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煤炭科學研究總院重慶分院

鎖定
煤炭科學研究總院重慶分院(簡稱“重慶煤科院”)成立於1965年,隸屬於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所屬的煤炭科學研究總院,位於重慶市沙坪壩區
中文名
煤炭科學研究總院重慶分院
簡    稱
重慶煤科院
成立時間
1965年
佔    地
30.4公頃
位    於
重慶市沙坪壩區

煤炭科學研究總院重慶分院規模

煤炭科學研究總院重慶分院佔地30.4公頃,註冊資金3051.2萬元,總資產4億元。1999年7月轉製為科技型企業,主要從事工業安全和環境保護等領域的技術研究、產品開發製造及經營。
重慶煤科院專業技術實力雄厚,擁有一支高素質的科技人才隊伍,特別是在工業安全領域內擁有較強的技術優勢和人才優勢,現有員工1550人,專業技術人員907人,其中研究員42人、高級工程師172人、工程師205人。重慶煤科院是教育部批准的安全技術與工程博士學位,安全技術與工程碩士學位、採礦工程碩士學位授予單位,現有博士15人,碩士84人,並於2006年設立博士後科研工作站
重慶煤科院是煤炭行業唯一的煤礦安全技術國家工程研究中心的依託單位,國家煤礦防塵通風安全產品質量監督檢驗中心、國家礦山安全計量站的掛靠單位。擁有甲級工程諮詢、工程設計、工程勘察、安全評價、計算機信息系統集成、無損檢測、地質勘查、安全生產培訓、高壓容器製造等資質。

煤炭科學研究總院重慶分院主要職責

重慶煤科院主要從事瓦斯通風防滅火研究、粉塵環保研究、工業防隔爆研究、岩土工程研究、安全儀器儀表和檢測監控系統的開發研究、安全裝備開發研究、救護技術及產品的開發研究、工程塑料應用開發研究等。另外還擁有重慶科林安全生產諮詢事務所專門從事安全事故分析調查與驗證、危險源評價、檢測與監控、安全生產評價。
重慶煤科院擁有一流的實驗設施。有亞太地區規模最大、我國唯一的氣體粉塵爆炸試驗巷道;有礦井粉塵、通風和火災試驗巷道;還建有瓦斯及煤層氣開發利用、高壓水射流、通風防滅火、工程檢測物理勘探技術、瓦斯煤塵爆炸防治技術、大氣環境治理、安全防護等重點實驗室。
在產品開發、生產及技術服務方面。重慶煤科院具有研究、生產製造、質量檢驗和技術服務的綜合實力。建院以來,先後承擔完成了國家重大科技攻關項目、行業重點項目及省市科研項目720餘項,其中210餘項獲國家發明獎和國家、部省市科技進步獎,30餘項獲國家專利,初步形成瓦斯治理及突出防治、瓦斯抽放及利用、氣體粉塵爆炸防治、火災防治、塵害治理、礦井通風、安全防護、安全儀表、安全裝備、安全檢測、工程物探、工程塑料、安全評價、資源開發與利用等成龍配套的技術和裝備。

煤炭科學研究總院重慶分院合作交流

開展了廣泛的國際學術交流。與美、英、日、法、德、波、俄、澳、加拿大、南非、烏克蘭等國保持着長期的科技合作與交流,成功舉辦了’98國際採礦安全與健康學術會議,在國內外享有很高的聲譽。在國內,還廣泛開展與國內各大礦務局、煤礦企業以及中國礦業大學、南京理工大學等高校的合作研究。同時還主辦面向國內外公開發行的國家級科技期刊——《礦業安全與環保》(原名《煤炭工程師》)雜誌,發行範圍遍佈全國各地煤礦和非煤礦山的企事業單位、管理部門、科研院所、大專院校、圖書館及圖書信息部門。
為了加快企業的快速發展,根據國內外經濟發展形勢和自身的實際發展情況,重慶煤科院制定了的“3510”戰略發展規劃,即圍繞“火災爆炸、煤巖動力災害、毒氣塵熱害”三大專業,重點建設“安全工程、安全儀表、安全裝備、安全防護、工程塑料”五大產業,到2010年實現收入10億元。
隨着我國人民物質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和安全環保意識日益增強,國家、企業及人民對安全生產和環境保護愈來愈重視,重慶煤科院面臨着前所未有的歷史機遇。重慶煤科人正以誠信、協作、求實、創新的嶄新姿態,昂首闊步迎接工業安全和環境保護領域新的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