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焦達峯

鎖定
焦達峯(1887一1911),原名大鵬,字鞠蘇,湖南瀏陽人。1904年加入哥老會,1906年留學日本,加入同盟會。1907年被推為同盟會調查部長,並與張百祥、孫武等在日本成立共進會。1909年回國在漢口設立共進會總部。1911年武昌起義後,與陳作新組織湖南會黨與新軍響應,攻佔長沙,成立湖南軍政府,被推為都督。10月31日立憲派譚延闓策動新軍管帶梅馨發動政變,與陳作新同時被害。 [2] 
別    名
焦鞠蓀
出生地
湖南瀏陽
出生日期
1886年
逝世日期
1911年
主要成就
組織會黨及新軍積極響應武昌起義
主要成就
湖南軍政府都督
派遣新軍主力進援武漢
本    名
焦達峯
國    籍
中國
民    族
畢業院校
長沙高等普通學堂預備科

焦達峯人物生平

焦達峯,原名大鵬,字鞠蓀,湖南瀏陽人,1886年(清光緒十二年)生。家有土地五百餘畝,父親擔任過地方上的團總。焦達峯五歲入私塾,十五歲上瀏陽高等小學,十八歲加入哥老會,受到反清思想的影響,隨後轉入長沙高等普通學堂預備科肆業,與禹之謨交好,受禹及當時革命形勢的影響,傾向革命。 [1] 
1906年,焦達峯參加了萍、瀏、醴起義,曾任起義將領李金奇的參謀。起義失敗後逃往日本,入東斌學校學習軍事,不久加入同盟會。1907年任同盟會調查部長,專門從事聯絡各省秘密會黨的工作。 [1] 
這時,同盟會的活動正集中於華南地區,對長江流域各省注意不夠。焦達峯認為同盟會的行動舒緩,革命應從“腹地”發動,於是聯合四川張百祥、江西鄧文犟、湖北劉公等共同組織秘密團體共進會,準備聯絡長江流域秘密會黨,聚集力量,在中部省區發動起義。共進會1907年8月正式成立於東京,仍擁戴孫中山為領袖,宗旨與同盟會也基本相同,但將“平均地權”改為“平均人權”,以便易為會黨所接受。 [1] 
1909年初,焦達峯由共進會推派回國進行革命活動。到漢口後,和孫武等研究了在兩湖開展革命辦法。4月,他們在漢口法租界設立了共進會總機關,並在武昌設了分機關。 [1] 
同年8月,焦達峯化名左耀國回到湖南,在長沙設立了共進會機關部,並密赴瀏陽、醴陵和江西萍鄉一帶活動,聯絡會黨。此後,他一面與楊任等在湖南積極從事革命活動,在農民中進行了大量的宣傳和組織工作,同時往來於湘鄂之間,加強兩湖革命黨人的聯繫。半年後,組織起來的會眾達一千數百人。 [1] 
1911年4月廣州起義失敗後,焦達峯到武漢。這時,譚人鳳也從香港來到武漢,經與譚人鳳以及當時在湖北的居正、孫武等商議決定,繼續加緊兩湖革命發動準備,“如湖北首先起義,則湖南即日響應;湖南首先起義,則湖北即日響應”。10月,武昌首先起義勝利,給湖南革命黨人以很大鼓舞。在湖北革命的推動下,焦達峯負責聯絡會黨,陳作新運動新軍,積極準備起義。1911年10月22日晨,焦達峯和陳作新率領駐在長沙城外的新軍革命士兵分兩路攻人城內,與城裏巡防營革命士兵會合,佔領了諮議局、軍裝局和巡撫衙門。湖南巡撫餘誠格聞變潛逃,中路巡防營統領黃忠浩和幾個清吏頑抗被殺,湖南起義迅速獲得勝利。當晚,參與起義的各界代表在諮議局舉行會議,在革命黨人特別是新軍代表的支持下,會議公舉焦達峯為都督,陳作新為副都督,建立了由革命黨人為主體的湖南軍政府。軍政府成立後,焦達峯把支援武漢戰爭作為首要任務。三日內,招募新兵六千人,並派遣了由王隆中率領的新編獨立第一協出師援鄂。 [1] 
湖南起義成功,軍政府一成立,立憲派馬上就發起了對以焦達峯、陳作新為首的革命黨人的進攻。還在起義前,以湖南諮議局長譚延闓為首的一些立憲派人物,看到革命不可避免,分別表示“傾向”或“贊成”革命,混入革命營壘。他們提出“文明革命”,要求“勿擾亂秩序”。譚延闓宣稱:“文明革命與草寇異,當與巨家世族、軍界長官同心努力而後可。”立憲黨人力圖篡奪革命的領導權,以便維護舊的統治秩序。10月22日起義勝利的當晚。在諮議局舉行的會議上,立憲黨人即想推舉譚延闓為都督,沒有得逞。焦達峯、陳作新被選為正、副都督後,23日,他們以“模仿英國立憲之精神”為名,迫使焦達峯接受了成立一個參議院的要求,以譚延閭為院長,參議院議員大多數為原諮議局議員。它的職權規定,凡都督發佈重要命令都要經參議院同意才能執行,參議院則可自行議決事項交都督執行。但立憲黨人並不以此為滿足,25日,他們又要求按照湖北接受立憲黨人參加政府的先例,于都督下分設軍政、民政兩部,由譚延閭任民政部長,黃鸞鳴任軍政部長,實行“軍民分治”,以削弱都督職權。焦達峯等對立憲派的篡權野心認識不清,一味妥協,同意了他們的要求。這樣,正副都督形同虛設,立憲派實際上已控制了湖南政權。 [1] 
這時譚人鳳回到湖南,看到都督大權旁落,焦達峯成了立憲派的“籠中之鳥”,主張取消參議院及兩部,由都督掌握一切,採取果斷措施,給立憲派以有力制裁,但不為焦達峯所採納。焦達峯説:“我為種族革命,凡我族之附義者,不問其曾為官僚,抑為紳士,餘皆容之。”陳作新也持同樣看法,認為大家都是漢族,“如家人聚首”,不必戒備。焦達峯、陳作新等對立憲派的進攻,完全失去了警惕性。他們思想上的弱點,加上當時新軍革命隊伍被調往湖北支援戰爭,失去了防禦力量,就給立憲派以可乘之機。事先,立憲黨人已暗中攻擊焦達峯是“會匪”首領,製造謠言,挑撥新軍與焦、陳的關係,鼓動舊軍人為黃忠浩復仇。隨後他們在一次秘密會議上,決定由原新軍五十標第二營管帶梅馨策動一部分軍隊來發動謀殺焦、陳的流血政變。 [1] 
1911年10月31日,立憲派先煽動一部分人到長沙北門外和豐火柴公司鬧事,製造了和豐公司紙幣擠兑風潮。與此同時,梅馨則分兵兩隊:一隊埋伏於和豐公司附近,一隊做圍攻都督府的準備。和豐擠兑風潮發生後,立憲派詭請都督親往彈壓,焦達峯派副都督陳作新前往調處,遭到伏兵襲擊,被亂刀砍死。隨後,梅馨又指揮所部,聲稱為黃忠浩報仇,衝進都督府,將焦達峯殺害。焦、陳被害後,立憲派的首領譚延闓隨即被擁戴當上了都督。接着湖南常德、湘潭、寶慶等地也相繼發生了類似的反革命政變,許多革命黨人被誘殺。革命派掌握的政權很快便落到了立憲派手裏。 [1] 

焦達峯後世紀念

1912年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統孫中山追授其為大將軍,是年公葬於嶽麓山焦達峯墓,位於長沙市嶽麓山主嶺。1983年公佈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3] 
參考資料
  • 1.    中國社會科學院近代史研究所:《中華民國史·人物傳 卷3》,中華書局,2011年,第1512-1515頁
  • 2.    張海赴等主編,中華英烈詞典 1840-1990,軍事譯文出版社,1991.08,第850頁
  • 3.    湖南省文物局編,湖南名人故居與遺蹟圖典,嶽麓書社,2015.12,第195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