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煤田

鎖定
在地質歷史發展過程中,同一地質時期形成並大致連續發育的含煤巖系分佈區稱煤田。煤田大多表現為盆地形態 ,故又稱煤盆地 。同一煤田的煤系,可以是連續的,也可以不連續,不連續分佈是由於煤系形變後長期受剝蝕的結果。根據煤系的出露情況,可將煤田分為3種類型:一是暴露式煤田。煤系出露良好,如中國大青山石枴子煤田。二是半暴露式煤田。根據下伏巖系的出露,可以圈出部分邊界的煤田,如中國開灤煤田。三是隱伏煤田。煤系大部分被掩覆,無法確定邊界的煤田,如中國蘇北的一些煤田 。
中文名
煤田
外文名
coalfield
別    名
煤盆地
類    型
暴露式、半暴露式、隱伏
形    態
盆地

目錄

煤田簡介

煤由植物遺體在地質時期形成。植物死亡後,經生物化學和地質作用,改變其物理化學性質而形成煤的過程,為成煤作用。同一般沉積礦牀一樣,煤總是呈層狀分佈。凡含有煤層的一組有地質成因聯繫的沉積岩系,稱為含煤巖系。當在一個地區內的含煤巖系具有連續發育的特點,其分佈有規律並連成一片,則該地區就形成煤田。煤田以地質成因聯繫的概念來劃分,其規模差別甚大。
由單一地質時代形成的煤系構成的煤田稱為單紀煤田,如中國撫順阜新煤田;由幾個地質時代的煤系形成的煤田稱為多紀煤田,如中國鄂爾多斯煤田。煤田由煤系蓋層基底3部分構成。根據地質構造地理環境、生產規模,一個煤田可劃分為若干個煤礦區煤產地,一個礦區又可分為若干個井田。
世界級大煤田
陝北侏羅紀煤田:1982年12月8日,我國地質工作者在陝北毛烏素沙漠深處發現了一個世界級大煤田——陝北侏羅紀煤田 [1] 陝西省煤田地質局一八五隊提交的《陝北侏羅紀煤田榆神府勘探區普查找煤地質報告》,向世界宣佈:陝北榆神府地區發現大煤田,初步 [2]  探明的儲量達877億噸,而且是低灰、低硫、低磷、高發熱量的優質動力煤和優質化工原料 [1] 

煤田構成

煤田 煤田
通常一個煤田的構成有3部分,即含煤巖系、蓋層和基底。普查勘探以及開發過程中,對含煤巖系、蓋層和基底全面進行研究,蓋層的巖性和厚度是選擇勘探手段和開拓方式的決定性因素之一。根據含煤巖系的構造形態特徵,可以劃分煤田的構造形態類型。多數煤田為向斜和複式向斜構造,或呈平緩開闊、簡單的向斜,如中國 山西沁水煤田;或呈強烈、緊閉的複式褶皺,並被許多斷裂所複雜化,如中國東南各省的古生代煤田。有的煤田則以斷塊構造為主。

煤田資源

煤田 煤田
由單一地質時代的含煤巖系形成的煤田稱單紀煤田,如撫順、阜新煤田。由幾個地質時代的含煤巖系形成的煤田,稱多紀煤田,如鄂爾多斯煤田,包括石炭-二疊紀、三疊紀侏羅紀3套含煤巖系。中國煤炭資源豐富,煤田分佈遍及各省區,含煤巖系從石炭紀第四紀早期都有分佈。世界上煤炭儲量豐富,煤田眾多,地質儲量2000億噸以上的大煤田就有20多個,有名的有連斯克 ( 俄羅斯 )、鄂爾多斯 (中國)和阿巴拉契亞 (美國)等煤田。煤田面積一般由幾十至幾萬平方千米,世界上面積最大的煤田為俄羅斯的通古斯煤田,面積約104.5萬平方千米,地質儲量約20890億噸。
煤田的地理分佈以亞洲最多,北美次之。中國領域內分佈着數以百計的煤田,是世界上煤資源量最為豐富的國家之一。

煤田分佈

地區分佈廣而且有經濟可採價值的煤層。包括正在 開採的煤田,以及現在尚未開採的煤貯量大、質優、分佈廣的煤區。與此相反, 煤層小且呈點狀分佈,沒有重要經濟意義的叫做含煤地。
世界的主要煤田大多分佈在大陸的中央地區,特別是在各古老大地塊上形成許多重要煤田。如美 國大陸的中東部;從英國開始,經荷蘭、比利時而至聯邦德國西部的大煤炭 堆積盆地;蘇聯的頓巴斯、庫茲巴斯、卡拉幹達煤田; 中國的華北、東北煤 田帶;印度東部煤區;澳大利亞西部煤區等。
從地質時代看,世界煤田的 2/3屬古生代,大部分佈於北半球。其餘1/3為中生代和新生代煤田,南北半 球皆有。根據聯合國統計,1981年世界煤炭總貯量為9200億噸,其中美國佔 24.1%,中國佔21.7%,蘇聯佔14.8%,南非佔12.2%,波蘭佔6.5%,澳 大利亞佔5.3%,聯邦德國佔4.8%,印度佔2.9%,其他國家佔6.5%。1983 年世界煤炭產量為28.97億噸,其中中國佔22.9%,美國佔22.8%,蘇聯佔 19.2%,波蘭佔6.7%,南非佔5.0%,印度佔4.8%,英國佔4.0%,澳大利 亞佔3.4%,聯邦德國佔3.1%,其他國家佔8.1%。我國是世界最大煤炭生 產國,年產1000萬噸以上的大煤田有12個:雞西鶴崗雙鴨山七台河撫順阜新開灤煤礦峯峯大同陽泉西山淮北徐州、平頂山;500~1000萬噸的中 等煤田13個。
藍色為陝北侏羅紀煤田 藍色為陝北侏羅紀煤田 [2]

煤田普查

尋找煤田並對煤炭資源作初步評價的地質勘查階段。它是應用地質學的一個分支。煤田普查一般是在區域地質調查煤田預測的基礎上進行的煤田地質工作。它的主要任務是尋找煤炭資源,並對工作地區有無開發建設的價值作出評價,為煤炭工業的遠景規劃和下一階段的勘探工作提供地質依據。
工作中要研究找煤的地質前提(基礎、準則、依據)和地質標誌;獲取地質資料的有效技術手段和適用條許;制定經濟有效的工作方法,如工作階段的劃分及程序,不同技術手段的配合方式及其影響因素,各種樣品的代表性和最經濟合理的取樣方案,取樣、編錄、儲量計算和其他地質研究方法的改進等。
實際工作中,往往根據條件和需要,把煤田普查分為初步普查詳細普查兩個步驟。初步普查要求查明工作區的地層層序、含煤地層時代,瞭解含煤地層的分佈範圍和煤層層數、厚度和埋藏深度,初步瞭解工作區的構造形態和煤種、煤質等;詳細普查要求查明地層層序和含煤地層時代,詳細劃分含煤地層,詳細瞭解可採煤層的層數、層位、厚度和煤層分佈範圍,初步查明勘探區的構造形態,瞭解可採煤層的煤質特徵等。
中國東部絕大部分地區和西部一些地區,已經完成比例尺為1:20萬的區域地質調查。1973年以來,全國各省、市、自治區再次進行了比例尺為1:50萬至1:20萬(部分地區為1:5萬)的煤田預測,為煤田普查奠定了基礎。
基岩裸露地區,煤田普查地質測量為主,配合槽探、淺井探、老窯和生產井的地質調查,並以少量鑽探控制深部地質條件,按需要做一部分地面物探。基岩露頭極少或全掩蓋區,煤田普查要詳細研究區域地質規律,以地球物理勘探(物探)為主配以鑽探,物探線與鑽探線應儘可能重合,以利於相互驗證和補充,更準確地控制地質條件。隨着工作的進展,逐步編制出相應比例尺的基岩地質圖(見地質填圖地質編錄)。
煤田普查應充分利用遙感遙測、航空攝影的資料和應用數學分析獲取各種地質信息,並注意煤成氣及各種礦產的綜合普查、綜合評價。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