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無污染工藝

鎖定
無污染工藝是代工業生產中,為了保護自然環境和人類的健康採用無毒或低毒原材料以取代那些有毒原材料,或者使用新的生產技術和設備以消除或控制污染物的產生和排放的工藝。當前世界各國正在研究和普遍採用的無污染工藝,主要有以下三個方面:(1) 改革落後的舊工藝,儘可能消除或減少污染環節。比如將傳統的合成制鹼、氟氰液電鍍、水洗印染、鞘皮製革等工藝代之以電滲析法制鹼、無氰電鍍、幹法印染、酶法脱毛製革等新工藝。(2) 綜合利用資源和能源,建立“閉合循環”新工藝。這種新工藝的原理是將兩個或多個流程合併,組成一個閉合體系,把原來單一或分段流程的廢料或副產品變成連續的下一流程的原料,以達到不再排污或者減少排污的作用。(3) 改變或者更新產品性質、消除污染源。利用當代先進的科學技術、新型材料,來生產無污染的新型產品。 [1] 
中文名
無污染工藝
外文名
Pollution-freetech
別    名
無廢工藝
目    的
廢物資源化、最少化、無害化
主要手段
管理、技術
應    用
工業生產、機械加工

目錄

無污染工藝研究意義

先進的生產工藝,不僅可以提高產品質量,減少消耗,降低成本,也會減少、甚至完全消除生產中排出有毒有害的污染物。像機械加工中的低鉻鍍鉻工藝、無鉻鍍鋼工藝和無氟鑄造型砂等;冶金行業中煉焦採用幹法熄焦,焦爐採用無煙裝煤等。這些新工藝不僅提高了生產效益,而且都是控制企業污染的有效措施。
研究無污染工藝可以從三方面來考慮,一是從生產所需要的原材料的結構和性質上;二是從生產加工的方法、工序和設備上;三是從生產的產品性能上去採取改進措施 [2] 

無污染工藝內容

一是選擇無毒、低毒、少污染的能源和原料,包括常規能源的清潔利用、可再生能源的利用、新能源的開發和利用以及各種節能技術的開發和應用。
二是選擇無污染的工藝設備,強化生產過程的管理,減少物質的損耗,提高資源、能源的利用率:儘量少用或不用有毒有害的原材料以及儘可能地選擇無毒、無害的中間產品;減少生產過程的各種危險性因素,如輻射,噪聲、有毒物暴露等;採用少廢、無廢的工藝和高效的設備,最大限度地利用原料與能源;具有簡便、可靠的操作和控制以及有效的管理體系。
三是開發、設計、生產無毒無害的產品,使其在使用過程中以及使用後不會造成對人體健康和生態環境的危害,而且產品廢棄後易於回收、再生和重複利用,或者易處理、易降解。
農業生態工程設計中在考慮無污染原理時也必須注意到輸入、過程及輸出這三個環節的控制和管理,選擇什麼樣的投入品,這些投入及生產的管理以及產品的質量控制都必須遵循以上原則。在節約能源的同時,應注意減少化學品的使用,如農田化肥、農藥、生長素的應用,畜禽生產中農用激素的應用,建築中有毒、有放射性材料的使用等 [3] 

無污染工藝途徑

① 改革舊工藝,消除污染環節。如用電滲析法制鹼、無氰電鍍、幹法印花布、酶法制皮革等,有效地消除了舊工藝造成的污染。又如直接合成技術的發展,不僅縮短流程從而減少污染,有時還革除了有毒物質參加的中間步驟,從而避免了污染物質的進入。現在已成功地將乙烯水化,一步合成乙二醇,消除了舊工藝由中間輔助劑帶來的氯污染。
② 資源能源的綜合利用,建立“閉路循環”工藝。“閉路循環”工藝是綜合利用的典型作法。這種工藝把兩個或多個流程合併,組成一個閉合體系,使此流程中產生的廢料或副產品成為此流程的原料,從而不再排污,或者減少排污。
③ 更新產品性質,消除污染源。採用先進技術生產無污染的新型產品,如設計合成生物農藥,以減少有毒農藥污染合成能為生物降解的新型塑料,以解決日益增多的塑料垃圾處理問題。更新產品性質以杜絕污染源的形成,將是未來的無污染工業設計的主要方向 [4] 
參考資料
  • 1.    何盛明. 財經大辭典: 中國財政經濟出版社, 1990
  • 2.    李季,許艇主編,生態工程,化學工業出版社,2008.7
  • 3.    張守榮主編,人體健康與環保行動,中國戲劇出版社,2009.06
  • 4.    劉天齊主編,環境工程學 徵求意見稿,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1981