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熊漢中

鎖定
熊漢中,中國陶瓷藝術大師、江西省工藝美術大師。1938年10月生,江西豐城人。1964年熊漢中畢業於中央工藝美術學院,曾任江西省陶瓷工業公司工藝美術研究所所長,副總工藝美術師,陶瓷美術開發部部長以及景德鎮市陶瓷研究所副所長,享受國務院頒發“政府特殊津貼”的專家,1996年被評為“中國書畫家一級畫師”,1998年被評為“景德鎮陶瓷美術家”。
熊漢中擅長國畫及陶瓷青花綜合裝飾與釉上彩。他的作品極美極雅,他的藝品和人品一樣極真極好。見過他的精品,經年累月會在你的腦海中出現,不能忘懷。
中文名
熊漢中
外文名
xionghanzhong
國    籍
中國
民    族
出生日期
1938年10月
畢業院校
中央工藝美術學院
職    業
畫家、美術師
出生地
江西豐城
代表作品
《芭蕉仙鶴》《白鷺》

熊漢中人物簡介

熊漢中擅長國畫及陶瓷青花綜合裝飾與釉上彩。作品參與陶瓷美術展評多次獲獎,1993年出版《熊漢中陶瓷繪畫作品集》。作品多為海內外收藏家收藏。曾多次應邀赴國外舉辦陶瓷名作展,進行技藝交流。
熊漢中為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的專家,先後被評為江西省高級工藝美術師、景德鎮陶瓷美術家、中國書畫家一級畫師、中國陶瓷藝術大師。

熊漢中熊漢中藝術風格

熊漢中擅長把中國畫的筆墨技法,運用於陶瓷美術創作和裝飾設計之中,既作紙畫亦作瓷畫,運筆作畫,成竹在胸,筆力蒼勁老辣,看似隨意勾勒點染,然而寥寥數筆,盡傳神韻。他的陶瓷美術創作設計,立意高深,手筆別緻,作品構思奇巧,佈局精當,色調清麗秀美,意境淡遠高潔,格調雅緻脱俗。形成了藝趣天成、裝飾性強、雅俗共賞的作品風格。
熊漢中大師經歷了由煩到簡,由像而到生動的不斷改進,在不斷深化的過程。他那精煉的繪畫風格隨着年齡的增長,閲歷的增加,越來越老辣,藝術造詣已爐火純青。
他的陶瓷美術作品獨具風采,賦彩與造型渾然一體,國畫藝術韻味與民間藝術意趣水乳交融,意象簡練傳神,筆法揮灑自如,構圖新穎獨特,風格自然飄逸,意氣一脈貫通,給人一種“放逸生奇”的感覺。
他在陶瓷美術創作、設計、裝飾的天地裏,以立意高深,手筆別緻,構思奇巧,佈局精當,色調清麗秀美,意境淡遠高潔,格調雅緻脱俗,而形成了藝趣天成、裝飾性強、雅俗共賞的藝術風格。在取百家之長的同時形成了自家風範畫如其人,人如其畫。
他的繪畫藝術既得益於齊白石、潘天壽的畫風影響,又得益於明清以來青花藝術的薰陶。 鷺鷥、仙鶴是熊漢中大師常畫常新的題材。為了凸顯鷺鷥的潔白、純潔,他不加過多的描繪,減去一切繁瑣的元素,他筆下鷺鷥的眼睛一筆就是一筆,為的是保持鷺鷥的純潔之美。
熊漢中大師的仙鶴很少畫翎毛,這不是因為他不擅長畫翎毛,而是為了把仙鶴純潔高貴的特色更加突出地呈現出來。
他的作品不講究面面俱到,該仔細的一定會仔細,如魚的鱗甲進行細緻的刻畫,能精簡的部分也絕不會出現在他的作品上。

熊漢中藝術人生

1938年出生於豐城縣的熊漢中老師,祖上是以打鐵為生,雖説手藝精湛,但是當時時局動盪,且入不敷出,他有兄弟七人,大哥生性憨厚繼承了父業,三哥身羸弱多病,但是卻從小酷愛畫畫,家人見他這樣嗜畫就囑咐他到景德鎮學畫瓷器。三哥一個人孑身一人來到景德鎮在一家紅店裏當學徒,在舊社會,學徒工天天起早貪黑勞動不説,無端的挨打受罵和餓飯缺食也是常事,沒過多久就形銷骨立,舊病復發,命喪瓷都。從此“景德鎮”三個字在熊家人心中埋下了深深的陰影,也成了小漢中情感深處最為隱痛的地方。
受三哥的影響或是自己的興趣所致,小漢中從小也愛上了美術,1959年,一個偶然的機會,他知道了中央工藝美術學院的名字,懷着對藝術的追求,他參加了當時設在景德鎮陶瓷學院的考場提前高考,併成功被中央工藝美術學院錄取。
當時,在中央美術學院任教的老師都是全國頂級的畫家和教授,教山水的老師是吳貫中、工筆國畫老師劉繼卣、花鳥老師田世光、水彩老師是吳作人的愛人蕭淑芳、雕塑老師鄭可,年輕的漢中就在這個藝術大熔爐中充分地吸取着營養。由於熊漢中基礎紮實又勤勞實幹,1949年臨近畢業時,天津工藝美院、長春汽車製造廠等多家單位爭要熊漢中去他們單位。然而與中央美術學院同屬輕工部所轄的部陶瓷研究所點名要掉熊漢中到景德鎮。 1950年,熊漢中被分配到景德鎮部陶研所資料翻譯室工作,1966年文化大革命開始,漢中被分配到宇宙瓷廠,廠裏的負責人見他是現代工藝專業的大學生,又設計過汽車外形,就把他分配到車間當了一名鉗工。1979年,一個偶然的機會,熊漢中參與了“籌建”江西省工藝美術館陶瓷展廳總設計,得到了視察布展的廳長和專家的讚許。由於熊漢中得突出表現,他被調入景德鎮陶瓷館擔任陶瓷美術設計師。1973年、1978年“景德鎮陶瓷赴京展”,1979年上海“全國陶瓷展”,熊漢中都主持並參與了展館設計。
在許多人眼裏,熊漢中是一個博古通今的複合型人才,他當過資料員、做過鉗工、也當過江西省陶瓷公司的工藝美術研究所所長、擔任過景德鎮瓷用化工廠廠長,曾為景德鎮陶瓷研究所副所長,但無論他任何職,做何事,他總會物盡其用,人盡其能,儘自己最大的努力做出成績來,為此也得到了領導的賞識和人們的尊重。

熊漢中熊漢中藝術成就

1988年熊漢中獲“中國稀土神龍杯”特等獎和掛盤優質獎、全國輕工產品金質獎的彩虹釉《梅月》掛盤(裝飾設計)。1990年參加布魯塞爾國際博覽會並獲“尤里卡”發明金獎的《彩虹釉藝術瓷盤》(花面設計)。1990年獲首屆中國瓷都景德鎮國際陶瓷節“精品大獎賽”一等獎的新彩《荷花》瓷盤。中國畫《芭蕉仙鶴》獲申國書畫函授大學建校五週年優秀作品獎。中國畫《白鷺》獲首屆景德鎮國際陶瓷節一等獎。 展銷會中國畫《鴨先知》,入選中央工藝美術學院教師校友作品畫冊並赴香港展覽。 熊漢中先後撰寫了《景德鎮民間青花瓷的裝飾藝術》、《陶瓷貼花紙的設計與製作工藝》等30餘篇20多萬字的論述,分別刊發於《工藝美術研究》、《陶瓷研究》、《美化生活》、《景德鎮陶瓷》、《景德鎮日報》等報刊。《景德鎮陶瓷》1989年第l期《名家名作》專欄刊發圖文評介其人其作。其人名被載入《中國現代美術家人名大辭典》、《中國當代企業家人名大辭典》、《瓷都藝星》專題介紹其從藝傳略。

熊漢中個人愛好

在輕工部陶研所和景德鎮陶瓷館期間,他曾收集、整理了從元宋、明、清四朝的民間青花和陶瓷中的魚紋裝飾,為他在陶瓷藝術和繪畫藝術開闢新天地,在似與不似之間把色彩的沉穩和流暢,把構圖的簡潔和豐富,把情趣的雅逸發揮得靈透生輝,從而奠定了理論基礎,提升了藝術素養。 [1] 
參考資料
  • 1.    熊鋼如,吳天麟主編,瓷韻鄉情 3,江西美術出版社,2021.01,第28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