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熙岸社區

鎖定
熙岸社區位於江蘇省蘇州市蘇州工業園區,有99幢樓36個樓道,建成住宅套數1354套,實際入住居民492户1363人,其中境外人士40人,流動人員460人。
中文名
熙岸社區
地    址
江蘇省蘇州市蘇州工業園區
建成住宅套數
1354套
實際入住居民
492户1363人

熙岸社區基本概況

熙岸社區居委會籌建組2011年2月成立。熙岸社區居委會位於中海御湖熙岸花園小區90幢東側一樓,現有配套用房778.23㎡,內設居委會辦公室、會議室、黨員活動室、閲覽室、居民學校、文體活動室等各類服務設施。社區已有12名居民骨幹加入了熙岸社區志願者隊伍,積極志願參與社區建設和社區服務。社區通過組織開展各類社區活動,為居民提供交流的平台,進一步增強了居民對社區的歸屬感,提升了社區的凝聚力。接下來社區將大力倡導“包容、互助、參與、共享”的湖西精神,通過整合社區資源,深挖社區潛力,逐步推出滿足社區居民需求的特色服務,開展環保志願、鄰里互助等活動,以取得廣大居民的積極支持和廣泛參與,通過社區各成員單位的相互配合,共同努力把熙岸社區打造成和諧、幸福的大家庭。 [1] 

熙岸社區基礎設施

截止2010年底,熙岸社區已實現通水 、通電 、通路 ,無路燈。全社區有 0户通自來水,有 15 户飲用井水,還存在飲水困難或水質未達標(佔農户總數的 100 %)。有 15户通電,擁有電視機農户15户;擁有移動電話農户數 15户。
該社區到金塘鄉道路為通路;進社區道路為土路面;社區內主幹道均為未硬化的路面;距離最近的車站(碼頭)13 公里,距離最近的集貿市場 13 公里,全社區共擁有汽車0輛,拖拉機 1 輛,摩托車6輛。
全社區建有沼氣池農户11 户;裝有太陽能農户 4户;建有小水窖 6口;已完成“一池三改”(改廚、改廁、改廄)的農户 0 户。耕地有效灌溉面積為 162畝,有效灌溉率為 90 %,其中有高穩高產農田地面積 0畝,人均高穩產農田地面積 0 畝。
該社區到2010年底,農户住房以土木結構為主,其中有 0 户居住磚混結構住房;有 5 户居住磚木結構住房;有10 户居住於土木結構住房,還有 0户居住於其他結構的住房。

熙岸社區飲食習俗

建國前後,羣眾以高粱、大豆、穀子為主食,1978年以前,以玉米餅、地瓜乾麪窩窩為主。改革開放以後,白麪膜成為人們的主食。一日三餐還有肉,生活條件大大改善。各種青菜一年四季不斷,迎來送往還離不開酒。人們生活講究營養,魚、肉、蛋、奶消費日益增加。煙、酒、糖、茶家家必備。每逢婚嫁喜慶,宴席講究色、香、味、營養價值。宴席檔次逐年升級,每席上菜有10個、12個、16個、24個不等。

熙岸社區社區服務

熙岸社區按照地域被劃分成了4個網格實行等級化管理,並指定了網格支部書記、網格責任人、民情聯絡員、協管員、巡防員等。這是熙岸社區在創新基層社會管理服務工作中的一個新的舉措。區劃調整後的熙岸社區總人口1.4萬餘人,其中流動人口3000多人,房屋出租户2000多户。隨着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外來流動人口大量湧入,社區各項社會事務越來越複雜,社區傳統的管理模式工作效率不高,工作的主動性和有效性不強,管理不及時和服務不到位的現象時有發生。熙岸社區嘗試將社區按照200—300户為一網格,將整個社區劃分為4個網格,每個網格中,駐區單位、學校作為一級網格管理,網格內直接責任人為單位一把手,實行“黨政一把手負責制”;物業小區為二級網格管理,實行社區指導,物業管理公司—業主委員會雙向管理;居民點、小巷、零星庭院等作為三級網格管理,建立“社區幹部—居民組長(協管員)—樓棟長(房東、黨員中心户)”的三級責任鏈,實行“房東責任制”,對重要經營場所、網吧、旅店業、酒店作為重點行業管理,實行“法人代表負責制”。 實行網格化管理後,每個社區專職工作者作為民情民意聯絡員都被定為在網格中,包攬民政、計生、就醫、社保等社會事務和黨建、綜治、安全生產等服務工作,對網格內每家每户的信息都瞭如指掌。對網格內的責任人,社區建立了量化考評機制,進行年終考評。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