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焦山讀書寄四弟墨

鎖定
《焦山讀書寄四弟墨》是清代鄭燮創作的一篇散文。
作品名稱
焦山讀書寄四弟墨
作    者
鄭燮
創作年代
作品體裁
散文

焦山讀書寄四弟墨作品原文

焦山讀書寄四弟墨
僧人遍滿天下,不是西域送來的。即吾中國之父兄子弟,窮而無歸,入而難返者也。削去頭髮便是他,留起頭髮還是我。怒眉瞋目,叱為異端而深惡痛絕之,亦覺太過。
佛自周昭王時下生[1],迄於滅度[2],足跡未嘗履中國土。後八百年而有漢明帝,説謊説夢,惹出這場事來[3],佛實不聞不曉。今不責明帝,而齊聲罵佛,佛何辜乎?況自昌黎闢佛以來[4],孔道大明[5],佛焰漸息,帝王卿相,一遵《六經》《四子》之書[6],以為齊家治國平天下之道[7],此時而猶言闢佛,亦如同嚼蠟而已。
和尚是佛之罪人,殺盜淫妄,貪婪勢利,無復明心見性之規[8]。秀才亦是孔子罪人,不仁不智,無禮無義,無復守先待後之意[9]。秀才罵和尚,和尚罵秀才。語云:“各人自掃階前雪,莫管他家屋瓦霜。”老弟以為然否?
偶有所觸,書以寄汝,並示無方師一笑也[10]。 [1] 

焦山讀書寄四弟墨作品註釋

[1]佛:指佛教的創始者釋迦牟尼。其生年推斷不一,或説約公元前565年,則為周靈王七年。或説約公元前624年,則為襄王二十八年。這裏説周昭王時,又把年代提前了四百多年,當誤。
[2]滅度:佛教指僧人死亡,即涅槃的意譯。
[3]“後八百年而有漢明帝”三句:事見南朝梁王琰《冥祥記》:“漢明帝夢見神人,形垂二丈,身黃金色,項佩日光。以問羣臣。或對曰:‘西方有神,其號曰佛,形如陛下所夢,得無是乎?’於是發使天竺,寫致經像,表之中夏。自天子王侯,鹹敬事之。”
[4]昌黎闢佛:昌黎,指韓愈,他有著名的排佛表章《論佛骨表》。
[5]孔道:孔子之道。
[6]《六經》:指《詩》、《書》、《禮》、《樂》、《易》、《春秋》。《樂》早亡,這裏泛指儒家經典。《四子》:指《大學》、《中庸》、《論語》、《孟子》,為科舉考試的必讀書。
[7]齊家治國平天下:《大學》:“身修而後家齊,家齊而後國治,國治而後天下平。”
[8]明心見性:佛教禪宗的修持方法。
[9]守先待後:即繼往開來,承先啓後之意。
[10]無方師:僧人,與鄭燮交遊頗密,鄭燮有贈詩、贈畫詩等。 [1] 

焦山讀書寄四弟墨作品鑑賞

這篇文章選自《鄭板橋集·家書》。寫於公元1735年(雍正十三年)。信是寄給堂弟鄭墨的。信中對那些“窮而無歸”,削髮為僧的廣大僧侶寄予了同情,而對那些“殺盜淫妄,貪婪勢利”的和尚和“不仁不智,無禮無義”的秀才們作了痛快淋漓的嘲諷。文章觀點鮮明,直率真切,放言無忌,如見其人。 [1] 

焦山讀書寄四弟墨作者簡介

鄭燮
(1693—1765)清代詩人、書畫家。字克柔,號板橋,揚州興化(今屬江蘇)人。自幼喪母,生活貧困,落拓不羈。壯年曾至京師,喜與禪宗尊宿及皇帝衞軍子弟遊,放言高談,無所忌諱,因是得狂名。1732年(雍正十年)中舉人,1736年(乾隆元年)中進士,曾為範縣、濰縣令。因賑荒事忤大吏,乞病歸,晚年以賣畫自給。善詩,工書畫,時人比之“鄭虔三絕”。其詩“言情述事,惻惻動人,不拘體格,興至則成”。詞亦工妙。散文以《家書》最著,“情真語摯,悱惻動人”。其書法“以隸楷行三體相參,圓潤古秀”,自稱“六分半書”。畫以蘭竹石為工。為“揚州八怪”之一。著有《板橋詩鈔》、《詞鈔》、《家書》與《題畫詩》行世。今先後有中華書局、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鄭板橋集》及齊魯書社版《鄭板橋全集》。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