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無限的增長

鎖定
《無限的增長》是2005年12月山東文藝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楊揚。
書    名
無限的增長
作    者
楊揚
出版社
山東文藝出版社
出版時間
2005年12月
頁    數
365 頁
定    價
29 元
裝    幀
簡裝本
ISBN
9787532925025

無限的增長內容簡介

“e批評叢書”是一套關於幾十年代的中國文學評論。由十位大多出生於十二世紀六七十年代的批評家所著,他們在九十年代取得了豐碩的批評業績,他們的地位、名聲和影響也許還無法與八十年代那批批評家相比,但是他們已經開始了全新的追求,他們的第一次“集體亮相”也算得上是對一個時代文學批評成就的一次總結和展鑑。這套書不是宣言,也不是證明,而是一次貨真價實的“呈現”與“展示”,這代批評家將用他們最優秀的批評文章標示一個新的時代的到來。
這套叢書共由10本組成,每本都是各位評論家在九十年代以來所作研究成果的精選結集,它們包括:王彬彬《一噓三嘆論文學》、王幹《灌水時代》、黃髮有《媒體制造》、李建軍《必要的反對》、張清華《天堂的哀歌》、賀仲明《真實的尺度》、張學昕《唯美的敍述》、張新穎《打開我們的文學理解》、楊揚《無限的增長》、張頤武《新新中國的形象》等。作為“e時代”青年評論家的代表,他們以各自不同的一套批評筆墨,或深刻精警、或犀利獨特、或嚴謹紮實、或自由放達,從不同的視角或層面來切入當下的文學創作,表達訴説着他們作為一個文學評論家的良知、正義、職責以及對於當前的文學現象、文學性質、文學發展以及具體作家作品的獨到見解與鮮明立場,撇開浮沫,洞入真知,再現了當下文學的本真狀態與精神走向。可以説,近十年來我國文壇的潮起潮落,重要的作家作品以及文學理論上的突破與收穫,在這些批評家們的著作中都得到了評説和總結。 [1] 

無限的增長作者簡介

楊揚,1963年生,浙江餘杭人。華東師範大學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導師,哈佛-燕京學社2005~2006年度高級訪問學者。中國作協會員。主要研究中國現當代文學。曾在《文學評論》、《上海文學》、《文藝理論研究》等期刊發表六十多篇論文,參與《新世紀萬有文庫》(遼寧教育出版社)、《世紀的回眸叢書》(珠海出版社)、《20世紀學術大典·中國文學卷》(福建教育出版社)等大型叢書的編選工作,已出版個人專著《商務印書館:民間出版業的興衰》、《文學的年輪》等五種。曾擔任上海中長篇小説獎初評委,第六屆茅盾文學獎讀書班成員,第三屆魯迅文學獎終評委,中國小説學會年度排行榜評委和《上海文學》編委。

無限的增長圖書目錄

瞧,他們走來了(代總序)
自序
二十世紀末的文學思潮
文學批評:僅在話語之間變化是不夠的
中年寫作:世紀初的文壇新景觀
城市化進程與文學寫作的改變
新媒體寫作:“八十後”現象隨想
小説還能為今天的思想提供公共資源嗎?
——從二O O四年出版的幾部長篇小説説起
文學中的文學
——近年來散文創作評説
評獎感言
——關於文學評獎的答問
説“變”
——新世紀小説創作隨想
當代中國文學研究中的非文學化傾向
影響新世紀文學的幾個因素
關於莫言的《木匠和狗》
《暗示》與小説文體實驗
一部小説與四個批評關鍵詞
——關於孫惠芬的《上塘書》
語言和語言之外的世界
——評《地球上的王家莊》
山水間的寄託
——評柯平的散文
反常規的寫作意圖在寫作中的遭遇
——從範小青的《愛情彩票》、《在街上行走》説起
有脾氣的批評
——關於韓石山的文學批評
第二輯
小説是越來越難寫了
——莫言訪談錄
文學的形式探索:比緩慢更緩慢的工作
——孫甘露訪談錄
對長篇小説創作的若干思考
——雷達訪談錄
文學批評的現狀與問題
——陳思和訪談錄
或前或後:文學批評的位置
——吳亮訪談錄
問題到底出在哪裏?
——關於古代題材電視劇氾濫的思考
關於上海文學研究狀況的思考
——二00三年冬在田家炳書院的演講
城市化進程與文學審美方式的變化
——二00四年八月二十八日在浦東新區藝術中心的演講
錢鍾書《圍城》與中國現代小説
——二00四年十二月七日在上海圖書館的演講
影像中國札記
——兼論田壯壯導演的電影《藍風箏》
第三輯
印象:二00二年的上海文學
文學上海:二00三年的記憶
寫在文壇邊上:二00四年的上海文學
閲讀感言
——上海中長篇小説獎參評作品讀後
有一種情懷,至今都難以擺脱
——關於趙麗宏的散文
讀書消夏
——讀孫頤《思維八卦》想到的
混雜的藝術
——評明星版話劇《金鎖記》
小説識“小”
——《我愛小丸子》讀後
慾望有時比思想更強大
——《德令哈囚犯》讀後
鄉土上海
——評彭瑞高的長篇小説《男人呼吸》
俞天白《天地蛋》讀後
歷史變遷中的生活世相
——姚克明先生散文集《海上洋涇浜》讀後
城市的詩意想象應該是多姿多彩的
——繆克構的組詩《城市時光》讀後
別樣的文學上海
——褚半農《聽雨懷中堂》讀後
在歷史的長河中見證人性
——李倫新長篇小説《非常愛情》讀後
都市與女性寫作
自由主義傳統與上海文學
——從沈從文與上海的關係談起
魯迅小説的讀法
——評《吳中傑評點魯迅小説》
誰決定着時代美女呢?
——讀《百年中國女性形象》
“愛情單元”及其他
——由新編上海版初三語文教材想到的
第四輯
自己的生活
錢門求學記
——説説我的老師錢穀融先生
跋:關於楊揚的文學批評 [2]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