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無花果葉

(桑科榕屬植物無花果的葉)

鎖定
無花果葉,中藥名。為桑科榕屬植物無花果Ficus carica L.的葉。植物無花果,中國各地均有栽培。具有清濕熱,解瘡毒,消腫止痛之功效。主治濕熱泄瀉,帶下,痔瘡,癰腫疼痛,瘰癧。
別    名
文仙果葉
奶漿果葉
品仙果葉《鮮藥圖譜》
中文學名
無花果葉
拉丁學名
Ficus caricaL.
植物界
被子植物門
雙子葉植物綱
蕁麻目
桑科
榕屬
無花果
分佈區域
中國各地均有栽培
採收時間
夏、秋季
用    量
內服:煎湯,9-15g;外用:適量
毒    性
小毒

無花果葉入藥部位

葉。

無花果葉性味

味甘、微辛,性平。

無花果葉歸經

入心、大腸經。

無花果葉功效

清濕熱,解瘡毒,消腫止痛。

無花果葉主治

濕熱泄瀉,帶下,痔瘡,癰腫疼痛,瘰癧。

無花果葉相關配伍

1、治誤食魚蟹類中毒,腹痛,嘔吐,無花果樹新鮮嫩葉,洗淨搗爛絞汁。每服半杯,温開水和服。(《食物中藥與便方》)
2、治經年腹瀉不愈,無花果鮮葉60g。切碎,加入紅糖同炒,研末,開水送服,一次服完。(《食物中藥與便方》)
3、治婦女宮頸炎,無花果葉煮湯坐浴。(《食物中藥與便方》)
4、治白癜風,無花果葉切細,燒酒浸泡,塗患部,每日2-3次。(《食物中藥與便方》)

無花果葉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9-15g。
外用:適量,煎水燻洗。

無花果葉藥理作用

降低總膽固醇水平作用。

無花果葉使用注意

虛寒者慎服。

無花果葉現代應用

1、治療白癜風。
2、治療帶狀皰疹。
3、治療小兒吐瀉。
4、治療痔瘡。

無花果葉採集加工

夏、秋季採收,鮮用或曬乾。

無花果葉形態特徵

落葉灌木或小喬木,高達3-10米。全株具乳汁;多分枝,小枝粗壯,表面褐色,被稀短毛。葉互生;葉柄長2-5釐米,粗壯;托葉卵狀披針形,長約1釐米,紅色;葉片厚膜質,寬卵形或卵圓形,長10-24釐米,寬8-22釐米,3-5裂,裂片卵形,邊緣有不規則鈍齒,上面深綠色,粗糙,下面密生細小鐘乳體及黃褐色短柔毛,基部淺心形,基生脈3-5條,側脈5-7對。雌雄異株,隱頭花序,花序託單生於葉腋;雄花和癭花生於同一花序託內;雄花生於內壁口部,雄蕊2,花被片3-4;癭花花柱側生、短;雌花生在另一花序託內,花被片3-4,花柱側生,柱頭2裂。榕果(花序託)梨形,成熟時長3-5釐米,呈紫紅色或黃綠色,肉質,頂部下陷,基部有3苞片。花、果期 8-11月。

無花果葉生長環境

喜温暖濕潤氣候,耐瘠,抗旱,不耐寒,不耐澇。以向陽、土層深厚、疏鬆肥沃、排水良好的砂質壤土或粘質壤土栽培為宜。

無花果葉相關論述

1、朱丹溪:“治五痔腫痛,煎湯頻燻洗之。”(引自《綱目》)
2、《救荒本草》:“治心痛,煎湯服。”
[1-5] 
參考資料
  • 1.    國家中醫藥管理局 《中華本草》編委會.《中華本草》:上海科學技術出版,1999
  • 2.    南京中醫藥大學主編.《中藥大辭典》: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2006
  • 3.    冉先德主編.《中華藥海》:哈爾濱出版社,1998
  • 4.    黃世敬,翁維良主編 .《中藥臨牀合理應用手冊》 :北京:金盾出版社,2009
  • 5.    李建生,郝近大主編 .《鮮藥圖譜》:中國醫藥科技出版社,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