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無腦畸形

鎖定
無腦畸形是胚期各胚層之間相互誘導異常而出現的一種發育障礙。
中文名
無腦畸形
主要介紹
無腦畸形 無腦畸形
胚期各胚層之間相互誘導異常而出現的一種發育障礙。誘導是各胚層的相互影響,是胚組織發育的正常現象。在胚腦發育的特定時期,各胚層之間如果不能發生正常的誘導,就會發生神經組織和中軸骨骼的畸形。胚第2周形成外、中、內三個胚層,在外胚層中線上的單層細胞受到中胚層(脊索)的誘導而形成神經板,這是一種特異的homeobox基因的表達。胚第3周神經板再受到脊索的誘導而形成神經溝,即中樞神經的原基。胚第4周,神經外胚層誘導中胚層,即神經管激活相鄰的中胚層,形成血管原基、體節、顱骨、脊椎、肌肉和麪骨。此後,神經管和中胚層共同誘導內胚層以形成面部結構。胚第8週末,各胚層之間的誘導過程均已完成,神經組織開始細胞增殖和分化階段。  上述各胚層之間的相互誘導使發育趨向成熟;而如果受到有害因素的作用,則可導致中樞神經系統發育畸形。例如在脊索(中胚層)對外胚層(神經板)的誘導異常時,神經管形成受阻,以後包繞神經組織的中胚層(顱骨、脊椎骨)也繼發地出現異常。如果沿神經管的頭尾方向來看,誘導異常可引起頭端的無腦畸形,或其尾側的各段腦脊膜膨出;沿神經管的前(腹)、後(背)側的方向來看,誘導異常可引起前腦無裂畸形,或沿背部中線裂開的顱裂、脊柱裂。中樞神經組織位於胚的中軸背部,畸形較多見,且常呈數種畸形同時存在。神經管畸形的發生率因地而異,以前曾達0.65‰~3‰,近年有所下降,可能與產前篩查和孕母補充葉酸等維生素有關。
無腦畸形是胚0~4周的一種誘導異常,發生於特定時期,即神經褶生成以後(胚第16天)和神經管前孔閉合之前(胚第24~26天)。女性多於男性。畸形的發病機制可能是遺傳和環境因素的相互作用,或多基因遺傳。家族的無腦畸形再顯率約3%~5%,其他神經管畸形(如脊柱裂等)的再顯率為10%。畸形的發生與害因的類型無關,孕母服藥、感染、葉酸缺乏、糖尿病、接受放射等均可引起。害因導致脊索缺陷,不能誘導神經褶融合為封閉的神經管,致使已分化的神經組織暴露於羊水中,隨之前腦的生髮細胞全部退化;由於中胚層得不到神經外胚層的正常誘導,乃不能分化為體節,不能形成顱骨和脊椎的原基。這樣,無腦畸形的表現就是大腦缺如,小腦、腦幹、脊髓很小,其下行神經束缺如,沒有頭蓋骨(眉以上顱骨缺如),額、枕、頂骨呈部分性缺損,常有頸畸形,頸部缺如,下頜與胸相連,眼眶淺而眼球突出
無腦畸形胎兒可發育到足月,但出生後存活短暫。數週內可見緩慢、刻板的運動及去大腦體位,腦幹功能存在。有的有驚厥發作(新生兒驚厥不一定起源於大腦皮層)。無腦畸形及其他開放性神經管缺陷的產前診斷可根據羊水和母血中α胎兒球蛋白(AFP)增高而作出。胚期血清球蛋白中,90%為AFP。正常時,羊水中和母血的AFP約為15~500ng/ml,孕12~15周達高峯。如果胎兒15~20周時AFP在1000ng/m1以上,應考慮有開放性神經管畸形,包括無腦畸形。預防的方法是孕婦服葉酸0.8mg/d,最好在計劃受孕以前4周開始,持續服藥到孕8~12周或更長。亦可服用包括葉酸、維生素C、維生素B2的多種維生素。同時給以平衡膳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