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無罪的程序治理——無罪命題在中國的艱難展開

鎖定
《無罪的程序治理——無罪命題在中國的艱難展開》是2016年3月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謝進傑。
中文名
無罪的程序治理——無罪命題在中國的艱難展開
作    者
謝進傑
出版社
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
出版時間
2016年3月
頁    數
368 頁
定    價
54 元
開    本
16 開
裝    幀
平裝
ISBN
9787549579693

無罪的程序治理——無罪命題在中國的艱難展開內容簡介

本書嘗試提出、揭示和搭建“無罪命題”和“無罪的程序治理”的概念及理論框架,以微觀、實證、變遷和多學科的方法與視角,探討無罪的程序治理的面貌、邏輯、經驗、侷限、機理和效應,勾勒無罪命題在中國艱難展開的微觀實證圖景,揭示無罪的程序法理,倡導認真對待無罪命題。無罪命題不僅是一個關乎如何保障無罪的人不受刑事追究的程序法命題,關乎如何對待刑事訴訟中的人及刑事程序建構的價值觀與方法論,實質也是一個關乎國家如何尊重和保障人權、制度如何影響命運、法治如何實現正義的制度治理命題。然而,無罪的程序治理面臨着價值性、結構性、體制性、政策性的缺陷、漏洞、障礙和困局,無罪命題在中國的展開極其艱難,發生了各式各樣的虛化、潛規則、程序異化甚至制度失靈。必須打造一種無罪的程序治理機制,讓無辜者不被不當追訴與錯誤歸罪,讓有罪者受到公正善待,讓蒙冤者恢復清白與自由,保障公民不被錯誤捲入刑事程序,將被誤卷其中的公民及時解放出來。

無罪的程序治理——無罪命題在中國的艱難展開作者簡介

謝進傑,四川大學法學學士、訴訟法學博士,中國社會科學院法學博士後,美國哥倫比亞大學艾德華茲研究員。現任中山大學法學院副教授、研究生導師,兼《中山大學法律評論》主編、中山大學司法體制改革研究中心執行主任、國家治理研究院研究員、國家司法文明協同創新中心研究員。曾首批入選教育部、中央政法委員會、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公安部、司法部“高等學校與法律實務部門人員互聘‘雙千計劃’”,並掛職任廣東省番禺監獄副監獄長。研究領域為刑事程序、司法、檢察、獄治、憲政、制度正義與社會變遷。學術著述有專著《刑事審判對象理論》《最高法院研究》及譯著《公正審判:歐洲刑事訴訟傳統與歐洲人權法院》、研究報告《程序理想的發生——新中國刑事程序觀念變遷研究》等,並主編《法治主義與司法治理》《理解植根於實踐的法律》《欲求與迴應:“對症下藥”的制度改造?》《人權革命:話語與實踐》《中國司法的體制改革》《罪刑治理的邏輯、體系及限度》等多卷學術專輯。 [1] 

無罪的程序治理——無罪命題在中國的艱難展開圖書目錄

導論 無罪的程序治理 001
第一章 從“無罪推定”到“疑罪從無” 007
一、無罪推定的理論意藴 007
(一)如何對待嫌疑人、被告人 007
(二)命題、基準與結構轉型 008
二、疑罪從無的制度結構 010
(一)“疑罪從無”的制度化 010
(二)“疑罪從無”與證明責任 012
(三)“疑罪從無”與證明標準 014
(四)“疑罪從無”與證明程序 017
第二章 建國以來圍繞“無罪推定”的論爭 020
引言:主線與脈絡 020
一、是學術問題還是政治問題 020
二、無罪推定是否適用於我國 024
三、確立什麼樣的無罪推定原則 029
四、如何將無罪推定進行到底 032
結語:作為任何人均需要的無罪推定 035
第三章 “疑罪從無”在實踐中的艱難展開 038
一、“疑罪從無”的艱難確立 038
二、“疑罪從無”的艱難展開 042
三、“疑罪從無”的實踐誤區 047
四、面對理想與實踐間的鴻溝 050
第四章 “疑罪從無”原則:從異化到失靈 054
引言:面對“異化” 054
一、異化:疑罪處理的中國圖景 055
(一)“疑罪從有” 056
(二)“疑罪從輕” 058
(三)“疑罪從撤” 060
(四)“疑罪從掛” 062
二、失靈:“疑罪從無”異化的危害 064
(一)對嫌疑人、被告人的危害 064
(二)對國家、社會的危害 065
三、原則緣何異化:“疑罪”處理的博弈 066
(一)被過分“政治化”的司法機關 066
(二)有罪推定思維的束縛 068
(三)來自外界的壓力 070
(四)司法機關自身利益的考慮 071
結語:反思“失靈” 072
第五章 “疑罪”難以“從無”之謎:從案外因素到案內裁量 074
引言:面對“疑罪” 074
一、制約因素與裁量機制的重要性 075
二、“疑罪”處理的過程 076
三、“疑罪”處理不得不面對的案外因素 077
(一)獨特的公檢法關係 077
(二)獨特的公檢法內部考核 078
(三)獨特的被害人反應及社會輿論導向 080
(四)獨特的刑事政策及社會控制方式 081
四、情理推斷:案外因素與案內裁量的連接點 084
五、走向疑罪從無的關鍵點 086
(一)刑事政策再調整:“輕輕重重”與嚴而不厲 086
(二)裁量共識的達成與情理推斷的控制 087
結語:邁向“疑罪從無” 088
第六章 無罪判決率低:現象及其背後 089
引言:作為觀察視角的無罪判決率 089
一、無罪判決率如何低 091
(一)無罪判決率低的整體狀況 091
(二)“零無罪判決率”的現象 094
(三)無罪判決率的橫向對比 096
(四)無罪判決率低的現象及特徵 097
二、無罪判決率緣何低 140
(一)數目字背後的“精密司法” 140
(二)“重打擊、輕程序”的思想方法 142
(三)窘迫的制度空間與政策環境 144
(四)消減無罪判決的實際行動 149
三、無罪判決率低怎麼了 154
(一)無罪判決率低意味着可能埋伏冤假錯案 154
(二)盲目追求低無罪判決率可能發生侵犯被告人權利 157
(三)無罪判決率低也可能引發司法負能量 159
四、無罪判決率低怎麼辦 161
(一)理性對待無罪判決率 161
(二)解決無罪判決率低現象背後的問題 163
第七章 無罪判決及其消解程序 169
引言:無罪判決去哪兒 169
一、定量分析:無罪判決到底有多難 169
(一)無罪判決率的分析 170
(二)無罪判決難易程度的分析 172
二、“消解程序”:被“隱匿”的無罪判決 175
(一)起訴人數與判處人數之差 176
(二)撤回起訴對無罪判決的消解 178
(三)不計入考核的處理方式對無罪判決的消解 180
(四)疑罪處理方式對無罪判決的消解 182
三、無罪判決被“消解”的現實需求 183
(一)利益博弈:被裹挾的無罪判決 183
(二)協商型司法模式:無罪判決中的法官角色衝突 188
四、無罪判決消解程序的正當化改造 190
(一)客觀看待無罪判決率 190
(二)無罪判決消解程序的正當化 191
結語:迴歸無罪判決常態 193
第八章 無罪辯護率:現象、效應與機理 195
引言:邁向實證的無罪辯護理論 195
一、無罪辯護率:趨勢及因素 197
(一)無罪辯護率的特徵 198
(二)影響無罪辯護率的因素 200
二、無罪辯護效果:分階段、整體及局部 211
(一)審判階段效果:無罪、輕判與撤訴 211
(二)偵查、起訴階段效果:撤案與不起訴 213
(三)無罪辯護效果為什麼整體差 215
(四)無罪辯護為什麼沒有想象那麼差 220
三、無罪辯護機理:非規範、政策與法律 226
(一)偵查階段:非規範型無罪辯護 226
(二)起訴階段:政策型無罪辯護 228
(三)審判階段:法律型無罪辯護 230
結語:中國無罪辯護的未來 232
應得”的宣判:個案情景下有罪説理的宏觀構造 247
四、關聯的圖景:糾纏於無罪抗辯與有罪説理之間的辯審關係 253
五、圖景的解構:“辯審反差”背後的規律、策略和體制 259
六、關係的重構:邁向“審辯關聯”的新常態 261
第十章 “準無罪”處理:“撤案”與“不訴” 264
一、無罪處理的系統工程 264
二、“準無罪”處理:“撤案” 265
(一)“撤案”的制度構造 265
(二)“撤案”的運行狀況 266
(三)“撤案”的制度優化 269
三、“準無罪”處理:“不訴”與“撤訴” 273
(一)“準無罪”處理:“不訴” 273
(二)“準無罪”處理:“撤訴” 275
四、終止刑事案件與刑事追究機制 278
結語 認真反思無罪命題在中國的艱難展開 284
圖表 289
參考文獻 291
後 記 335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