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熱動平衡

鎖定
熱動平衡亦稱“熱力學平衡。物質系統在沒有外界影響(對物質系統既不作功,又不傳熱)的條件—R宏觀狀態保持不變的情況。這時,在物質系統中不發生任何宏觀的物理和化學變化。原來不平衡的孤立系統總會自發趨向熱動平衡。例如一定量的氣體注入容器後,若外界的温度維持恆定,氣體將會達到各處温度壓強均勻的狀態。熱動平衡是熱力學最重要的基本概念之一。 [1] 
中文名
熱動平衡
外文名
thermodynamic equilibrium
別    名
熱力學平衡
重要性
是熱力學最重要的基本概念之一

熱動平衡定義

熱動平衡的抽象表示 熱動平衡的抽象表示
當系統處於平衡狀態時,其宏觀物理性質是不隨時間變化的,但從微觀方面來看,組成系統的粒子卻處於永不停息的熱運動之中。在熱力學中的平衡是動的平衡,故稱作“熱動平衡”。例如,若將兩個處於不同温度的銅塊放在一起,將發生熱量的傳遞,直到兩個物體的温度相同時,這兩個物體就處於熱平衡。液體與其相接觸的飽和蒸氣處於平衡狀態。從宏觀上看,壓強密度温度等是不變化的。在這種情況下,分子仍在從液態變成氣態,同時分子以同樣速率從蒸氣回到液體。因此稱這種類型的平衡為熱動平衡。

熱動平衡熱動平衡狀態

簡稱平衡態。物質系統在不受外界影響的條件下,宏觀性質不隨時間變化的狀態。對於平衡態應這樣理解:①外界影響是指傳熱和作功;②系統處於平衡態是熱動平衡狀態,系統的宏觀性質不隨時間變化,但微觀上分子的熱運動是永不停息的,通過氣體分子的熱運動和相互碰撞,在宏觀上表現為系統各部分的密度均勻、温度均勻和壓力均勻的熱動平衡狀態;③平衡態是一個理想概念,因為系統達到了平衡態以後,表示系統狀態的宏觀參量仍可能發生離開平衡態的微小偏差;④只有當系統是均勻系(單相系)無外力場作用且處於平衡態對,系統內各部分的宏觀參量才均勻一致,處處相等。 [2] 

熱動平衡局部熱動平衡

局部熱動平衡 局部熱動平衡
為了近似地描述恆星大氣的物理狀態,K.史瓦西和米爾恩分別於1906和1921年各自提出了局部熱動平衡假設。根據這個假設,恆星大氣內任一局部小區域,都可以引入一個局部温度來表徵它的熱狀態。在這個小區域內,電子的速度分佈、原子的激發和電離狀態、物質和輻射的相互作用等,都可以用與局部温度等物理參數相對應的熱動平衡關係——麥克斯韋速摩分佈律、玻耳茲曼公式、薩哈公式基爾霍夫定律等來描述。 [3] 
參考資料
  • 1.    夏徵農.辭海 數學 物理學 化學分冊:上海辭書出版社,1987-12:252
  • 2.    夏兆揚.簡明自然科學小辭典 第2分冊 物理學:水利電力出版社,1990-10:133
  • 3.    曲欽嶽.當代百科知識大詞典:南京大學出版社,1989年06月第1版:5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