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焦作電視台

鎖定
2013年06月28日,焦作廣播電影電視局正式更名為焦作廣播電視台,作為新興媒體的焦作廣播電視網站,也正式更名為焦作網絡電視。據介紹,焦作電視台1984年9月6日建台。現有新聞綜合、焦作公共、教育、睛彩焦作4個頻道,其中新聞綜合、焦作公共兩套節目無線發射,覆蓋整個焦作轄區。開辦有《焦作新聞》、《直播焦作》、《聯播焦作》等 24個欄目 [1]  ,全天播出80餘小時。全台職工400餘人,副高級職稱以上專業技術人員18人。有十多件作品獲得省級以上好新聞獎,近20篇作品在國家新聞核心期刊發表。獲全國廣播電視節目技術質量金帆獎、全國技術維護先進台站榮譽稱號。
中文名
焦作電視台
建台日期
1984年9月6日
現有頻道
新聞綜合公共教育睛彩焦作
開辦欄目
《焦作新聞》、《直播焦作》等
播出時間
80餘小時
全台職工
400餘人

焦作電視台品牌欄目

《焦作新聞》《直播焦作》等。 [2] 

焦作電視台台標含義

焦作電視台 焦作電視台
作為節目改版和頻道包裝的重要標誌和重要組成部分,焦作電視台以太極為核心元素、以綠白兩色為主體的新台標從2004年11月1日起開始正式亮相熒屏。焦作電視台台標的設計源於焦作特定的歷史文化氛圍。焦作市位於河南省西北部,北依太行與山西省接壤,南臨黃河與鄭州、洛陽相望。現轄2市4縣4區和1個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總面積4071平方公里,總人口352.03萬。焦作市地靈人傑,物華天寶,人才輩出,是中華文明發祥地之一。歷史上曾誕生了卜商、山濤、向秀、王弼、司馬懿韓愈李商隱、許衡、朱載堉、郭熙等一批政治家、軍事家、思想家、哲學家及詩人、文豪、畫家,為華夏文明的發展和繁榮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焦作温縣的陳家溝陳氏太極拳的發祥地,陳氏太極拳創始人陳王廷創編了太極拳術,成為當今風靡世界的太極拳之源。焦作境內旅遊資源豐富,現已開發建成雲台山國家級風景區,青天河、神農山、青龍峽省級風景區和峯林峽、青龍峽、月山寺市級風景名勝區,以及中央電視台焦作影視城、龍源湖樂園等現代休閒娛樂場所。
焦作是太極拳的發祥地,焦作電視台的台標以太極為核心元素,表現焦作人與太極文化源遠流長的歷史和傳奇。台標的色彩以綠色和銀灰色(新台標中深顏色部分為綠色,淺顏色部分為銀灰色)為主體,其靈感源自焦作人引以為豪的秀麗山水,源自焦作從“黑色印象”到“綠色主題”的變化,表現人與自然的和諧與統一,折射出焦作人對自然的渴望、淳樸的故鄉情結以及焦作電視台“焦作人自己的電視台”的辦台宗旨。將太極的元素鑲嵌在立體的球體上,使焦作電視台的台標產生了生動的、立體的、清新的視覺效果,有效地將焦作電視台與其他電視台區分開來。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