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無餘依涅盤

鎖定
大乘義章十八曰:‘入義有三義:一就實論,入息妄歸真,從因趣果。二、真應相對,息化歸真,故名為入。三者唯就應,現舍有為過,趣入無為,故名入。
作品名稱
無餘依涅盤
創作年代
文學體裁
文言文
內    容
佛語

目錄

無餘依涅盤佛語

一有餘涅盤,二無餘涅盤。新譯曰有餘依,無餘依。依者,有漏之依身。對於惑業而曰餘。有餘涅盤者,為生死之因之惑業已盡,猶餘有漏依身之苦果也。無餘涅盤者,更滅依身之苦果無所餘也。此二種之涅盤,同為一體。三乘之行人,於初成道時,雖證得之,而無餘涅盤之現,則在於命終之時。
智度論三十一曰:‘涅盤是第一法無上法。是有二種:一有餘涅盤,二無餘涅盤。愛等諸煩惱斷,是名有餘涅盤。聖人今世所受五眾盡,更不復受,是名無餘涅盤。’

無餘依涅盤主要區別

此二種就大小乘分別之,有三門:一、單就小乘分別。斷生死之因,猶餘生死之苦果,謂之有餘涅盤。斷生死之因,同時使其當果畢竟不生,謂之無餘涅盤。現無餘涅盤之相,在命終之時。蓋無餘涅盤者,灰身滅智,一有情都滅也。二、單就大乘分別。變易生死之因盡,為有餘,變易生死之果盡,為無餘。三、大小相對而分別。小乘之涅盤為有餘,以猶有變易生死故也。大乘之涅盤為無餘,以更無餘之生死故也。此一義出於勝鬘經。見勝鬘經寶窟下本。又身智永滅,大小乘各異其説。小乘之空義,謂三乘之聖人,入於無餘涅盤,則身智永亡而無一物。法界中滅一有情也。大乘中有相性二宗。相宗之唯識宗謂定性二乘之無餘涅盤,為畢竟都滅。不定性之二乘及佛之無餘涅盤,非為實滅。二乘之人,離分段生死,謂為無餘涅盤,佛息應身之化,歸於真身之本,謂為無餘涅盤。性宗三論華嚴天台之諸家,謂無有定性之二乘,畢竟成佛也。故法界無有實滅之無餘涅盤者,但息妄歸真,緝化還本,而入於無餘涅盤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