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照相偵察

鎖定
照相偵察,用照相器材攝取目標影像,通過對照片的判讀獲取情報的光學偵察。 [1] 
中文名
照相偵察
發佈者
中國軍事百科全書編審室
按活動空間,分為地面照相偵察、海上照相偵察和空中照相偵察;按採用的技術設備,分為可見光照相偵察、紅外線成像偵察和多光譜照相偵察。照相偵察技術設備可安裝在車輛、艦船、飛機和人造衞星等載體上。可獲取敵情、地形和重要目標等情報。具有所獲情報直觀、形象、準確、及時等特點,但受自然條件和目標偽裝的影響較大。組織實施時,根據敵情、地形和作戰需要明確重點拍攝的目標和區域,規定完成任務的時間和對情報資料的要求,選擇隱蔽的往返路線、航線和良好的天氣,必要時採取掩護措施。19世紀30年代“達蓋兒式攝影法”問世不久,照相就運用於軍事。1912年,意大利使用了航空照相偵察。20世紀50年代末,出現了航天照相偵察,並於70年代中後期採用了數字式圖像傳輸技術,實現了信息傳輸的數字化,縮短了情報獲取的時間。90年代初,出現了數字相機,採用電荷耦合器件(CCD)電子成像技術,通過有線或無線通信系統,實時將彩色或黑白照片傳輸到指揮部。隨着熱成像、自適應光學技術和合成孔徑雷達技術、光電遙感技術、無線電網絡技術的不斷髮展,照相偵察效果更加顯著,時效性更強。
[2] 
參考資料
  • 1.    熊武一、周家法主編.《軍事大辭海·下》:長城出版社,2000年5月:第3074頁
  • 2.    中國軍事百科全書編審室.中國大百科全書·軍事:中國大百科出版社,2007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