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熱帶氣旋弗雷迪

鎖定
熱帶氣旋弗雷迪(Freddy),是2023年南印度洋的一個熱帶氣旋。
熱帶氣旋弗雷迪是一個強度猛烈、壽命奇長的熱帶氣旋。從2023年2月7日生成至3月13日減弱為熱帶低壓,其生命史長達35天,並維持超強颱風級長達7天之久,超過颶風“約翰”成為有氣象記錄以來全球最長壽的熱帶氣旋,創下持續時間最長、南半球累積氣旋能量指數最高等多項紀錄 [24-25] 
熱帶氣旋弗雷迪在非洲馬達加斯加莫桑比克馬拉維等多國造成嚴重災害 [21]  。截至當地時間2023年3月22日,根據馬拉維災害管理事務局公佈的最新數據,熱帶氣旋“弗雷迪”在馬拉維引發的災情已致507人死亡,另有1332人受傷。 [26]  [29]  [33]  [35]  ,莫桑比克和馬達加斯加則分別有至少73人和17人死亡 [28] 
截止到2023年3月29日,氣旋引發的強降雨和泥石流共造成馬拉維至少676人死亡,並導致538人失蹤。 [38] 
中文名
熱帶氣旋弗雷迪
外文名
Freddy [1] 
生成日期
2023年2月7日 [24] 
消散日期
2023年3月13日 [25] 
CMA數據
62米/秒 [25] 
氣旋地位
有氣象記錄以來全球最長壽、南半球累積氣旋能量指數最高的熱帶氣旋 [25] 
人員傷亡
至少597人死亡(馬拉維507人,莫桑比克73人,馬達加斯加17人) [28]  [34] 

熱帶氣旋弗雷迪發展過程

北京時間2023年2月7日上午,澳大利亞西北海面,南半球熱帶氣旋“弗雷迪”生成,此後其一路向西行進並走出了一條未曾設想過的路徑 [24] 
2月21日晚23時前後,“弗雷迪”登陸馬達加斯加東部沿海,爾後穿過馬達加斯加南部,進入莫桑比克海峽 [5] 
當地時間2023年2月24日,世界氣象組織表示,熱帶氣旋“弗雷迪”在莫桑比克海峽上空積聚能量和水分後,當天將會以強熱帶氣旋的形式登陸莫桑比克 [5]  。24日晚7點前後,再次登陸莫桑比克沿海 [24] 
2月26日下午,在莫桑比克南部減弱為熱帶低壓,一段長途跋涉的旅程告一段落,但其殘餘渦旋的風雨影響,一直持續到3月2日 [24] 
3月2日,“弗雷迪”的殘餘環流東移進入莫桑比克海峽 [24] 
當地時間2023年3月7日,熱帶氣旋“弗雷迪”中心抵達馬達加斯加西南部海岸附近,據預測,“弗雷迪”將繼續向西北移動,預計該氣旋在穿過莫桑比克海峽時進一步加強並在11日前後再度登陸莫桑比克北部地區 [7] 
截至2023年3月9日,“弗雷迪”生命史已經有32天,超過1994年太平洋颶風“約翰”的生命史紀錄,成為有氣象記錄以來全球最長壽的熱帶氣旋(原紀錄John,持續時間31天) [8] 
北京時間2023年3月13日,“弗雷迪”減弱為熱帶低壓,結束了長達35天的生命史 [24] 
2024年1月,入選2023年國外十大天氣氣候事件。 [41] 
熱帶氣旋“弗雷迪”路徑圖 熱帶氣旋“弗雷迪”路徑圖

熱帶氣旋弗雷迪氣旋特點

風雲系列氣象衞星監測下的“弗雷迪” 風雲系列氣象衞星監測下的“弗雷迪”
從澳大利亞西北海域到非洲,“弗雷迪”走了一段漫長的路:整個生命史長達20天,總行程近萬公里,跨越了澳大利亞西北海域和西南印度洋兩個海區,這個熱帶氣旋生命史之長實屬罕見,其維持超強颱風級長達7天之久,也很罕見 [24] 
2月是南半球的盛夏時期。“弗雷迪”個頭始終較小、結構緊湊,其途經的熱帶洋麪海温較高(約28℃~29℃),且自生成以來其核心對流始終沒有經歷過陸地或島嶼的摩擦衰減,大氣環流也有利於南半球低緯度熱帶氣旋的發展,導致源源不斷的水汽和能量持續地輸入到“弗雷迪”內,各種有利條件加持,使其具備了非常好的強度發展條件,強度持續增強 [24] 
“天時”“地利”也造就了“弗雷迪”罕見的行動軌跡:它於澳大利亞西北海域生成,先向西南,受氣旋“丁格尼”影響略有轉折,此後一路西行,2月14日晚移入西南印度洋洋麪,先後登陸馬達加斯加、莫桑比克;2月26日,“弗雷迪”在莫桑比克南部減弱為熱帶低壓,徘徊5天后,於3月4日在莫桑比克海峽中再度加強為熱帶風暴並繼續盤旋,6日再度逼近馬達加斯加,後又轉向西北,朝莫桑比克北部行進。監測顯示,“弗雷迪”軌跡長度達到1.2萬公里,成為2000年以來第一個完整穿越整個印度洋的熱帶風暴 [27] 
“弗雷迪”路徑強度圖 “弗雷迪”路徑強度圖
“弗雷迪”曾經於2月15日、19日至20日的部分時段在西南印度洋洋麪達到特強熱帶氣旋強度(17級或以上,59~62米/秒,相當於中國的超強颱風級)。2月20日下午以後,隨着“弗雷迪”趨向馬達加斯加島,其強度才開始逐漸減弱 [24] 
“弗雷迪”橫穿南印度洋,造成南印度洋主航線一度中斷,影響了東亞-南美與東亞-南非的貿易運輸。其兩次登陸強度都在台風級或以上,給馬達加斯加、莫桑比克大部帶來了強烈的風雨和次生災害。馬達加斯加風險和災害管理辦公室當地時間2月23日表示,熱帶氣旋“弗雷迪”在馬達加斯加造成的死亡人數已上升至7人,超過1.3萬人流離失所。該國七個地區共計68809人受災,超過1.2萬處房屋被洪水淹沒或損壞,另有1206處房屋被毀。2月27日,聯合國常駐莫桑比克人道主義協調員考拉德表示,熱帶氣旋“弗雷迪”在莫桑比克登陸後,帶來了廣泛的強降雨,在莫桑比克南部引發洪水,不僅威脅農業收成,還增加了霍亂疫情傳播的風險 [24] 
2月26日下午,“弗雷迪”在莫桑比克南部減弱為熱帶低壓,其殘餘環流一直在上述地區附近滯留或迴旋,在莫桑比克海峽內持續的水汽輸送和較好的高層出流形勢影響下,導致莫桑比克南部地區的降水天氣持續至3月1日還未完全停止 [24] 
北京時間2023年3月13日,熱帶氣旋“弗雷迪”(Freddy)減弱為熱帶低壓,結束了長達35天的生命史,創下持續時間最長、南半球累積氣旋能量指數最高等多項紀錄 [25] 
“熱帶氣旋的生命史一般在5天左右,在外界大氣、海洋環境有利的情況下,其維持時間可超過兩週。”國家氣象中心颱風與海洋氣象預報中心高級工程師王皘介紹,“弗雷迪”恰好避開各種導致“短命”的因素,如強風切變、高緯度冷洋麪等,並在登陸後再度移入暖海面“續命”,造就了其刷新紀錄的生命史長度。
熱帶氣旋弗雷迪與颱風約翰對比 熱帶氣旋弗雷迪與颱風約翰對比
“弗雷迪”的活動時段(2月6日晚至3月13日晚)正值南半球盛夏,海表温度較高(約28~29℃),大氣環流也有利於其穩定西行。於是,“弗雷迪”在廣闊且温暖的南印度洋洋麪上“暢通無阻”,自生成以來其核心對流幾乎沒有經歷過陸地或島嶼的摩擦而導致的強度衰減。在良好的環境條件下,“弗雷迪”幾度增強,成為在生命史中經歷5次快速增強過程的熱帶氣旋。“弗雷迪”在西南印度洋洋麪最強達到特強熱帶氣旋級(底層中心附近最大平均風速59米/秒~62米/秒),相當於中國的超強颱風級,並維持了長達7天的時間,這也使得其累積能量大幅刷新了南半球累積氣旋能量(ACE)指數紀錄 [25] 
“天時”“地利”也造就了“弗雷迪”罕見的行動軌跡:它於澳大利亞西北海域生成,先向西南,後一路西行,2月14日晚移入西南印度洋洋麪,先後登陸馬達加斯加、莫桑比克;2月26日,“弗雷迪”在莫桑比克南部減弱為熱帶低壓,徘徊5天后,於3月4日在莫桑比克海峽中再度加強為熱帶風暴並繼續盤旋,6日再度逼近馬達加斯加,後又轉向西北,朝莫桑比克北部行進。監測顯示,“弗雷迪”軌跡長度達到1.2萬公里,成為2000年以來第一個完整穿越整個印度洋的熱帶氣旋 [25] 
通常而言,熱帶氣旋在達到熱帶風暴級及以上強度時獲得所屬海域專業區域氣象中心命名,在熱帶氣旋強度發展的過程中,可能會因登陸過程、穿過島嶼等強度減弱,有時會減弱至熱帶低壓。在判定熱帶氣旋生命史時,以熱帶氣旋最佳路徑數據集資料中首次達熱帶風暴級及以上強度(底層中心附近最大平均風速≥17.2米/秒)為起始,至資料最終記錄時刻為終結,統計熱帶氣旋的生命史 [25] 
在“弗雷迪”之前,有氣象記錄以來“壽命”最長熱帶氣旋是1994年的颶風“約翰”(Hurricane John),又稱颱風“約翰”(Typhoon John),維持時間共31天。1994年8月11日,颶風“約翰”於東北太平洋生成,向西移入中北太平洋,跨越國際日期變更線進入西太平洋,再向東折返中太平洋,直至當年9月10日轉化為温帶氣旋,結束了其漫長的一生。雖壽命比“弗雷迪”稍短,但“約翰”軌跡長度達到13850公里,超過“弗雷迪”,最大風速(一分鐘持續風速77米/秒)高於“弗雷迪”(十分鐘持續風速62米/秒) [25] 
在影響方面,“約翰”遠遜於“弗雷迪”。在長達一個月的生命史內,“約翰”沒有登陸,僅對夏威夷羣島和在約翰斯頓島的美軍基地有較輕影響。而“弗雷迪”持續影響馬拉維、莫桑比克和馬達加斯加等國,其帶來的強降雨和強風天氣造成洪災、風災、山體滑坡和泥石流等氣象與地質災害,導致數百人死亡,數萬人流離失所 [25] 
王皘認為,全球氣候變化背景下異常的天氣氣候事件近年來不斷出現,極端的熱帶氣旋活動應引起重視。極端天氣不僅會帶來自然災害風險,與經濟社會系統疊加後還會對人類社會及其運行帶來風險與危害。因此,要不斷提升對熱帶氣旋等災害性天氣的監測預報預警能力 [25] 

熱帶氣旋弗雷迪預報預警

  • 中國
2月7日以來,國家氣象中心一直密切關注“弗雷迪”的發展演變 [24] 
颱風與海洋氣象預報中心共發佈有關“弗雷迪”的《全球熱帶氣旋監測公報》42期。21日上午,當班颱風首席及海洋領班在公報中增加了其將在馬達加斯加登陸的預報信息,並在當日下午的公報中開始提供120小時預報時效的路徑強度預報圖及風雨影響預報,直至“弗雷迪”在莫桑比克境內減弱為熱帶低壓 [24] 
2月7日至24日,國家氣象中心遠洋氣象導航團隊共為服務船舶發佈颱風預警信息88次,提醒受“弗雷迪”影響的南印度洋航線船舶安全航行,規避熱帶氣旋“弗雷迪” [24] 
2月21日下午和24日下午,氣象服務室、颱風與海洋氣象預報中心、全球氣象室聯合,為中辦、國辦報送“弗雷迪”預報服務信息,指出其將給馬達加斯、莫桑比克南部及附近海域帶來強風雨天氣,持續強降雨還可能引發山洪、泥石流等次生災害,建議當地中國公民、過往船隻及海上作業平台需做好防範 [24] 
在世界氣象中心(北京)運行辦公室的組織下,將“弗雷迪”英文服務材料通過世界氣象中心(北京)門户網發佈,助力提升“全球監測、全球預報、全球服務”的綜合能力 [24] 

熱帶氣旋弗雷迪氣旋影響

熱帶氣旋弗雷迪綜述

當地時間2023年3月10日,熱帶氣旋“弗雷迪”已經造成27人死亡。其中,莫桑比克有10人死亡,馬達加斯加有17人死亡。 [9] 
截至2023年3月14日,熱帶氣旋“弗雷迪”登陸毛里求斯島、馬達加斯加島、莫桑比克,導致至少28人死亡。 [13] 
截至當地時間2023年3月15日晚,已導致馬拉維莫桑比克馬達加斯加三國超300人死亡,數萬人流離失所。 [21] 
截至當地時間2023年3月18日19時,熱帶氣旋“弗雷迪”在馬拉維南部地區造成的死亡人數達到447人,流離失所人數達362928人。此外,還有918人受傷,282人失蹤。 [29] 
當地時間2023年3月20日,馬拉維災害事務管理局發佈通報説,熱帶氣旋“弗雷迪”引發的洪水、強風和泥石流等災害已在該國南部造成499人死亡、427人失蹤、1332人受傷,超過50萬人被轉移安置。 [32] 
2023年3月23日,世界衞生組織非洲區域辦事處發表公報説,熱帶氣旋“弗雷迪”引發的洪水、強風和泥石流等災害增加了非洲多個受災國的衞生風險,導致霍亂疫情進一步惡化。 [36] 

熱帶氣旋弗雷迪馬達加斯加

當地時間2023年2月22日,馬達加斯加官方稱,該國遭到熱帶氣旋“弗雷迪”侵襲,已造成4人死亡。 [2] 
截至2023年2月22日,印度洋島國馬達加斯加已造成5人身亡,馬達加斯加風險和災害管理辦公室説,逾1.6萬人無家可歸,約5000處房屋受損。 [4] 
馬達加斯加災景 馬達加斯加災景 [40]
當地時間2023年2月23日,馬達加斯加風險和災害管理辦公室表示,熱帶氣旋“弗雷迪”在馬達加斯加造成的死亡人數已上升至7人,超過1.3萬人流離失所。該國七個地區共計68809人受災,超過1.2萬處房屋被洪水淹沒或損壞,另有1206處房屋被毀。 [3] 

熱帶氣旋弗雷迪莫桑比克

當地時間2023年3月1日,聯合國世界糧食計劃署駐莫桑比克副代表皮埃爾·盧卡斯在接受總枱記者採訪時表示,熱帶氣旋“弗雷迪”給莫桑比克索法拉省、伊尼揚巴內省、加扎省和馬普托省造成的災情最為嚴重,四個省份超過15萬人直接受災,超過1.1萬個家庭受災。根據莫桑比克政府的數據,已有超過1500幢房屋被毀。 [6] 
莫桑比克一個月內兩次遭到“弗雷迪”襲擊,儘管2023年3月13日風力已有所減弱,但大量莊稼被洪水摧毀,洪澇災害還使得傳染病的傳播風險增加。據統計,莫桑比克過去一個月的降雨量相當於往常一年多的降雨量,多條河流面臨決堤風險。 [17] 

熱帶氣旋弗雷迪馬拉維

當地時間2023年3月13日,馬拉維政府發佈消息稱,熱帶氣旋“弗雷迪”襲擊馬拉維,已造成11人死亡,16人失蹤。政府表示,受災地區學校將於13日、14日停課。 [10] 
當地時間2023年3月13日,馬拉維政府災害管理部門發言人表示,該國已有至少40人因熱帶氣旋“弗雷迪”襲擊而喪生。 [12] 
2023年3月14日,據法新社報道,熱帶氣旋“弗雷迪”當地時間13號席捲非洲國家馬拉維南部,已造成至少66人死亡,93人受傷,另有16人失蹤。 [11] 
2023年3月14日,據法新社援引地方政府的消息報道,最近3周內第二次襲擊馬拉維和莫桑比克的熱帶氣旋“弗雷迪”造成15人死亡。其中,馬拉維11人死亡,至少16人失蹤,另有4人受傷;莫桑比克有4人死亡。
2023年3月13日,利隆圭消息:馬拉維災害事務管理局通報説,熱帶氣旋“弗雷迪”引發的暴雨和泥石流已造成該國南部布蘭太爾等地區99人死亡、16人失蹤、1萬多人流離失所。 [14] 
馬拉維災景
據路透社和美聯社2023年3月13日報道,熱帶氣旋“弗雷迪”襲擊非洲南部,已造成130餘人死亡。 [15] 
當地時間2023年3月14日,馬拉維災害事務管理局通報説,熱帶氣旋“弗雷迪”襲擊馬拉維,在該國造成的死亡人數已上升至190人。 [16] 
2023年3月14日消息,連日來,熱帶氣旋“弗雷迪”持續影響馬拉維、莫桑比克和馬達加斯加,強降雨和強風天氣造成洪災、風災、山體滑坡和泥石流等自然災害,已導致三國220餘人死亡,數萬人流離失所。 [18] 
2023年3月15日,馬拉維政府發佈消息稱,熱帶氣旋“弗雷迪”襲擊馬拉維,造成的死亡人數已上升至225人。 [19] 
2023年3月15日,熱帶氣旋“弗雷迪”在馬拉維造成的死亡人數已升至225人,另有707人在風暴中受傷,41人失蹤。 [20] 
當地時間2023年3月15日,馬拉維總統拉扎勒斯·查克維拉發表電視講話,宣佈為熱帶氣旋“弗雷迪”遇難者進行為期兩週的全國哀悼。 [20] 
當地時間2023年3月16日晚,馬拉維總統拉扎勒斯·查克維拉表示,“弗雷迪”在該國造成的死亡人數已從225人上升至326人,受傷人數和失蹤人數分別上升至201人和796人,流離失所的人數增加了一倍多,達到183159人。 [23] 
2023年3月17日,據法新社援引馬拉維總統拉扎勒斯∙麥卡錫∙查克維拉講話報道,熱帶氣旋“弗雷迪”在馬拉維造成的死亡人數升至326人。 [22] 
當地時間2023年3月17日晚9時,熱帶氣旋“弗雷迪”在馬拉維南部地區造成的死亡人數至少達到438人,累計受傷人數達到918人,另有282人失蹤,超過34萬人被轉移安置。 [26]  [28] 
當地時間2023年3月18日,馬拉維政府將南部地區的學校停課時間延長至3月31日,屆時學生們的第二個學期將結束。根據聲明,受影響地區的所有學校將於4月17日第3學期開始時恢復上課。 [30] 
2023年3月19日晚,馬拉維災害事務管理局發佈通報説,熱帶氣旋“弗雷迪”引發的洪水、強風和泥石流等災害在該國南部造成476人死亡、349人失蹤、918人受傷,超過49萬人被轉移安置。 [31] 
當地時間2023年3月22日,根據馬拉維災害管理事務局公佈的最新數據,熱帶氣旋“弗雷迪”在馬拉維引發的災情已致507人死亡,另有1332人受傷。馬拉維報告的失蹤人數已從427人增加到537人。 [33] 
截止到2023年3月29日,氣旋引發的強降雨和泥石流共造成至少676人死亡,並導致538人失蹤。 [37] 

熱帶氣旋弗雷迪名字退役

鑑於“弗雷迪”的破壞力驚人,研究機構很可能將讓“弗雷迪”這個名字退役,專門用於研究這次的熱帶氣旋。 [39] 
參考資料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