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熊野古道

鎖定
熊野古道位於日本本州紀伊半島南部,全長1000多公里,橫跨和歌山、三重、奈良三縣,是通往熊野三山(熊野本宮大社、熊野速玉大社熊野那智大社)的參詣道之總稱。
中文名
熊野古道
地理位置
日本本州紀伊半島南部
全    長
1000多公里
橫    跨
和歌山、三重、奈良
建議遊玩時長
1天
官方網站
http://www.hongu.jp/kumanokodo/

熊野古道主要道路

大門坂
大門坂(3張)
熊野古道位於日本本州紀伊半島南部,全長1000多公里,橫跨和歌山、三重、奈良三縣,沿途包括散佈於崇山峻嶺間的熊野本宮大社等多處神社和寺廟,以及通往這些宗教建築羣的5段古道。 [1] 
熊野古道主要指以下的5條道路。
紀伊路(渡邊津-田邊)
小辺路(高野山-熊野三山、約70km)
中辺路(田邊-熊野三山)
大辺路(田邊-串本-熊野三山、約120km)
伊勢路(伊勢神宮-熊野三山、約160km)
其中多在2000年以“熊野參詣道”指定為國之史蹟,在2004年以“紀伊山地的靈場和參拜道”之一部登錄為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世界遺產。但是,登錄不含紀伊路。

熊野古道申遺過程

熊野古道所在地區崇山峻嶺、古林密佈,河灘縱橫交錯,加之紀伊半島降雨量在日本首屈一指,常受颱風、洪水之害,經常發生塌方、泥石流。當年“申遺”成功後,和歌山政府為保持景觀風貌,不用水泥而沿用石垣作為河堤防護,並儘量少設防護網。但在災害帶來的慘痛損失面前,和歌山政府反省了不切實際的做法,確立了以“安全”為首要目標的防災機制和遺產保護計劃,播出5700億日元(約355.6億元人民幣)預算用於重建、修復和防災預警等工作。
熊野古道如果計入緩衝區域,熊野古道的相關文化遺產所需保護範圍極大。
為了解決因保護範圍大而出現的管理難這一問題,從着手“申遺”開始,和歌山、三重、奈良三縣就建立了政府和民間聯合統籌管理機制。三縣政府分別制定了詳細的管理計劃,招募各地機構和居民在古道沿途的山口設立保護會,分管周邊道路和遺蹟。三縣間還成立專門網站,用於信息交流。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