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無腺白葉莓

(中藥名)

鎖定
無腺白葉莓,中藥名。為薔薇科無腺白葉莓Rubus innominatus S. Moore var. kuntzeanus Bailey的根入藥。植物無腺白葉莓,分佈於我國陝西、甘肅、江西、安徽、浙江、湖北、湖南、福建、廣西、廣東、四川、雲南、貴州等地。具有止咳,平喘之功效。主治小兒風寒咳逆,氣喘。
別    名
天青地白扭,酸母子,白葉莓
中文學名
無腺白葉莓
拉丁學名
Rubus innominatusS. Moore var.kuntzeanusBailey
植物界
被子植物門
雙子葉植物綱
薔薇目
薔薇科
懸鈎子屬
無腺白葉莓
分佈區域
我國陝西、甘肅、江西、安徽、浙江、湖北、湖南、福建等地
採收時間
秋、冬季
用    量
內服:6-12g,鮮品15-30g

無腺白葉莓入藥部位

根。

無腺白葉莓性味

味辛,性温。

無腺白葉莓歸經

入肺經。

無腺白葉莓功效

止咳,平喘。

無腺白葉莓主治

小兒風寒咳逆,氣喘。

無腺白葉莓相關配伍

治小兒風寒咳喘,氣喘,(白葉莓)鮮根30g,芫荽菜、紫蘇、前胡各9g。水煎,衝紅糖,早晚飯前各服1次。(《天目山藥用植物誌》)

無腺白葉莓用法用量

內服:6-12g,鮮品15-30g。

無腺白葉莓採集加工

秋、冬季採挖,洗淨,鮮用,或切片曬乾。

無腺白葉莓形態特徵

植物無腺白葉莓,別名早谷藨、天青地白扭、酸母子《天目山藥用植物誌》。為落葉灌木,高1-4米。莖直立;莖枝、葉柄、葉片下面、總花梗、小花梗和花萼外面均無腺毛。三出複葉;小葉卵形至長橢圓狀卵形,長6-12釐米,寬3-6.5釐米,頂生小葉較大,先端漸尖,基部圓至淺心形,上面疏生白柔毛,下面密生白絨毛,邊緣具不整齊的粗齒;小葉近無柄;托葉線性。夏季開紅色花,總狀花序短,總軸和小花梗密生短絨毛;花萼5,花瓣5,倒卵形,有齒蝕狀邊緣,與萼片幾等長。聚合果球形,橘紅色,直徑1.5釐米。花期5-6月,果期7-8月。

無腺白葉莓生長環境

生於海拔800-2000米的山坡路旁或灌叢中。

無腺白葉莓相關論述

《天目山藥用植物誌》:“治小兒風寒咳逆,氣喘。”
[1-3] 
參考資料
  • 1.    王國強主編.《全國中草藥彙編》:人民衞生出版社,2014
  • 2.    國家中醫藥管理局 《中華本草》編委會.《中華本草》:上海科學技術出版,1999
  • 3.    《中國植物誌》 .中科院“中國植物誌”編輯委員會:科學出版社 ,2013年9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