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焦慮的意義

(2023年北京浙教教育科技有限公司出版的圖書)

鎖定
《焦慮的意義》是一本2023年北京浙教教育科技有限公司出版的圖書,作者是羅洛·梅。 [1] 
中文名
焦慮的意義
作    者
羅洛·梅
譯    者
程璇,鄭世彥
出版社
北京浙教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出版時間
2023年1月1日
頁    數
552 頁
開    本
32 開
裝    幀
精裝
ISBN
9787572247347

焦慮的意義內容簡介

這是一部引領時代的焦慮研究經典。美國存在主義心理學之父羅洛·梅檢視了不同的焦慮理論,從哲學、生物學、心理學、文化學等角度分析了焦慮發生的機制及其建設性作用。
令人耳目一新的是,作者挑戰了“精神健康就是沒有焦慮”的傳統觀念,認同焦慮是我們“最好的老師”,指出焦慮與創造力、原創性以及智力之間的關係——面對焦慮能夠使我們擺脱無聊,使我們更加敏鋭,使我們保持人類生存所必需的張力。
本書對當代深陷焦慮之中的各界人士極具參考價值,影響了包括心理學泰斗歐文·亞隆在內的眾多讀者,被《美國人類學家》雜誌評價為“時代先知之作”!

焦慮的意義作者簡介

羅洛.梅
美國存在主義心理學之父,人本主義心理學傑出代表,哥倫比亞大學臨牀心理學博士,長期任教於哈佛大學、耶魯大學和普林斯頓大學等名校,並曾擔任懷特學院的主任分析師。
曾榮獲美國心理學會臨牀心理學科學和職業傑出貢獻獎、美國心理學基金會心理學終身成就獎。
代表作《焦慮的意義》自1950年出版至今長銷不衰,深受讀者特別是專業人士的推崇,被譽為當代心理健康教科書。

焦慮的意義圖書目錄

第一部分 焦慮的現代解讀
第一章 20世紀中葉的焦慮
文學中的焦慮
社會學中的焦慮
政治場景中的焦慮
哲學與神學中的焦慮
心理學中的焦慮
本書意旨
第二章 焦慮的哲學解讀
斯賓諾莎:理性克服恐懼
帕斯卡爾:理性的不足
克爾凱郭爾:19世紀的焦慮
第三章 焦慮的生物學解讀
驚嚇模式
焦慮和災難性反應
焦慮的神經學和生理學方面
巫毒死亡
焦慮的心身層面
疾病的意義與文化因素
第四章 焦慮的心理學解讀
動物會焦慮嗎
兒童恐懼的研究
關於壓力與焦慮
焦慮的最新研究
焦慮與學習理論
我的個人評論
第五章 治療師對焦慮的解讀
弗洛伊德焦慮理論的演變
蘭克:焦慮和個體化
阿德勒:焦慮和自卑感
榮格:焦慮與非理性的威脅
霍妮:焦慮和敵意
沙利文:焦慮是對被否定的不安
第六章 焦慮的文化解讀
歷史維度的重要性
文藝復興時期的個人主義
工作和財富中的競爭性個人主義
弗洛姆:現代文化中的個體孤立
卡迪納:西方人的成長模式
第七章 焦慮理論的摘要和綜合
焦慮的本質
正常的焦慮與神經質焦慮
焦慮的起源
焦慮能力的成熟
焦慮與恐懼
焦慮與衝突
焦慮與敵意
文化與社羣
第二部分 焦慮的臨牀分析
第八章 焦慮的個案研究
我們探尋的是什麼
哈羅德·布朗:潛藏在重度焦慮下的衝突
結 論
第九章 關於未婚媽媽的研究
研究方法
海倫:運用理智對抗焦慮
南希:期望與現實之爭
阿格尼絲:與敵意和攻擊有關的焦慮
路易絲:被母親排斥卻不焦慮
貝茜:被父母排斥卻不焦慮
多洛雷絲:嚴重威脅下的焦慮恐慌
菲莉絲:人格貧瘠卻不焦慮
弗朗西絲:束縛與創造衝動
夏洛特:以精神病逃避焦慮
海絲特:焦慮、反抗和叛逆
莎拉和艾達:兩名黑人女性的焦慮
艾琳:焦慮、過度謹慎和害羞
第十章 案例研究拾遺
潛藏在恐懼下的焦慮
衝突:焦慮的源頭
父母的排斥與焦慮
期望與現實之間的落差
神經質焦慮和中產階級
第三部分 焦慮的管理
第十一章 處理焦慮的方法
在極端情境下
破壞性方式
建設性方式
第十二章 焦慮與自我發展
焦慮和人格貧瘠
創造力、智力和焦慮
自我的實現
致 謝
附 錄
譯後記 過焦慮的生活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