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熊立華

(武漢大學教授、國家傑青、長江學者)

鎖定
熊立華,1972年10月出生,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獲得者 [3]  武漢大學水利水電學院院長 [5]  、教授、博士生指導教師。教育部高層次人才計劃特聘教授,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國家高層次人才特殊支持計劃科技創新領軍人才,國務院學位委員會第八屆學科評議組(水利工程)成員。 [2]  教育部長江學者特聘教授,國家“萬人計劃”領軍人才,科技部中青年科技創新領軍人才。 [4] 
研究成果獲省部級一等獎2項和首屆劉光文青年科技獎。 [2] 
中文名
熊立華
出生日期
1972年10月 [3] 
畢業院校
武漢水利電力大學 [2] 
職    業
教師
代表作品
兩參數月水量平衡模型TPWBM
主要成就
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
教育部長江學者特聘教授

熊立華人物經歷

1994年,獲武漢水利電力大學工學學士學位,
1997年和2000年,於愛爾蘭國立大學工程水文系分別獲得碩士和博士學位,
2001年7月-2003年5月,在武漢大學水利工程博士後流動站從事研究工作。 [2] 

熊立華研究方向

從事水文學與水資源研究,包括分佈式流域水文模型和非一致性水文頻率分析等方向。 [2] 

熊立華研究成果

發表論文180餘篇,其中SCI論文100餘篇。
出版著作4部,包括:《分佈式流域水文模型》,中國水利水電出版社,2004;《非一致性水文概率分佈估計理論和方法》,科學出版社,2018。 [2] 
主要從事水文學及水資源研究。在徑流形成與預報領域取得了三個方面的研究成果:
(1)基於Budyko流域水熱平衡理論,揭示了徑流形成的控制因子和影響機制;提出了土壤蓄水容量參數的空間分佈理論; [3]  建立了基於數字高程模型的分佈式降雨徑流模型DDRM;提出了兩參數月水量平衡模型TPWBM [4]  ,該模型已被收錄到美國出版的水文模型專著,為評價氣候變化對水資源的影響提供了有效的工具。 [4] 
(2)改進了經典的考慮模型參數不確定性的徑流預報方法GLUE;提出了基於模糊系統和貝葉斯理論的水文模型集合預報技術,該方法被收錄到美國Wiley出版的《水文科學大百科全書》;建立了控制各種不確定性影響的高精度徑流預報體系。
(3)提出了考慮空間非一致性的區域洪水頻率分析方法,建立了枯水徑流頻率分佈的理論框架,推導了年徑流頻率分佈函數;創新了變化環境下非一致性工程水文設計的理論和方法。研究成果在我國三峽水庫等多座大型水庫徑流預報調度系統中得到了應用,得到了國家防汛抗旱總指揮部辦公室的高度評價。 [3-4] 

熊立華獲獎記錄

研究成果獲教育部科技進步一等獎1項(排名第1),首屆劉光文青年科技獎,教育部科技進步二等獎1項(排名第3),以及教育部自然科學獎二等獎1項(排名第4)。 [3] 
獲“中國水利學會先進青年科技工作者”榮譽稱號、水利部“水利科技工作先進個人”榮譽稱號、第八屆“武漢大學傑出青年”稱號。2005年入選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支持計劃”,2006年入選武漢市“十百千人才工程”第二層次人選。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