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熱泵空調

鎖定
熱泵空調利用地表土壤、空氣和水體 [2]  所儲藏的太陽能資源作為冷熱源,無燃燒,無排煙,無廢棄物,無污染,是一種清潔環保的利用可再生資源的一種技術。熱泵系統由熱泵機組、高位能輸配系統、低位熱源採集系統和熱分配系統四部分組成。 [2]  以室外空氣為熱源(或熱匯)的熱泵機組,稱為空氣源熱泵機組,整套系統又稱空氣源熱泵空調系統。 [2] 
中文名
熱泵空調
優    勢
清潔無污染
能    源
太陽能
類    屬
可再生能源技術

目錄

熱泵空調原理

一、淺層地熱能源
在太陽的輻射照耀下,地球成為太陽能的巨型“存貯器”,在地殼淺層的水體和岩土體中貯存了大量清潔的可再生能源,稱為淺層地熱能,簡稱地源。
二、熱泵技術
是近代科學發明的一種節能技術。向熱泵機組輸入一定電能驅動壓縮機作功,使機組中的工質(如R22、R134a)反覆發生蒸發吸熱和冷凝放熱的物理相變過程,就能實現空間上的熱量交換和傳遞轉移。
是以岩土體、地下水或地表水低温熱源,由水源熱泵機組地熱能交換系統、建築物內系統組成的供熱空調系統。其工作原理是:冬季,熱泵機組從地源(淺層水體或岩土體)中吸收熱量,向建築物供暖;夏季,熱泵機組從室內吸收熱量並轉移釋放到地源中,實現建築物空調製冷。根據地熱交換系統形式的不同,地源熱泵系統分為地下水地源熱泵系統和地表水地源熱泵系統和地埋管地源熱泵系統。
水源熱泵技術可利用地球表面淺層水源如地下水、河流和湖泊中吸收地太陽能和地熱能而形成地地位熱能資源,並採用熱泵原理,即通過少量的高位熱能的輸入,把不能直接利用的地位熱能轉或為可以利用的高位能,從而達到節約部分高位能的目的。地表土壤和水體不僅是一個巨大的太陽能集熱器,收集了47%的太陽輻射能量,比人類每年利用能量的500倍還多(地下的水體是通過土壤間接地接受太陽輻射能量),而且是一個巨大的動態能量平衡系統,地表的土壤和水體自然地保持能量接收和發散的相對的均衡。這使得利用儲存於其中的近乎無限的太陽能或地熱能成為可能。水源熱泵機組以水為載體,在冬季採集來自湖水、河水、地下水及地熱尾水,甚至工業廢水、污水的低品位熱能,取得能量供給室內取暖;在夏季把室內的熱量取出,釋放到水中,以達到夏季空調供冷的目的。
五、空氣源熱泵空調系統
空氣源熱泵空調系統,是以室外環境空氣為冷熱源進行製冷和供熱的空調形式,它通過消耗少量電能把空氣中的低位熱能提升成高位熱能加以利用,這種環保、高效的能量供給方式在低位能源利用方面具有明顯的競爭優勢。
根據中國節能協會2022年底發佈實施的《強熱(冷)高效型空氣源熱泵(空調)技術規範》(以下簡稱《熱泵空調》標準),規定強熱(冷)高效型空氣源熱泵(空調)是以空氣為熱(冷)源,採用電動機驅動的蒸氣壓縮製冷循環,能在不低於-30℃~47℃的環境温度裏製取熱(冷)量,且能效等級滿足國家能效標準2級及以上的熱泵(空調)。
標準裏列出了強熱(冷)高效型空氣源熱泵(空調)包括低環境温度空氣源熱泵(冷水)機組、蒸氣壓縮循環冷水(熱泵)機組、低環境温度空氣源熱泵熱風機、房間空氣調節器、風管送風式空調(熱泵)機組、單元式空氣調節機、低環境温度空氣源多聯式熱泵(空調)機組和多聯式空調(熱泵)機組等品類。 [2] 

熱泵空調優點

一、普遍
低位熱源較普遍,如空氣,在空間上處處存在、在時間上時時可得、在數量上隨需而取。 [2] 
二、節能
設計先進,能效高,制熱時在4.0以上,製冷時在5.0以上,最高可達7.1。
三、節水
換熱器採用“大温差,小流量”設計思路進行設計,機組用水量比傳統設計節省40%。
四、節資
通過一套系統來實現供冷和供熱需求,一次性投資只是傳統制冷制熱投資的1/2-2/3;運行費用只有傳統方式的1/2-2/3。
五、可靠
採用分系統完全獨立的模塊化設計,部件數量少,品質精良,設置多種安全保護功能。充分考慮多系統的協調統一控制,可實現計算機遠程操作,使機組更具人性化和智能化。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