這充分表現了繪畫者的想象力和創造才能,這些都為我們提供了了解原始社會先民生活和生產的可靠信息。
一萬年前,原始窯燒製時,由於陶坯與大量空氣接觸燒成的陶器為紅色,成為紅陶。
七千年前,在陶坯表面用紅、白、黑等繪紋形圖案,入窯燒製後花紋附着於器物表面,稱彩陶(圖)。
龍山文化時期的陶器以灰陶為主,製陶工藝的珍品是黑陶這種陶器器壁薄如蛋殼而堅硬厚度僅1—3毫米,表面漆黑有光。燒製這種陶器的關鍵工藝是在燒成後期,用泥封窯頂,同時滲水入窯,煙燻滲碳。
相當於中原龍山文化後期,在江南和東南沿海一帶出現一種印紋硬陶,稱為印紋陶文化。由於原料中酸性氧化物相對增加,因此燒成温度達1100°C。到了商代印紋硬陶開始大量生產,它吸水率外型美觀、堅硬耐用,成為深受歡迎的陶器品種。 [1] 

燒製陶器製作順序

從配泥、成型、配釉及煅燒四方面加以介紹。

燒製陶器配泥

配泥的目的,一方面是為了清除雜質,另一方面是把產地來源不同,成型和煅燒性能不同的土搭配成符合製作者所需要的、具有一定燒成温度範圍的、能和釉及煅燒温度相呼應的熟土。有時為了加強泥質在高温煅燒情況下的支承力,使坯體不致下塌而適當滲些砂子。有時為了追求陶土燒成後的色澤而加入一些着色原料成為"色胎"。 陶土和瓷土的化學成分基本是相同的,由於風化和再風化的原因,改變了它們的物理性能,使之出現了陶土具有較大的粘性和可塑性,瓷土具有脆性及高温狀態下玻化程度較大的區別。

燒製陶器成型

拉坯的準備工作是揉泥:
就是把泥團放在車面的圓心部位,轆轤轉動後,用手腕和手指的相反作用力把泥團把握在圓心之中,然後雙手把泥團反覆幾次上下托拉,使其進一步排除裏面的氣泡,使泥更"熟"。

燒製陶器施釉

施釉方法:浸釉、塗釉和噴釉。
浸釉是把整件坯體浸於稀稠合適的釉藥之中,讓其自然吸附至一定的厚度。
塗釉是用毛筆蘸了釉藥後塗於坯體上,用筆的側鋒塗擦也會出現特殊的效果。
噴釉是用噴霧器把釉藥噴於坯體。

燒製陶器煅燒

煅燒則是最後也是最關鍵的一步。

燒製陶器陶窯

製作陶器,最關鍵的一道工序是入窯燒製。在陶窯中,木質燃料產生的高温使陶土發生化學反應,從而導致坯體的成分、性能和顏色的改變。陶窯的結構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陶器的燒成温度,結構越合理則燒成温度越高,陶器就會更加堅實耐用;陶窯的密封情況既能影響窯內温度,還會造成氧化或還原的燒成氣氛,影響陶器的顏色。因此,陶窯是衡量制陶工藝水平的主要標誌。
根據民族學的有關資料,最原始落後的燒成工藝是平地式燒陶,或稱平地堆燒。這種生產方式沒有固定的窯址,選擇一塊空地將陶坯
堆放在起,用泥巴將陶坯整體蓋緊並糊嚴,開一火口加柴添火,同時再開幾個小口作為煙道。因火力不勻,温度不高,密封不嚴,陶器燒成後顏色不均勻,質地鬆脆。大地灣一期未發現陶窯,陶器上常有紅黑相間的斑塊,色彩不甚純正,陶片易碎,表明燒製技術較為原始落後。
在大地灣仰韶文化中發現有35座陶窯,是甘肅考古發掘中最多的一處。另外,在天水師趙村遺址也發現了6座保存較好的陶窯。在這些陶窯中,僅有2座淺穴平底式與所述平地燒陶的情況類似,其餘均為較先進的橫穴窯。大地灣二期編號為Y200的陶窯系淺穴平底式,整體呈橢圓形,是一個深0.16米的淺坑,靠左側有一堵小土牆將窯室與火塘分隔,土牆兩端各留有0.3米的缺口為通火道,窯的左側下方是一個添柴加火的操作坑(圖1)。此窯火塘與窯室在一個水平台面上,火勢不如橫穴窯旺盛,但深於地面之下,火力可借操作坑的風勢,又比平地燒陶進步,火力會強一些,隔牆又能使陶器受熱較均勻。大地灣四期編號Y800的陶窯是一座典型的橫穴窯,左側長方形深坑為火塘,右側為圓形窯室,中間有3條火道(圖2)。有的窯室內火道呈樹枝狀,陶坯受熱更加均勻。此類窯址火塘在下方,窯室在斜上方,火力旺盛,能達到1000℃左右的高温。
在蘭州市東11公里處的黃河北岸,有一個著名的馬家窯文化馬廠類型遺址,這裏曾發現了一處大型窯場。考古工作者清理了12座陶窯,發掘者根據被破壞的現場情況判斷,窯場原有窯址不止這12座,足見當時製陶業的繁榮。據簡報描述,上部窯室均為方形,最大的長
寬各為1米;底部為鍋底形,有沉積的白灰土層,應為燒柴形成的草木灰。從遺蹟現象判斷,這類窯上部是窯室,下部是火塘,可能是比橫穴窯更為進步的豎穴窯。
陶窯的結構不同,窯內温度—與密封程度也不同,因此,陶窯決定了陶器的燒成温度。結構越合理,火候就越高。據馬清林博士測定:大地灣一期的燒成温度最低,僅為750度±20度。這個數據和各文化陶器的堅實程度基本上是吻合的。總體來看,除大地灣一期外,多數的燒成温度都在900度—1000度之間。另外,從馬家窯文化半山類型開始,直到齊家、辛店文化都有使用瓷土或高嶺土燒陶的現象,但始終未燒出原始瓷,其原因在於陶窯限制了温度的升高。瓷土需加熱到1100度以上才能達到玻化温度。
燒陶工藝中,還有控制燒成氣氛的能力問題。燒成氣氛是指窯內氣體的組成和氧化,或還原的能力。陶窯密封不嚴時,空氣中含有的氧將坯體所含物質氧化,陶器燒成後呈紅色或橙黃色;陶窯密封較好,氣體中含有一氧化碳,具有將所含的鐵質還原為氧化亞鐵的能力,燒成後的陶器呈灰色或深灰色。隨着陶室的改進,還原氣氛下的灰陶越來越多,陶器的硬度也不斷有所提高。
史前彩陶是在特定的歷史條件下產生的,因此,具有特定的與現代製陶工藝截然不同的一整套特徵。識別這些特徵,是鑑定彩陶真偽的關鍵。有的偽造者使用快輪製造,不可避免地在陶器上留有與泥條築成法完全不同的痕跡;有的仿製品紋飾顏色光亮,彩繪顏料顯而易見採用的是現代化工顏料,與史前彩陶所用天然礦物顏料效果有着根本的不同;有的使用電爐高温燒成,由於温度相當高,胎體的敲擊聲音就會較為清脆,與土窯柴火燒製的史前彩陶也有明顯的區別。所以,只要熟練掌握不同製陶工藝在陶器上遺留的特徵,在鑑別真假彩陶時就會得心應手了。 [2] 
參考資料
  • 1.    張世紅,楊慧.天然氣催化燃燒爐窯燒製的陶器及其對水的淨化作用研究[J].北京建築大學學報,2018,34(01):42-47.
  • 2.    郭夢.多樣的陶器燒製技術:選擇還是進化[J].考古,2016(03):74-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