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燈籠果

(中藥)

鎖定
燈籠果,中藥名。為虎耳草科植物東北茶藨Ribes mandschuricum (Maxim.) Kom.的果實。分佈於東北、華北及陝西、甘肅等地。具有解表之功效。常用於感冒。
中文學名
燈籠果
別    稱
狗葡萄、醋栗、山櫻桃
植物界
被子植物門
雙子葉植物綱
薔薇目
虎耳草科
茶藨子屬
東北茶藨
分佈區域
東北、華北、陝西、甘肅
採收時間
7-8月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9-15g

燈籠果入藥部位

果實。

燈籠果性味

味辛,性温。

燈籠果功效

解表。

燈籠果主治

用於感冒。

燈籠果相關配伍

治感冒:燈籠果15g。水煎,每日服2次。(《吉林中草藥》)

燈籠果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9-15g。

燈籠果採集加工

7-8月採摘成熟果實,曬乾。

燈籠果形態特徵

東北茶蔍:又名山麻子。落葉灌木,高1-2m。樹皮灰色,稍光滑,小枝褐色,光亮,剝裂;芽卵圓形,密被灰白色短毛。葉互生;葉柄長2-8cm,密被柔毛;葉片掌狀3裂,稀5裂,長5-10cm,寬4-10cm,中央裂片比側裂片長,先端鋭尖,基部心形,邊緣有尖鋭牙齒,下面密被白色絨毛;花兩性,總狀花序,長2.5-9cm,有時可達16cm,下垂;花密生,達40餘朵,花軸粗,有密毛;萼片5,反捲,帶綠色或黃色,倒卵形;花瓣5,綠色,楔形或截形;雄蕊5,伸出;子房下位,1室;花柱2裂,基部圓錐形,長於萼片。漿果球形,紅色,徑7-9mm。花期5-9月,果期7-8月。

燈籠果生長環境

生於海拔1200-1800m的雜木或針闊葉混交林中。分佈於東北、華北及陝西、甘肅等地。

燈籠果藥材性狀

果實呈扁球形,直徑約6mm,果皮皺縮不平,紅褐色至黑紅色,顯油性。先端有宿存花萼,基部具果柄,有絨毛。果皮薄,易碎,可見棕紅色小橢圓球形或小腎形的種子。氣微,味甘、辛。

燈籠果相關論述

1、《吉林中草藥》:“解表,治感冒。”
2、《全國中草藥彙編》:“解毒。”
[1-2] 
參考資料
  • 1.    國家中醫藥管理局《中華本草》編委會.《中華本草》: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1999年
  • 2.    中科院“中國植物誌”編輯委員會.《中國植物誌》:科學出版社,2013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