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熊家老宅

鎖定
熊家老宅位於荊門市沙洋縣韓場村熊家巷,是一棟歷經百年滄桑的老式民居。
中文名
熊家老宅 [1] 
外文名
湖北省荊門
著名景點
楊菱湖
類    別
老式民居

熊家老宅簡介

熊家老宅座北朝南,土磚牆,硬山櫊檁,蓋老式步瓦的八大間(讀作“gān”)。前後兩重(讀chóng),各三大間,兩邊為廂房相連,中間有一天井,作採光和排水之用。
跨過大門就進入了廳室,在廳室靠天井邊上,有6塊大格門和2塊小格門組成的第一道屏幛。過了廂房走廊就是堂屋了,堂屋的屏幛也由6塊大格門和2塊小格門組成。廳室和堂屋的屏幛區別,只是格門的花飾不同、寬窄有異,高低有別。格門均由天坎、地坎和抱柱支撐,地坎下面嵌着6個石墩,以防潮濕和白螞蟻蛀蝕。兩邊的廂房靠天井的走廊一側,也分別由6塊格門組成屏幛以代牆。

熊家老宅建築特色

熊家老宅的門相面朝楊菱湖,這富有靈氣的風水,對老宅來説是得天獨厚的。在橋河改道前,楊菱湖連着喬子湖與滔滔百里長湖相通。楊菱湖的水美魚肥,特別是自然生長的桂花魚、烏龜、甲魚、鯰魚等野生魚類,殊為珍稀。
野鴨、覓雞子,白鷺、紅嘴鷗、鴻雁等野生鳥類,一陣陣,一羣羣,在湖中相互追逐嬉戲。特別是在盛夏時節,荷花盛開,清香撲鼻;菱角蔓子蓋滿湖面,菱花香味沁人心扉,格外清爽宜人。一蔟蔟蒿排隨波逐浪,綠油油的蒿草迎風搖曳,構成水鄉特有的絕美畫圖。

熊家老宅榮衰之史

在熊家鼎盛時期,老宅為一正兩維。維房緊靠正屋的東西兩側,各5間。東維屋為釀酒坊。大約在清朝末年,有一段時間,酒漕蒸鍋的酒終日潺潺流淌,大小甕壇都裝滿了,沒有器皿裝了,酒就順着天井的剅眼流走了,掌酌的師傅稱這種異常現象為“神酒”,凶多吉少。
果然沒過多久,熊家祖上的家業就開始衰落了。西維屋是住人的,風水先生説,西維屋擋住了巷子的脈槓風,會導致家破人亡,就被拆除了。
在老宅的後面,有一天然土丘。以前,這土丘上建有兩排副屋,是餵養騾馬、耕牛和牲豬、雞鴨等家畜家禽,以及堆放農具和雜物用的。土丘中間長有一棵百年以上樹齡的黃檁樹,約4人合圍那麼粗,高約20來米。在黃檁樹西側,是一片鬱鬱葱葱的翠竹林;東側長有兩棵洞荊樹和一棵白檀樹。
有一棵洞荊樹後來被鋸掉,做了水車的炮葉。那棵白檀樹柴質堅硬,韓場大隊興辦榨坊時,被鋸去做了榨盒和撞杆用了。高大的黃檁樹成為熊家巷的一棵信號樹。解放前,熊家巷凡是請戲班子來唱戲,就在熊家老宅的黃檁樹上豎起用毛竹紮成的亮把,方圓四、五里路遠的鄉親們看到亮把,就到熊家巷子來看戲。
農業合作化以後,生產隊就在這棵樹上安了一根旗杆,社員們每天出工收工就以這根旗杆上的旗幟為信號,升旗為上工,降旗為收工。所以,這棵古樹一年四季是非常令人矚目的。它伴隨着熊家巷的父老鄉親,走過了30多年的集體歲月。

熊家老宅往事如夢

熊家老宅曾經經歷了無數的辛酸往事。在抗日戰爭時期,襄河失守後,日本鬼子南下攻打荊州和沙市,路過熊家巷時,有一支日本兵就住在熊家老宅裏。為躲避日本人,熊家老宅母子三人躲進獾子洞藏身,等日本人走後才回家。
在第二次國內革命戰爭時期,四川一軍閥帶領一支川軍,住在熊家老宅,有一川軍突發疾病死在熊家老宅。這支川軍走後,熊家用稻草薰了兩天兩夜,還放了一掛鞭炮驅趕晦氣。當地的地頭蛇先後多次打熊家老宅的主意,都被熊家老宅的主人—張天英一一化險為夷。
熊家老宅寬敞明亮,冬暖夏涼,成為當地村組開展公務活動的一個重要場所。在解放後的相當長一段時間裏,大隊和小隊的會議都是在這裏召開的。

熊家老宅傳説

解放初期,有一支勘測隊在熊家老宅住過一段時間,據説是為了勘測楊菱湖底的煤炭或石油。也有傳説是為了將來開挖萬城長江至沙洋漢江的兩沙運河。還有傳説是為了將來架設宜滬高壓輸電線路。在熊家老宅堂屋的小格門柱和石墩上,用紅油漆標有“0+1899”的號碼。這號碼究竟是幹什麼用的,至今仍然是個謎。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