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熊貓舞

鎖定
熊貓舞,四川省九寨溝縣傳統舞蹈,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
熊貓舞是白馬藏人原始的儺舞,其文化的發祥地居於西北的甘肅地區。熊貓舞屬於原始儺祭祀舞蹈,少不了祭祀儀式。正式表演之前裝扮好的舞者首先要手拿棍子在固定的場院隨着“莽號、鼓、鈸”的伴奏進行表演前的準備,也算是清場,接着便是請神,舞者右手拿棍,左手拿牛尾,虔誠地向上天請願,做請神狀。白馬藏族熊貓舞較為獨特的地方就是把舞蹈的終極目的——狂歡和祭祀結合在了一起,把狂歡及其帶來的情緒、情感體驗貫穿於整個儀式過程中。 [1-2] 
2014年11月11日,熊貓舞經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批准列入第四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項目編號Ⅲ-123。 [3] 
中文名
熊貓舞
遺產編號
Ⅲ-123
遺產級別
國家級
遺產類別
傳統舞蹈
批准時間
2014年11月11日
申報地區
四川省九寨溝縣

熊貓舞歷史淵源

熊貓舞是上古時期原始狩獵的產物,“儺舞是人類較早發揮本體精神力量,使用巫術手段向極端惡劣的自然環境索取起碼的生活條件,拓展生存空間,進行兩種互為關聯的生產活動——物質的生產和人口的繁殖,從而展示人類早期生命的價值。 [1] 
“熊貓舞”是白馬藏人原始的儺舞,其文化的發祥地居於西北的甘肅地區。“儺的原生地是中國西部偏北的地區,與長江的發源地相去不遠。”雖然族人由西北向西南遷徙,但他們的文化卻一直被保留下來。九寨溝縣的“熊貓舞”是在白馬藏人祖先崇拜和部落崇拜的基礎上發展而來的,他們所戴的熊貓面具,是古代原始崇拜的表象。 [1] 
白馬藏族的“熊貓舞”面具的造型是動物形象,仔細看它不像熊貓倒像熊,而且面目猙獰用以威嚇鬼怪,這與族人對古代動物圖騰崇拜有密切關係。白馬藏人的面具幾乎普遍帶有黑熊的形象,這與早期所處的地理環境有關。《山海經·西山經》卷二記載:“又西三百二十里,曰嶓冢之山,漢水出焉,而東南流注於沔;囂水出焉,北流注於湯水。其上多桃枝鈎端,獸多犀兕熊羆,鳥多白翰赤鷩。有草焉,其葉如蕙,其本如桔梗,黑華而不實,名曰蓇蓉。食之使人無子。”嶓冢山在今天的甘肅省隴南地區,就是現在的白馬藏族的居住地,此處多熊羆。白馬藏族把熊作為崇拜對象正是古代社會生產力水平低下的一種反映。據《周禮·春官·司馬政官之職》中記載:“方相氏掌蒙熊皮,黃金四目,玄衣朱裳,執戈揚盾,帥百隸而時儺,以索室驅疫。”方相氏作為與妖怪作鬥爭的代表人物,他以猙獰的裝扮為主要特徵,這足以使妖邪鬼怪屈服,這種假面具“具有一種內蓄超自然的神靈之力,以其外在的威嚴之勢為人們祈禱福祉並驅散惡靈的道具。”漢代儺祭中除方相氏外,還出現了木質面具“十二神獸”,在白馬藏族中稱之為“麻晝”或“十二相舞”。“熊貓舞”是早期的儺祭傳説的以模仿動物的跳舞來驅逐疫鬼,先民們對頭顱的崇拜使其對獸禽的模仿必然要關注頭部。“廣西扶綏縣來山的崖壁畫上,把鳥類形象畫在正身的首領人像的頭頂上;寧明縣花山崖畫上,則把動物(有人則明確指認為犬)畫在正身首領人像的頭頂上。在古代諸多文獻中就有關於遠古以來的巫儺的許多記載。”
周代的儺已經成為社會生活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有祭祀的“儺儀”、表演的“儺舞”。 [1] 
熊貓舞
熊貓舞(5張)
漢代已經形成了有固定儀式的儺舞,其主要目的就是驅疫逐惡鬼。《後漢書》(禮儀志)有這樣的記載:先臘一日,大儺,謂之逐疫方相氏黃金四目,蒙熊皮,玄衣朱裳,執戈揚盾。十二獸有衣毛角。中黃門行之,冗從僕射將之,以逐惡鬼于禁中,因作方相與十二獸儛,歡呼,周遍前後省三過,持炬火,送疫出端門。此習俗傳至隋代。漢代宮廷流行的這種儺舞,無論是功能還是形式,都與現在白馬人的“熊貓舞”具有相似之處。白馬人的先民對自然現象如風、雨、雷、電、瘟疫等現象無法解釋,總覺得這是神鬼的作用,因而他們戴上假面具,作為神的代言人為人們禳災除邪、驅逐疫鬼,這樣就可以保平安。起初較有可能僅僅是戴假面來恐嚇惡鬼,後來逐漸成為巫師戴着假面具進行祭祀,久而久之這種別具風格的戴着假面的祭祀方式廣泛地被廣大民眾所採納,成為了民間帶有祭祀、娛性、狂歡等多種功能的原始宗教舞蹈。 [1] 

熊貓舞舞蹈特色

熊貓舞表演形式

“熊貓舞”屬於原生儺祭祀舞蹈,主要表現熊貓的生活習性及各種動作,是白馬人生活方式、生存模式的再現,主要以打擊樂為伴奏,樂器以鼓、鈸為主。當下熊貓舞共有十二種舞步,但就是“熊貓舞“的故鄉——上草地村會跳熊貓舞的也不到10人。 [1] 
熊貓舞在形式上,熊貓儺面經歷了由熊貓毛皮作為扮相舞蹈,轉而以其他獸皮替代,這些演變歸因於自然環境的變化和時間的逐漸推移。熊貓儺舞在表演藝術和表演的方法上均有固定的程式和舞步,顯得有章有節,自始至終都體現了熊貓的生活規律特徵。表演時,由會首在村裏挑選兩名年輕精幹的小夥子,扮演成熊貓的形象,舞者身披熊皮、頭戴熊貓面具,並在頭部增添較多裝飾,舞者一手拿棍棒(法器),一手拿牛尾,用腰帶把熊皮紮緊,後面留一個類似於尾巴一樣的長穗子,身掛銅鈴,在固定的場院中隨打擊樂伴奏進行舞蹈,打擊樂伴奏音型較為固定,形體動作主要表現在手腳的變化上,打擊樂一般隨儺舞舞步的頻率和動作身法的起伏演奏,速度和節拍變化較小。 [1] 

熊貓舞文化內涵

每當到了正月初五(平武、木座等鄉開始的時間),正月十三日(文縣、九寨溝縣開始的時間,一般於正月十八結束),白馬藏人就會將面具集中在一起,每個村寨有3個、6個或12個面具不等,由“頭人”(保管面具和負責主持當年活動的人)統一保管,在村裏挑選青年男子若干人將面具戴在頭上,到各家各户、村頭寨尾按傳統動作舞蹈。甘肅文縣的儺舞有“池哥晝”、“麻晝”、“阿里甘晝”、“丘晝”等,面具均為木刻而制;四川平武的儺舞有“跳曹蓋”和“十二相”,面具和甘肅文縣的基本相同;九寨溝縣的儺舞主要有“十二相舞”和“熊貓舞”。九寨溝縣的“十二相”儺舞在扮相和跳法上與文縣的“麻晝”及平武的“十二相”大同小異,有些細微的差異是由於族羣在遷徙和文化在發展過程中出現的不平衡現象,而名稱的不同則是由於方言所致。“熊貓舞”則是九寨溝縣的白馬藏族獨具特色的儺舞,它除了具有白馬藏族其他儺舞的敬神請神、攆鬼驅邪、保佑平安的功能之外,還具有娛樂和狂歡的特徵。另外,在面具的製作上也獨具特色,現存白馬藏族的儺舞面具幾乎都是木刻而制,而熊貓舞的面具則保留了較為原始的形態,是去骨做成的熊貓頭標本,應該屬於面具的最初形式,是白馬人古代宗教文化的縮影。 [1] 

熊貓舞劇情內容

從表演內容上看,熊貓儺舞主要是以熊貓為主題,表演熊貓的生活規律和各種姿態。如:熊貓吃箭竹、熊貓喝水、熊貓爬樹、熊貓打滾、熊貓嬉戲、熊貓睡覺等。但“熊貓舞”同樣屬於儺祭祀舞蹈,所以,依然具有請神、驅鬼、保平安的功能。在表演時,首先由兩個裝扮好的儺舞者手拿棍子,在固定的場院隨着鑼鼓的伴奏,進行表演前的準備,也算是清場,接着便是請神,舞者右手拿棍,左手拿牛尾,虔誠地向上天請願,做請神狀。正式表演開始後,舞者手拿牛尾和棍棒細膩地模仿熊貓的各種姿態,一會做地上翻滾動作,一會兒做爬樹動作,表演者模仿熊貓的動作越像,表演就越成功。熊貓舞在娛樂和狂歡的基礎上實現祭祀和驅邪的功能。熊貓舞“它通過在本族羣文化體系下建構起一個特定的儀式空間,以此獲得一種狂歡的體驗”。狂歡是舞蹈的終極目的,其獨特性在於舞蹈的程式不是通過嚴格的宗教儀式來實現,而是以狂歡及其所帶來的體驗貫穿整個儀式過程,從而達到狂歡與祭祀的雙重功能,這也是熊貓舞較為獨特的地方。 [1] 

熊貓舞表演服飾

傳統熊貓舞的表演服飾是由真熊貓頭和熊貓皮製成的。白馬藏人世世代代喜愛大熊貓並保護大熊貓,與大熊貓和睦相處;但在中國的大熊貓保護政策還未出台之前,對因為年齡大而老死在村邊路旁的熊貓,人們將其頭部取下並剔掉骨頭製成熊貓舞頭具,將身上的皮剝下縫製成熊貓服供跳熊貓舞使用。當下在毛雲安等熊貓舞傳承人的家中還留存着由前輩傳承下來的熊貓頭具和熊貓服。而當下跳熊貓舞使用的熊貓服飾一般出自手工作坊,熊貓服一般是由山羊皮製作而成,頭具則用石膏做造型後粘上了黑白的毛髮,熊貓屁股後那一條靈動的尾巴則是牛尾巴。 [2] 

熊貓舞傳承保護

傳承價值
九寨溝縣的白馬藏族熊貓儺舞在表演形式和表演內容方面,都體現出文化歷史的深遠性和文化內涵的豐富性,它起源於原始動物崇拜、圖騰崇拜和原始宗教祭祀活動,經歷了漫長的演變過程,成為了被廣大民眾所接受的祭祀、娛樂和狂歡為一體的民間藝術活動。 [2] 
傳承狀況
熊貓舞是四川省九寨溝白馬藏族人的一種民族體育樂舞,白馬藏語俗稱“登嘎甘”。受文化一體化趨勢和社會變遷加劇的影響,熊貓舞的保護和傳承曾一度面臨着非常嚴峻的形勢;然而隨着國家關於民族傳統文化的各項保護政策出台,在地方政府的高度重視和社會各界的共同努力下,其保護和傳承事業走上了順利的軌道,逐漸改變着將要消逝的命運。 [2] 
保護措施
2019年11月,《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保護單位名單》公佈,九寨溝縣文化館獲得“熊貓舞”項目保護單位資格。 [4] 
2022年2月,被列入四川“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保護單位名單”。 [7] 

熊貓舞社會影響

重要活動
2012年3月15日,中國·四川九寨溝第八屆民俗風情月在九寨溝舉行,活動上表演了熊貓舞。 [5] 
2018年3月5日,九寨溝縣第十八屆元宵晚會在九寨溝新區文化藝術中心廣場舉行,活動上表演了熊貓舞。 [6]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