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熱電池

(電池類別)

鎖定
熱電池又叫熔鹽電池,熱激活儲備電池(heat activated reserve battery)。貯存時電解質為不導電的固體,使用時用電發火頭或撞針機構引燃其內部的加熱藥劑,使電解質熔融成為離子導體而被激活的一種儲備電池。它是以熔融鹽為電解質,利用自動激活機構點燃熱源使電解質熔化激活的一次儲備電池。熱電池包括:鎂/五氧化二釩熱電池,鈣/硫酸鉛熱電池,LAN硫化物熱電池,鋰合金一硫化鐵熱電池。
中文名
熱電池
外文名
Heat the battery
別    名
熱激活儲備電池
貯存時間
理論上無限,實際達10年以上
電解質
氯化鋰-氯化鉀低共熔物

熱電池簡介

熱電池是一種高温能源,工作温度350℃~550℃。電池除具有陰陽兩極外,兩極常由離子導電的熔融電解質隔開,電解質中加入細小的金屬氧化物或陶瓷粉末作粘結劑,如MgO、SiO2、BN,它們起着固定電解質的作用,電解質層的變形流動特性受温度、壓力、成分及粘結劑含量等因素的影響。電解質熔化前,電池是情性的,可長時間貯存,一但點火激活,既可大功率放電,工作電流達每平方釐米數安培,持續數秒鐘,也可小功率長時間放電,持續1h或更長時間。熱電池利用一些原子量小、化學性質活潑,電極電勢很負的鹼金屬或鹼土金屬作陽極材料(如鋰、鈉、鈣、等),具有很高的比功率和比能量,因此,熱電池作為軍用電源是十分理想的 [1] 

熱電池發展過程

美國國家實驗室研製出壽命約5min的熱電池,並應用到核武器上電池製作採用“杯一蓋”型工藝,每個單電池被封在一個金屬杯內,相互間由金屬帶連接,兩極被浸演了電解質的玻璃纖維布隔開,激活熱源是所謂的“熱紙”-鋯和BaCrO4的混合粉末摻雜陶瓷纖維後加工成薄片。這種材料的穩定性差,對靜電和震動相當敏感。60年代初期,片型工藝的出現極大地推動了熱電池的開發與應用,電池各部件均是片狀,其中電解質由高嶺土固定後改用焙燒後的SiO2,片狀熱源主要由鐵粉和KCLO4組成,較“熱紙”安全穩定,點火後只產生極少的氣體,並可通過調整鐵與KCLO4的比例來控制熱電池的工作温度。片型工藝的出現及高效隔熱材料的應用,使熱電池的比功率和比能量得到了很大的提高,特別是大大地延長了電池的使用壽命 [1] 

熱電池現狀及展望

熱電池屬貯備型高温熔融鹽一次電池,主要用於導彈、火箭以及應急電子儀器供電 ,隨着這種電池技術的發展,非軍事裝備也有可能應用。早期熱電池正極材料為 WO3 、V2O5 、Pb2SO4 等,負極材料為 Ca、Mg ,1960年代發展起來的 Ca2CaCrO4系列較現代熱電Li(M)2FeS2 來説比能量、比功率都很低,且存在副化學反應,放出熱量引起失控。現代熱電池起源受益於高温電池研究的發展。1968 年美阿貢實驗室開展了 Li2S 高温熱電池研究,Li2S 電化學體系開路電壓 2.23 V,理論比能量 2602 Wh/ kg ,由於 Li、S 兩種活性物質在工作狀態下為熔融液態,不易貯存、控制 ,此係列被迫於1970年代早期放棄 。1973年固態(α-β)LiAl 和金屬硫化物電極取代了 Li、S電極,金屬硫化物有 Cu、Fe、Ni、Cr 和 Co,選擇鐵的硫化物是因為同其它金屬硫化物比較具有較高的比能量且價格較低。為了得到較高的輸出電壓和容量,1980 年代中期用 FeS2 代替FeS,同時 LiSi 合金也開始用做熱電池負極。近年來熱電池發展很快,針對性能不同的熱電池需要開發出新型負極鋰合金活性材料 LiSiMg 合金和 LiB 合金,新型正極活性材料LVO等 [2] 

熱電池其他熱電池正極材料及其性能比較

理論上 FeS2 電位中等,影響電池比特性,且熱穩定性差,450 ℃嚴重失重,所以熱電池用正極材料的改進是必要的。鉻類化合物中 Cr2O3 電位較低,CrO3 、Cr2O5 、CrO2 缺少熱穩定性,所以不適合做熱電池正極。CaCrO4 做熱電池正極已有很長曆史,其他鉻酸鹽如 Li2Cr2O7 、K2Cr2O7 也常用做正極,特別是 Li2Cr2O7 分子量小、電化學容量最高,更能吸引人們注意。由於鉻酸鋰熔點較低約 516 ℃,常需加入粘合劑使電極在工作時活性物質熔鹽不流動,保持形態不變。Li2Cr2O72LiAl電對開路電壓3.0 V,100 mA/ cm²放電單體電壓2.5~2.6 V,基本等同於鋰釩氧 (LVO)。錳化合物中β2MnO2作為其他電池正極材料如鋅錳、鋰錳電池已相當普遍,同樣作為熱電池正極也進行了研究測試,β2MnO22LiAl 電對開路電壓,3.1V,100mA/cm²放電單體電壓3.0V [2] 
參考資料
  • 1.    李志友, 曲選輝, 黃伯雲. 熱電池的研究進展[J]. 電池, 1997(4):185-187.
  • 2.    高俊奎, 黃來和. 現代熱電池電極材料現狀及展望[J]. 電源技術, 2000, 2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