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基爾霍夫熱輻射定律

鎖定
基爾霍夫熱輻射定律(Kirchhoff熱輻射定律),德國物理學家古斯塔夫·基爾霍夫於1859年提出的傳熱學定律,它用於描述物體的發射率吸收比之間的關係。
中文名
基爾霍夫熱輻射定律
外文名
Kirchhoff's law of thermal radiation
提出者
古斯塔夫·基爾霍夫
提出時間
1859年

目錄

基爾霍夫熱輻射定律簡介

一般研究輻射時採用的黑體模型由於其吸收比等於1(α=1),而實際物體的吸收比則小於1(1>α>0)。基爾霍夫熱輻射定律則給出了實際物體的輻射出射度吸收比之間的關係。
M為實際物體的輻射出射度,
為相同温度下黑體的輻射出射度。而發射率ε的定義即為
所以有ε=α。
所以,在熱平衡條件下,物體對熱輻射的吸收比恆等於同温度下的發射率。而對於漫灰體,無論是否處在熱平衡下,物體對熱輻射的吸收比都恆等於同温度下的發射率。 [1] 

基爾霍夫熱輻射定律傳熱

熱有三種方式:
  • 熱傳導(heat conduction):是熱能從高温向低温部分轉移的過程,是一個分子向另一個分子傳遞振動能的結果。各種材料的熱傳導性能不同,傳導性能好的,如金屬,還包括了自由電子的移動,所以傳熱速度快,可以做熱交換器材料;傳導性能不好的,如石棉,可以做熱絕緣材料。
  • 熱對流(heat convection):是指由於流體宏觀運動而引起的流體各部分之間發生相對位移,冷熱流體相互摻混所引起的熱量傳遞過程。不同的温度導致引起系統的密度差是造成對流的原因。對流傳導因為牽扯到動力過程,所以比直接傳導迅速。
  • 熱輻射(heat radiation):是直接通過電磁波輻射向外發散熱量,傳導速度取決於熱源的絕對温度,温度越高,輻射越強。
根據傳熱的方式和工藝要求,設計熱交換器,幾乎各種化學工業都有熱交換過程,需要各種熱交換器 [1] 

基爾霍夫熱輻射定律鏈接

參考資料
  • 1.    Goody, R. M.; Yung, Y. L. (1989). Atmospheric Radiation: Theoretical Basis (2nd e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ISBN 978-0-19-51029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