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焦桐琴

鎖定
焦桐琴(1886—1920),焦桐琴,字友邕,清代光緒十二年(1886年)8,青海樂都縣馬營鄉大灣塘山莊人幼年在灣塘私墊讀書,兄弟三人,排行老二,兄發昌,弟發鵬,烈士發科,兄發昌曾在劉伯承元帥處任過職。一九〇二年焦桐琴到了四川,參加了同盟會所領導的會黨武裝。一九二〇年,焦桐琴升任為中校營長,在黃滸鎮戰役中,焦率部與軍閥兵戰,力戰身亡,時年三十九歲。 [1] 
(概述圖來源於 [2] 
中文名
焦桐琴
國    籍
中國
民    族
漢族
出生日期
1886年
逝世日期
1920年
職    業
革命家
出生地
青海省樂都縣

焦桐琴人物生平

焦桐琴,字友邕,清代光緒十二年(1886年)生,青海樂都縣馬營鄉大灣塘山莊人。幼年在灣塘私墊讀書,兄弟三人,排行老二,兄發昌,弟發鵬,烈士發科,兄發昌曾在劉伯承元帥處任過職。 [1] 
一九〇二年焦桐琴到了四川,參加了同盟會所領導的會黨武裝。一九一二年一月一日,焦桐琴從保定陸軍軍官學校第二期工兵科畢業,他和他的戰友王法、樊政、胡登雲等人奉上級指示,赴地處西陲的甘肅總督府——蘭州,力謀改革,密計攻炸軍閥盤踞的蘭州總督府,因人告密事泄,被捕下獄,後經多方營救,保釋在外。當時蘭州軍閥陸洪濤,密派其部下謀殺焦桐琴,被焦槍斃。鬧後,焦桐琴連夜逃往四川。將事件經過報告給最高軍事負責人熊克武將軍,焦的膽略機智,得到了熊的大加讚賞,準備給焦以少旅長軍銜,焦辭謝説:“軍級請按軍功,軍令,軍級,步步升階,不可超越直上”。遂任命為四川總軍署警衞團三營少校副營長。 [1] 
一九一七年在蔡大愚的邀請下,焦桐琴至蘭州,在法政學校召開秘密會議,準備起事。這次會議上研究決定了起事的詳細計劃,決定以焦桐琴等武裝為主體,組成甘肅護法軍,政治方面由蔡大愚親自負責。為了壯大勢力聯絡了回族、撒拉族等少數民族。會後焦桐琴赴狄道,準備起事。在此關鍵時刻消息被走漏了。臨起義前,蔡大愚親臨前陣主持大計。但在冬至節的前一個晚上,護法軍邊永福入城時,被守城兵槍殺。焦桐琴在城內聽到槍聲,誤認為是河州軍和撒拉族武裝得到信號,急忙登牆發槍聯絡,引起蘭州軍閥陸洪濤的部下分統劉忠藎(篤臣)的懷疑,急召焦桐琴問明,焦桐琴在急忙中當機立斷,槍殺劉忠藎及連長張承讓,急召部下起事。由於事態突然激變,軍兵畏懼,焦桐琴被迫隻身逃走。由於護法軍戰爭中傷亡過大,至此甘肅護法運動也已基本失敗。 [2] 
一九一八年,焦桐琴進入四川投奔熊克武。當時熊克武驅逐劉存厚而繼任四川督軍。能克武將焦桐琴任命為四川總軍署警衞團三營少校副營長。在擔任副營長之時,屢建戰功,胸有大志,機智勇敢。於中華民國九年被熊克武提任為第三營營長。 [2] 
一九二〇年,焦桐琴升任為中校營長。這年四川省內政突起,在黃滸鎮戰役中,焦率部與軍閥兵戰,力戰身亡,時年三十九歲,遣體安葬在成都陸軍公園。墓碑上刻有陸軍中將熊克武的題詞:“例贈步兵上校焦公桐琴之墓”,隸字,後碑文有:“少負奇氣,慷慨激昂,有古豪俠風,精渾致遠,逸羣絕倫……,其負大志而安於小就,固非常人所能及也”,等評價。 [1] 
焦桐琴是我黨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軍事家劉伯承元帥的戰友和同學,在推翻封建制度打倒軍閥,為中華民族的徹底解放的革命鬥爭中,兩人結下了深厚的友誼。焦桐琴犧牲後,劉伯承同志親筆寫信給他的家人,將其墓地碑文、照片寄回家鄉,以示紀念。 [1] 

焦桐琴相關文物

1984年,樂都縣文物管理所和縣誌編篡辦公室的同志們在徵集有關資料時,在縣馬營鄉灣塘村發現了劉伯承元帥的親筆信封手跡和辛亥革命烈士焦桐琴同志的遺像、墓碑文拓片、陸軍學校上學時的合影照片等六件文物。這些革命文物對研究辛亥革命有志之士和為國捐軀的先烈們提供了珍貴的資料。 [2] 
參考資料
  • 1.    白萬榮.辛亥革命烈士——焦桐琴[J].青海社會科學,1985(04):126-127.DOI:10.14154/j.cnki.qss.1985.04.021.
  • 2.    吳恆祥.辛亥革命烈士─焦桐琴[J].西北史地,1994(03):76-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