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煤油爐

鎖定
煤油爐,粵語稱火水爐,是明火煮食的爐具。其燃料是煤油,出現於1880年代,由F. W. Linqvist發明。初出現時是一種方便的煮食工具,取代了燒柴、炭的傳統爐具。在已發展國家和地區,因為氣體爐和電磁爐的普及,火水爐已較少在家庭中使用,但仍然經常出現於貧困及有長者居住的家庭,因為煮食成本便宜,也是登山遠足和露營常用的爐具。在發展中國家,不少家庭仍然使用火水爐煮食。
中文名
煤油爐
用    途
煮食
燃    料
煤油
發明人
F. W. Linqvist

煤油爐結構特點

火水爐以鐵皮為主,基座有個鐵箱,注滿火水。火水由十數條線(燈芯)吸引至火水爐的頂部。 在生火煮食前,用家用火柴打火機點火,給火水爐頭露出半寸的棉線點燃,放上水煲之類。火水爐通常是藍色綠色,有圓型及方型兩種。

煤油爐使用安全

火水爐的燃料煤油時有用幹,要不時添加,在添加期間,生火要暫停,否則容易發生危險。煤油爐使用的燃料是可燃液體煤油,如不慎將煤油爐碰翻遇明火就會起火;使用時沒有熄火就向爐內加油,油蒸汽遇高熱或火焰也會起火;煤油中摻入了汽油或用汽油代替煤油做燃料,汽油迅速氣化,與空氣混合後,形成爆炸性的混合物,在點火使用時,就有發生爆炸燃燒的危險。
煤油爐應放置在不易受到碰撞的地方,附近不得存放可燃物;加註煤油必須在爐火熄滅、爐體不熱時操作;灑在爐體上或溢流到外面的油,要及時擦拭乾淨;不得將汽油摻入煤油內混燒,更不能用汽油或其他低閃點易燃液體代替煤油做燃料;捻芯爐在更換捻芯時,要使用與原來粗細相同的棉紗;氣化爐的儲油罐內油量不得超過四分之三,打氣不宜過多,當油氣化後,先點火再打開閥門放氣;要經常檢查油管,如有損壞應及時更換;使用煤油爐時,人不得離開,不准許小孩子玩弄或單獨使用煤油爐;煤油爐用完要徹底冷卻後,再裝進箱子或盒子內存放。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