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煙台公交

鎖定
煙台公交(Yantai Public Transport),是服務於中國山東省煙台市(芝罘區福山區萊山區牟平區、不含蓬萊區)的城市道路公共交通系統,其第一條線路開通於1934年。
截至2020年底,煙台公交線路185條,總里程4000多公里,營運公交車2555輛(含新能源車1505輛,佔公交車總數58.9%)。
2020年,煙台公交客運量1.93億人次 [26] 
中文名
煙台公交
外文名
Yantai Public Transport
公交類型
城市公交
所屬地區
中國山東省煙台市
車隊規模
0.48 萬
線網長度
約 4000 km
年客運量
約 1.93 億人次(2020年) [26] 
報站語言
普通話、部分線路和車站提供英語
車票價格
1 元(單一票制,市區常規公交線路) [1] 
管理規章
《煙台市城市公交車乘坐規則》
運營機構
煙台市公交集團有限公司

煙台公交歷史沿革

煙台公交通始於20世紀30年代。1934年,“營業公共汽車社”在煙台首先開闢了一條東口至通伸村的市內線路,成為煙台市公交線路的“雛形” [5] 
1956年,煙台市第一次創建了國營公共交通,由煙台市搬運公司兼營,當年3月開闢了原火車站至虹口路的一條市內線路 [2] 
1962年, 煙台市公共汽車公司正式成立,9輛客車、4輛代客貨車支撐起了一條市內線路和五條近郊線路。
1965年,煙台公交月票誕生 [5] 
1976年6月,自行組裝的第一輛鉸鏈式公共汽車投入使用,開啓了煙台“大通道”公交車運營時代。
1985年8月,市政府批准成立煙台市客運交通管理辦公室,主要負責市區內公交客運的組織、協調、調度和管理工作,辦公室設在煙台市公共交通公司。煙台市客運交通管理辦公室組織17個單位的37輛大客車,以“聯户包線”“鄰户代勤”“客地捎腳”“幹線高峯聯運”等方式,參加公共交通營運。
1987年4月,煙台市公共交通公司改歸煙台市交通局管轄,隸屬於煙台市汽車運輸公司領導和管理。9月,煙台經濟技術開發區公共交通公司成立,市區公交企業增至2家。至1987年末,廠礦企業等社會車輛逐步退出市區公交聯運。11月29日,煙台市實施《盲人乘車證》,盲人持證免費乘坐市內公共汽車。
1990年5月,煙台市公共交通公司劃歸煙台市城鄉建設委員會管理。
1993年,市區第一條中巴(小公共汽車)線路開通,以其方便、靈活的運營方式,受到市民歡迎。隨後,公車承包、租賃經營、合資經營、合作經營等方式應運而生,中巴車如雨後春筍般發展起來。由於市區公交客運逐步取消財政補貼。為籌措公交發展資金,解決市民出行難題,公交企業嘗試社會資本辦公交。因此,小公共汽車發展迅速,公車承包、租賃經營、合資經營、合作經營等方式應運而生。這一時期,煙台市公共交通公司主要有4種經營方式:一是車輛個人經營,該公司20條中巴線路的422輛中巴產權全部歸屬個人。二是合作經營,如2路、7路、8路、26路。其中,7路與佳木斯牧工商集團合作經營,26路與禹城公交合作經營,2路、8路與煙台宏安廣告公司合作經營,上述合作單位又將4條線路的100輛車賣給個人經營。三是合資經營,公司與澳門合資,成立通達巴士有限公司,經營1路大巴。四是租賃經營,由公司內部職工租賃經營5路、9路。其他公交企業大都採用車輛售交個人經營模式 [2] 
2001年開始,煙台市區公交實行集約化改造,逐步淘汰中巴,發展大巴公交車,優化公交線網,從經營機制上提升公交服務質量 [2] 
2002年,煙台市實施“中巴退市”工程,以公交中巴車退市更新公交大巴車為契機,推進市區公交客運經營體制改革。通過政府出資補貼、企業自籌資金等方式,根據線路個體承包到期年限、分批次、分線路將公交線路經營權由個體收回國有,公交企業實行統一購置車輛、統一調配管理、統一服務規範、統一營運調度的企業化運營模式 [2]  。7月,26輛牡丹牌大型客車替代21輛小公共煙台公交3路的客運任務,成為市區公交客運第一條中巴換大巴並實行集約化經營的線路 [5] 
2003年11月,煙台市公共交通總公司與煙台市出租汽車公司整合重組,成立煙台城市公交總公司。 12月,煙台城市公交總公司發行智能IC卡,解決了乘客兑換零幣的麻煩,推動煙台公交信息化邁上新台階。 [2] 
2005年11月5日上午,煙台市區公交中巴退市慶典儀式在煙台汽車總站廣場隆重舉行。按照“一年打基礎,兩年上水平,三年大變樣”的目標,煙台市區中巴車退市工作完成,累計投資1.5億元,完成27條線路的644輛中巴退市工作,更新環保大巴車649輛。市區公交客運經營體制得到全面理順,公交線路全部實現集約化經營、公司化管理,市轄六區範圍內基本形成“一區一家公交企業”的市場格局,公交行業整體服務水平明顯提升。 [3] 
2005年11月5日,煙台市區公交中巴退市慶典 2005年11月5日,煙台市區公交中巴退市慶典
2007年2月13日,30輛尾氣排放達到國際歐III標準的奧運環保型公交車在煙台公交1路運營,使得煙台成為繼北京、深圳之後全國第3個使用車輛尾氣排放達到歐III標準公交車的城市 [6] 
煙台奧運公交 黃海BOB造型DD6129S24 煙台奧運公交 黃海BOB造型DD6129S24
2008年3月16日,煙台公交8路全部更換為天然氣車,成為煙台市首條綠色公交線路。10月,煙台市城市公交總公司所屬道路客運車輛資產與煙台交運集團所屬的煙台至牟平線路車輛資產進行置換,開通青年路汽車站經濱海線到達牟平客運站的煙台公交61路和青年路汽車站經成龍線到達牟平汽車站的煙台公交62路,結束了牟平區至芝罘區沒有公交線路的歷史。 [2] 
2009年1月15日,煙台公交35路正式投入營運,成為福山區第一條實行集約化管理的公交線路。
煙台市公交集團 煙台市公交集團
2010年11月,煙台市牟平區客車運輸公司劃轉給煙台市公交集團有限公司。
2011年8月,市公交集團收購煙台市萊山公共汽車交通有限公司和煙台市福山區福海公交客運有限公司 [4]  2家民營公交企業,市區公交企業由8家整合為3家,即煙台市公交集團有限公司、煙台經濟技術開發區公共交通集團有限公司、煙台市福山區道路運輸總公司。10月14日,闊別4年之久的煙台公交17路雙層大巴重新上線。
17路雙層,亞星JS6111SHCJ型 17路雙層,亞星JS6111SHCJ型
2012年,福山區先後開通福山至東廳303路,鬥餘公交場站至福山交警大隊公交場站308路,東廳至張格莊309路,鬥餘公交場站至遲家310路,門樓至張格莊311路等公交線路,黃務至回裏胡家夼公交場站77路。
2014年7月23日上午,由煙台經濟技術開發區公共交通公司投入的21輛插電式氣電混合動力新能源公交車在我市全新亮相,23路成為煙台市第一條正式運營的新能源公交線 [7] 
2015年11月,煙台市首座純電動公交車充電站在奇泉路場站建成並。投入使用 [24] 
2016年11月4日,山東省首座太陽能光伏充電站在高新區場站落成並投入使用 [22]  。11月26日,開通煙台首條微循環公交線路——煙台公交101路 [23] 
2017年12月9日,“中國紅”純電動空調公交車開始在煙台公交1路公交線路運營。
1路 1路
2018年4月2日,煙台公交開通移動支付服務 [10] 
2019年1月1日,煙台六區152條常規公交線路正式實行一元一票制 [8]  。10月30日,煙台公交集團購置的20台新能源純電動雙層空調公交車正式在17路投入運營。11月3日,1路18米"大通道"公交重返煙台南大街。
2021年1月1日,60週歲及以上的老年人可以憑居民身份證等有效證件免費乘坐煙台公交。 [21] 
2022年5月19日,煙台市委統戰部、市民族宗教局、煙台公交集團共同打造的首批6台“民族團結號”主題公交車在膠東文化廣場舉行了啓動儀式。 [29] 
2022年11月25日,煙台公交正式開通調整103路、108路、105路三條微循環線路。 [30] 
1路和17路

煙台公交公交類型

煙台公交常規公交

據煙台公交官網2021年12月查詢,煙台公交線路185條,總里程4000多公里,公交車2555輛,新能源車1505輛,佔公交車總數58.9% [26] 
*注:煙台市常規公交線路收錄於煙台市公交線路詞條中。
煙台公交 煙台公交

煙台公交微循環公交

2016年11月26日,煙台公交集團開通福泰公交場站至西口的101路微循環公交線路 [23]  。至此,1開頭的三位數是微循環線路。
煙台微循環公交線路
線路
首末站
首末站
備註
福泰場站
西口
/
東里場站
大東社區
煙台公交105路
上海灘花園場站
上海灘花園場站
煙台公交107路
朱塂堡
初家湯
煙台公交107路
朱塂堡
要捷
要捷區間
煙台大學西門
煙台大學南校區
/

煙台公交特色公交

煙台公交高鐵巴士

2014年12月28日,青榮城際鐵路投入運營。為有效對接服務城際鐵路,提升綜合運輸服務效能,為市民出行提供安全暢通、便捷舒適、經濟高效的換乘渠道,煙台交通運輸部門超前謀劃,採取有力措施,新開通3條“高鐵巴士”線路,專門服務煙台南站。高鐵巴士採用“大站快車”運營方式。“城鐵K1”路,芝罘區旅遊大世界至城鐵南站;“城鐵K2”路,位於開發區的煙台汽車西站至城鐵南站;“城鐵K3”路,福山區西拓區公交場站至城鐵南站 [12] 
2015年2月6日,煙台市運管處重新對高鐵巴士三條線路的走向、站點設置和班次等進行優化調整 [11] 
2017年1月17日,煙台公交36路延伸至煙台南站,由於與高鐵巴士3號線的過度重複,36路延伸之日起高鐵巴士3號線停運 [13] 
2020年8月18日 高鐵巴士1號線調整終點站至海濱小區場站 [14] 
高鐵巴士
線路
起始站
終點站
煙台南站
海濱小區場站
煙台南站
汽車西站

煙台公交旅遊公交

為進一步提升城鄉公交服務均等化水平和公共交通服務全市旅遊經濟的能力,2014年3月22日,正式開通運營遊1路——火車站北廣場至昆嵛山國家森林公園公交旅遊專線。
截至2020年底,共有5條旅遊公交線路。
線路
起點站
終點站
票價
備註
煙台公交遊1路
火車站北廣場
昆嵛山國家森林公園
車票+門票套票50元
北線
煙台公交遊1路
火車站北廣場
無染寺
車票+門票套票50元
南線
煙台公交遊2路
宮家島
國露寺
單一票價1元
/ 
煙台公交遊6路
天馬相城客運站
龍海家園場站
單一票價2元
煙台旅遊觀光巴士
火車站北廣場
養馬島孫家疃場站
單一票價2元
煙台紅色記憶公交專線
火車站北廣場
楊子榮革命紀念館
單一票價2元

煙台公交定製公交

2018年10月29日, 從牟平區直達芝罘區的D001路“定製公交”線路開通試運行,市民可在兩區間一站直達 [16] 
為滿足煙台廣大市民多元化的通勤需求,2019年9月16日,煙台公交集團聯合小碼聯城共同打造的定製公交正式開通 [17] 

煙台公交接駁公交

為優化公交線網布局,增強公交通行密度和通達深度,積極探索推出接駁公交運營新模式,根據線網優化進度和客流實際需求,開通接駁公交線路,與常規公交相比,接駁公交具有“路程短、發車頻、速度快、客流相對集中”等優勢,彌補部分區域巷深路窄、常規公交無法深入覆蓋的缺口,快速將市民免費運送到首末換乘站和市區主幹道,實現與常規公交的有效銜接,真正解決市民出行“最後一公里”問題。
截至2020年底,已在芝罘區、福山區、萊山區、開發區開通7條接駁公交線路 [15]  [28] 
煙台接駁公交線路
線路
起點站
終點站
煙台公交接駁1路
煙台人才市場
竹林寺
煙台公交接駁2路
煙台人才市場
竹林南路山海路
煙台公交接駁3路
清洋汽車站
清洋汽車站
煙台公交接駁7路
小沙埠
璽萌住宅小區
煙台公交接駁8路
幸福中路場站
福泰場站
煙台公交接駁9路
天馬相城客運站
天馬相城客運站
煙台公交接駁10路
逸品香山
安吉村

煙台公交運營情況

  • 運營統計
煙台市區公交營運車輛與運客量統計
年份
市區公交營運車輛(輛)
運客量(億人次)
2016
1934
2.8
2017
2090
3.1
2018
2158
3.2
2019
2305
3.0
2020
/
1.93
數據來源: [9]  [26] 

煙台公交乘坐導引

煙台公交票務指南

煙台市區常規公交線路全部實行“一票制”,即不論線路里程長短,是否空調車,乘車票價均為1元/人次 [20] 

煙台公交煙台市民卡

煙台市民卡是由煙台市人民政府批准發放的實名制卡。截至2020年底,已提供了實體卡、虛擬卡(支付寶碼+微信碼)和手機集成市民卡三種載體,實現了實體卡片網上申領。支持手機貼卡充值、公交站亭充值、銀行圈存等多種充值方式。應用領域涉及公共交通、班車、校車、考勤、食堂就餐等領域,為煙台智慧城市建設發揮着重要的支撐作用 [27] 

煙台公交文化特色

煙台公交標識文化

為進一步實現“新時代、新動能、新公交”的發展理念,煙台公交集團重新對LOGO進行了設計,自2019年6月11日起,在全集團公司所有企業和領域啓用新LOGO。
標誌基本造型源於“公交”首字母“GJ”變形組合,具體由三部分構成:上方“心形”代表“愛心”,下方“心形”代表“責任心”,中間 “月牙形”代表“愛心傳遞”,寓意公交人與乘客心連心,與政府心連心。同時,造型整體融會貫通,形似互聯網標誌 “e”,體現建設智慧公交,實現互聯互通的發展目標。標誌色彩由中國紅、沉穩灰組成,紅色寓意熱情、進取,代表追求幸福,奉獻愛心;灰色寓意樸實、擔當,代表腳踏實地、為民服務。標誌整體彰顯出新時代、新公交的煙台“幸福公交”特色,體現 “和諧、包容、團結、奉獻”的公交人精神 [19] 
煙台公交Logo新舊對比圖 煙台公交Logo新舊對比圖

煙台公交服務品牌

煙台公交1路——“NO.1”
煙台公交2路——“愛心敬老線”
煙台公交9路——“真情9久”
煙台公交17路——“愛在17,愛在一起”
煙台公交21路——“愛一路”關愛一路 相伴一路
煙台公交61路——“藍色61--濱海相伴”
煙台公交109路——”青春109“ [18] 
“愛心敬老線”

煙台公交建設規劃

2020年10月,《煙台市區公交線網整合優化提升規劃》審議通過,線網規劃方案指出,依託手機信令等大數據分析,結合煙台組團空間形態,考慮軌道交通及近期城市重點建設項目,提出“走廊+區域”的總體思路。“走廊”是指通過手機信令、公交刷卡等大數據分析識別出的基於14條客流較大道路的公交走廊,包括南大街、觀海路、二馬路、迎春大街、長江路等;“區域”是指走廊輻射聯繫的周邊區域,以及乘客反映乘車難區域、城市發展新區等。圍繞總體思路,提出“3+1”線網結構佈局,“3”即快線、幹線、支(微循環)線3級線網,“1”即多元特色公交(夜間、旅遊、定製等),增加線路通達深度和覆蓋,強化換乘銜接,解決乘車不便等問題,滿足市民日益增長的多元化出行需求。
規劃至2022年,煙台市擬新增線路41條,調整線路37條,撤銷線路5條,市區線路總規模達206條(快線15條,幹線121條,支線70條)。在配套保障措施方面,煙台市將根據不同線路客流特徵,優化車型結構配置和運營調度組織,縮短髮車間隔,解決候車時間長、乘車擠等問題,提升車輛運營效率。規劃建設公交樞紐7處,公交場站12處;改造提升港城大街、大海陽路等10條道路公交站點,提高乘客候車環境及設施保障能力。
《規劃》實施後,“將建立“與城市發展相匹配、與客流需求相適應、乘客滿意、運營高效的公共交通體系”。市區線路總長度增長12%,中心城區站點500米覆蓋達到98%,公交分擔率達到24%;公交專用道達到210公里並形成網絡;以火車站為中心公交“1小時”出行圈覆蓋中心城區80%以上區域;萬人擁有公交車達19標台,公交進場率達到83% [25] 
建設規劃
參考資料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