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煽情主義

鎖定
煽情主義,是指一種突出描繪色情、暴力等的報道手法,是西方黃色新聞時期的慣用報道方法。主要手段是:繪聲繪色揭露醜聞細節;詳盡刻畫犯罪的經過和作案細節;刻意渲染色情。通過煽動讀者的情緒而獲得讀者對報紙的青睞。 [1] 
中文名
煽情主義
類    型
新聞報道的一種風格
動    力
工業革命和成熟的市場機制
產生時間
18世紀末~19世紀中期

煽情主義經濟背景

18世紀末至19世紀中期,西方一些國家的工業革命導致了一系列社會變化。飛躍發展的生產力以及成熟、規模巨大的商品經濟體系,帶來了運輸業的革命、大都市的形成、通訊業的發達、造紙以及印刷技術的突飛猛進,這些為廉價報紙的產生創造了物質條件。而成熟的市場機制的形成,則是引發廉價報刊“新聞革命”的直接原因和根本動力。在市場機制的驅動和制約下,廉價報刊的經營者遵循市場生存規則,“為了爭取大眾,他們不得不迎合大眾的實際文化水平及閲讀情趣,供給識字不多的讀者們大量的刺激性的、粗淺易懂的新聞消息;為了方便大眾,他們不得不把報刊編排得醒目悦人,以便在激烈的競爭中立於不敗之地。”這樣,廉價報刊才有可能吸引大量的廣告商,獲得豐厚的廣告收入,從而進入“良性發展循環圈”。

煽情主義政治背景

廉價報刊產生之前,西方國家經歷了一個政黨報刊時期。當時的政黨報刊致力於政治鼓動、理論宣傳,維護各黨派自身的利益,其政論文章冗長艱澀、枯燥無味。新的社會現實、新的讀者羣體以及新的技術條件都呼喚着新的報刊類型的產生。廉價報刊就是在這樣的背景下產生的。由於能夠適應各種不同背景、不同政治觀點的信息只有新聞,因此,廉價報刊就必須樹立“大眾化”的風格,以及時的、多方面的、聳人聽聞的新聞來適合當時大多數讀者的口味。

煽情主義文化背景

近代資產階級的民主化進程也是廉價報刊產生的基本動力因素。工業革命破壞了農村的自然經濟結構,迫使大量破產農民湧入城市或移民美洲,形成了新的市民、勞工階層,這當然也帶來了自由民主思想概念的普及、教育文化事業的發展以及都市化的興起。再加上生活條件在一定程度上的改善,勞工階層和大量的中小城鎮市民能夠粗通文墨,對外界的各種信息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在這樣的文化背景下,廉價報刊為爭奪受眾而奉行“煽情主義”不失為一種正確的選擇。
參考資料
  • 1.    童兵.新聞傳播學大辭典: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20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