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無米樂

鎖定
《無米樂》為顏蘭權莊益增聯合執導的紀錄電影,於2004年在台灣南方影展上映 [1] 
該片記錄了台南縣後壁鄉菁寮四位老農民的勞動身影與樂天知命的生活態度 [2] 
中文名
無米樂
外文名
Let It Be
出品時間
2004年
製片地區
中國台灣
導    演
顏蘭權
導    演
莊益增
類    型
紀錄片
片    長
112分鐘
上映時間
2004年
對白語言
普通話、閩南語、日語
色    彩
彩色

無米樂劇情簡介

劇照
劇照(5張)
75歲的農民昆濱伯每天早晨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點三炷香祈求風調雨順、國泰民安。“工作這麼多,錢卻沒有這麼多,錢如果像泥巴這樣翻來翻去不知有多好”,樂天的昆濱伯邊做事還要邊跟昆濱嬸鬥嘴鼓。昆濱伯説,“有時候晚上來灌溉,風清月朗,青翠的稻子,映着月光,很漂亮。心情好,就哼起歌來,雖然心裏面擔憂,不知道颱風會不會來,或病蟲害,也是無米樂,隨興唱歌,心情放輕鬆,不要想太多,這叫做無米樂啦。” 昆濱嬸嫁給昆濱伯那天,還不知道丈夫是哪一個,雖然天天鬥嘴鼓,還是共同奮鬥了數十年,“老婆肯吃苦,她一邊幫忙種田,一邊到聲寶工廠做臨時工,一個月賺幾塊錢,加減賺,説起來她很乖,很可取,我不會對她説感謝她,但是心裏知道她幫我很多忙。”不肯多説一句感謝的昆濱伯,心裏卻充滿了對妻子的深刻感情。 脱下多了兩斤重的汗衫,煌明伯一面擰乾汗水一面説:“雜草是農民的敵人。太常噴灑除草劑,會破壞土壤。”雖然土地不會講話,但他知道不時的關心就會知道它需要什麼。農暇時,69歲的煌明伯扛着古老的器具,做着現在大家不願意做的手工棉被,清脆的彈棉被聲,將朵朵棉花彈成鬆軟的棉絮,“真的是做良心的啊。我們做的棉被,現在要出去跟人家談價錢,也不知從何説起。”因為種稻收入無法完全支撐一家大小的開銷,學習另一項技藝,經營副業,是農村社會維持生計不得不選擇的方式。 炎熱的七月,嘉南平原炙熱的陽光讓人熱的發昏,現在已經65歲的文林伯牽着後壁鄉唯一的水牛,拖曳一車的稻草,走在收成後乾裂的稻田,他這條牛,有時會拍片,有時載小孩玩,比較乖啦。他就是這樣捨不得賣。卸下牛軛,相伴一生的水牛慵懶的在小水窪的泥巴中翻滾,一面為水牛潑水解解暑氣,文林伯以對待親人的方式,疼惜着這個最忠實的朋友,那種寬大與認份,就是可愛的台灣農民質樸的生命哲學 [3] 

無米樂幕後製作

導演顏蘭權之所以下定決心拍攝紀錄片《無米樂》,是因為她認為該片會留下老一輩農人的文化記錄,顏蘭權擔心上一代的稻作文化中保存的價值會隨這些老農的逝去和稻作農業的衰微而消失。該片在前期企劃案所用的原名是《末代稻農》,在拍攝該片的過程中,主人公黃昆濱説出“無米樂”這個諺語時,兩位導演覺得這個詞很不錯,因此將該片片名改為《無米樂》 [4]  。該片的拍攝地在台灣台南縣後壁鄉,拍攝週期長達十五個月 [5] 

無米樂主創團隊

導演
顏蘭權、莊益增 [6] 
監製
馮賢賢
攝影
顏蘭權、莊益增
剪輯
顏蘭權 [7] 
音樂
鄭偉傑

無米樂獲獎記錄

獲獎時間
獎項名稱
2004年
台灣國際紀錄片雙年展台灣獎首獎 [1] 
2004年
南方影展不分類首獎、觀眾票選獎
2004年
金穗獎紀錄片優等獎 [1] 
2004年
台北電影節首獎 [5] 

無米樂發行信息

上映日期
上映時間
地點
2004年
台灣國際紀錄片雙年展 [6] 
2004年
南方影展
2004年
金穗獎
2004年
台北電影節
2005年
中國台灣 [8] 
2010年
上海MIDA紀錄片展映 [8] 
主創公司
發行公司
台灣中央電影公司 [8] 

無米樂作品評價

紀錄片《無米樂》藉由農民阿伯、伯母,表達了作者對人與勞動的看法,讚許的是一種非異化的關係。而人與土地、人與自然、人與人的關係,有着相生相惜的情感。《無米樂》的聲音運用也很出色:昆濱伯夫婦鬥嘴鼓、老農羣聚喝茶練肖話、伯母對着攝影機向拍攝者告狀或問候等,這是紀錄片工作者進入拍攝現場,就如人類學家從“他們”變成“我們”,融入社羣成為一份子得到記錄的寶貴機會。《無米樂》的成功,不只因為主題的正當性或政治正確,而是它作為一部電影和紀錄片本身在藝術創作上的成功 [5] (鄭美里評)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